章翠英绘画﹕《文姬归汉图》

font print 人气: 37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9月24日讯】法轮功学员章翠英绘画(http://zhangcuiying.org/)/武汉仁解说

“蔡女昔造胡笳(jia)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唐李颀(qi)七言古诗《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

蔡琰(yan)(约公元177年-?年),字文姬,东汉陈留(今河南开封县境)人。她是著名经学家蔡邕(yong)(公元132年-192年)的女儿。因有家学渊源,自幼又聪明好学,所以她学识渊博,会写文章,精通音乐。如其生年准确,她可能十七、八岁就出了嫁,丈夫叫卫仲道。卫仲道早死,两人没有孩子,她十九岁就不幸成了寡妇。恰逢汉末董卓(公元?年-192年)之乱,她在娘家被乱兵抢走,“戎(rong)狄逼我兮为室家”,被迫嫁给第二位丈夫——南匈奴的单(chan)于左贤王。她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胡人宠我兮有二子”,单于很爱她,她为单于生了两个“胡儿”。胡汉战争终于结束了,汉朝和匈奴两国之间又进入了和平时期。“忽遇汉使兮称近诏,遣千金兮赎妾身。”在她三十一岁(公元208年)那年,曹操派使者以黄金玉璧将她赎回汉地。归汉后,她又改嫁给第三位丈夫屯田都尉董祀(si)。又过八年,南匈奴单于带两个儿子来到汉地,文姬“母子重逢,欢欣团聚”,历经沧桑的她还只有三十九岁。

下载高清晰度图﹕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

蔡文姬命运极其坎坷,一时她是博学能文的大家闺秀;一时她被当作财物(那个时代“妇女”和“金帛”都算财产)被乱兵抢走;一时成了南匈奴单于的王妃;一时被曹操派使节用黄金玉璧赎回。赎者,买也。文姬有《悲愤诗》一首,又传《胡笳十八拍》也是她所作。

章翠英绘《文姬归汉图》是一组画,这组画由六幅画组成:

第一幅(上图):该组画总题为“文姬归汉图”。“文姬去匈奴时,仅携其父之遗稿数卷及瑶琴一张。”文姬没有带任何值钱的金银财宝之类,她最珍惜的只是其父留下的文献和艺术。

第二幅:“文姬在匈奴寝食不安,其《胡笳十八拍》有云:‘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jie)膻(shan,同膻)为味兮枉遏(e)我情。’”作为汉族妇女,她非常不习惯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她在匈奴吃也吃不下,穿也穿不惯。

第三幅:“十二年后,汉丞相曹操遣使迎归文姬。文姬别其幼子依依不舍,泪沾衣襟。”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曹操通过“外交途径”,派遣使者用黄金玉璧将“高级知识分子”文姬赎回汉地。她一方面“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另一方面“子母分离兮意难任”。究竟是“忠”于“圣君”,还是“慈”于“稚子”?“忠”、“慈”之间,势难两全。万般无奈,最后她只得忍痛挥泪抛别两个幼小的“胡儿”。

第四幅:“文姬归汉后不时思念其子,其辞曰:‘对萱(xuan)草兮懮难忘,弹鸣琴兮情何伤。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这四句是《胡笳十八拍》中的诗句。被乱兵掳掠北去达十二年之久,喜得生还,她的“旧怨”刚刚得以平复,但与自己的亲身骨肉——两个年幼的“胡儿”又要“生离死别”了,故而又产生了“新怨”。对着萱草——忘懮草却不能忘懮,归汉后,她只能弹弹其父留下的“瑶琴”,来寄托一位汉族母亲对两个“胡儿”的思念。

第五幅:“文姬归汉后,专心整理其父蔡邕之遗文、《汉书》,数年之后得四百余篇。”曹操为什么派遣使者以黄金玉璧将她赎回汉地?汉末战乱之后,历史文献损失很大,为了使中国的历史文献不致失传,曹操才不惜重金、派外交使节将其迎归。《汉书》是东汉史学家班固(公元32年-92年)所着,并非其父蔡邕所着。但可能是通过蔡邕父女整理、转录才得以流传至今吧。

第六幅:“又越八年,南匈奴单于挈(qie)文姬两子来汉,母子重逢,欢欣团聚。”和平时期,胡汉之间开始进行“三通”,终于有了正常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又越八年”,即公元216年,南匈奴单于带着文姬的两个“胡儿”来到汉地。文姬本以为归汉就是“生离死别”,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孩子了。没想到又能“母子重逢,欢欣团聚”,孩子也长高长大了,不由喜极而泣,真是恍如隔世啊!

