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佳人】不以貌取人 诸葛亮娶了位发明家

文/孙书香
font print 人气: 3703
【字号】    
   标签: tags: , ,

幸福的婚姻与容貌无关。诸葛亮不看重女子的外貌,于是得到了一位贤德的发明家妻子。

诸葛亮父母早亡,后来跟叔叔移居到襄阳城外二十里的隆中。他一表人才,身长八尺,容貌甚伟,面如冠玉,到了25岁还没有成亲。

诸葛亮结交了当地名士黄承彦,黄承彦很欣赏诸葛亮的人品和学识。听说诸葛亮准备娶妻,就对他说:“我有个女儿,很丑,脸黑、头发黄,不过她的才能倒是与你般配,你愿意娶她吗?”

诸葛亮早就听说过黄承彦的女儿不同寻常,她叫黄月英,上通天文,下察地理,自幼才识过人,凡韬略遁甲之书,无所不晓。所以诸葛亮就满口答应娶这位奇女子。

明 张飌《诸葛亮像》局部,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诸葛亮亲自上门去黄府提亲。黄月英送了他一把羽扇,并问他可知道送羽扇的用意?诸葛亮说:“是礼轻情义重吧。”黄月英说:“可知还有其二?”诸葛亮不解其意。黄月英便说:“您刚才与家父畅谈天下大势,显得气宇轩昂,讲到即将出山就眉飞色舞,但提及曹操袁绍,您就眉头紧锁、忧心忡忡。我送您这把扇子,就是用来给您遮面的呀。”聪慧的黄月英认为,大丈夫做事不可喜怒形于色,应沉得住气,情绪外显成不了大事。每逢遇决断大事时,可以用羽扇遮面,缓冲一下,冷静下来再说。

娶了黄月英后,诸葛亮不管春夏秋冬,总是手不离扇。六出祁山、草船借箭、空城计等等生死危难之际,诸葛亮也都是轻摇羽扇,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这后面也有妻子黄月英的功劳。

黄月英聪慧超人,创造了很多实用工具,她发明过一个会磨面的木头机械人,还发明过木狗、木虎、木人,诸葛亮连连称奇。据记载,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解决了几十万大军的粮草运输,其创作灵感直接来自于妻子黄月英,诸葛亮不过是把妻子的想法加以改善并造出来而已。

黄月英十分贤惠。婚后不久,诸葛亮即随刘备出山,长年在外南征北战,而黄月英在家里忙里忙外,农桑家务,她都处理得妥妥贴贴,成为诸葛亮的强大后盾。

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解决了几十万大军的粮草运输,其创作灵感直接来自于妻子黄月英。图为山东淄博市博物馆展出的木牛流马模型。( Deadkid dk/Wikimedia Commons)

诸葛亮去世后,黄月英也很快就病逝了,临终她以“忠孝”勉励儿子诸葛瞻。后来国难时诸葛瞻慷慨赴死,壮烈殉国。

古代圣贤及高德之士,均以德为重,诸葛亮终生只娶一妻,他重德轻色,不愧是真