章翠英绘《文姬归汉图》﹐用六幅画描绘了蔡文姬从被掳掠离汉去匈奴,又从匈奴赎其归汉,及其后母子团聚的这段戏剧般的历史故事。这六幅画按时间顺序看来,就像连环画一样,故事具有连续性。该组画最后落款是:“雁荡山人采荇写并记”。(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穿着典雅﹐谈吐朴实﹐神色纯真﹑宁静﹐然慧在其中﹐足迹四海的祣澳女画家章翠英﹐于7月14日凌晨飞抵亚特兰大办画展﹐给这里善良的人民带来自由和平的祈念与祝福。
  • “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明蕲州人(--今湖北省蕲春县),字东璧。好读书,尤好医书。着《本草纲目》一书,历时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凡三易稿,始成。计五十二卷,今尚传称于世。又着《七经八脉》、《濒湖脉》等书行世。为我国古代著名药物学家。采荇并记。”
  • 7月17日晚﹐大纪元记者唐晓强采访了传奇女画家章翠英。章女士旅居澳洲﹐几年来坚持修炼法轮功﹐现四海为家在世界各地举办巡回画展﹐在亚特兰大短期旅行中就住在朋友家中。
  • 一个如今还居住在中国的年迈的父亲曾常常为他的女儿—– 一位侨居澳洲并卓有成效的中国传统画画家﹐而深感骄傲。女儿虽远隔重洋﹐但她笔下那淡山远水中的亭台楼榭﹐娴静端庄的古代仕女﹐栩栩如生的动物花草是他的衷爱﹐也是他深深的安慰。突然有一天﹐传来他女儿被关监狱的消息﹐忠厚的老人怎么也想象不出他那文静而孝顺的女儿有一天会成为一个犯人﹐这真如同一个晴天霹雳﹐然而更让他痛苦的是﹐他根本没有探望女儿的权力。于是痛苦的老人常常只能以泪洗面﹐心中呼唤着女儿的归来。图:芝加哥侨教中心观看画展的人们, 章翠英女士接受记者
  • 法轮大法信息中心8月2日报导﹐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规模最大的英联邦运动会于7月26日在英国曼城隆重开幕,英国各地的法轮功学员汇集曼城向来自72个英联邦所属国家和地区的众多游人和当地居民展示了法轮功功法和自编的舞蹈。著名中国画画家章翠英个人世界巡回画展亦吸引了众多中国画的爱好者与内行前来观赏,以艺术形式再次弘扬法轮大法的美好。
  • 蕉叶满纸,苍翠欲滴,如伞、如盖、如亭。芭蕉树下,在山石边一位先生闲适地坐在地上。他在干什么呢?在听蟋(xi)蟀(shuai)叫唤!蟋蟀,又叫促织,或蜻蛚(lie),一种小虫,善跳而好斗。有趣的是蟋蟀不是用嘴叫,而是用肚子叫,雄蟋蟀以两翅在腹腔摩擦发声,其声尖而响。蛙、蝉、蟋蟀的鸣叫几乎组成了夏天奏鸣曲的主旋律。“哇,哇,哇”——蛙叫,“知了,知了,知了”——蝉叫,“住,住,住”——蟋蟀叫。钱君匋先生题词:“采荇此作全脱乃师之淳风格,与大千极近似。若无之淳之教导,在先难获此境。可见师承之重要也。丙寅维夏君匋八十一。”丙寅年是1986年。之淳,章翠英的老师沈子丞,号之淳。大千,即张大千(公元1899-1983年),四川内江人。原名正权,又名爰(yuan),或季爰,别号大千居士,其画室名“大风堂”。曾赴敦煌临摹壁画,亦曾游学日美欧。在艺术上学贯中西,且于山水、人物、花鸟、鞍马无所不精,中年几乎可与中国古代画家称雄竞胜,被欧美誉为“东方的毕加索”,是著名的变革派国画艺术大师。
  • 马是人类的好朋友,它勤劳、善良、忠诚、耐苦。马是六畜之一,也是十二生肖之一。牛是耕田犁地的,猪和羊是杀肉吃的,鸡是生蛋和叫人起床的,狗是看门和打猎的,马则是骑乘用的。在古代马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在战争中,马还是骑兵必不可少的助手和战友。马有蒙古马和西洋马,蒙古马矮小而吃苦耐劳,而西洋马即所谓高头大马,体健速快,更适合画家在艺术上表现。
  • 也许您是一位庄重的绅士,也许您是一位温婉的淑女,但是当我们来到大自然中,来到妈妈的怀抱,我们高兴得“忘乎所以”,我们喜欢到“得意忘形”,我们一下子就都变成了一个个顽皮的孩子:我们想在草坪上打滚;我们想脱了衣服在水中游泳;我们想在山上呼喊;我们想喝那清亮的山泉;我们想摘那树上的野果……。这时,您的“童心”出来了;这时,您的“天真的本性”出来了。那条“狗舌头”(——领带),你就见鬼去吧!那双“猪蹄子”(——高跟鞋),你就见鬼去吧!
  • 据苹果日报8月23日报道﹐原拟于今日在大会堂举行个人画展的华裔澳洲籍画家、法轮功成员章翠英,昨日在香港机场入境时突遭入境处拒绝入境,并随即于晚上七时被遣返澳洲。章翠英在机场禁区接受本报电话访问时强调,今次访港只是想弘扬中国艺术文化,与政治及宣传法轮功完全无关,她相信今次因为法轮功背景而遭拒绝入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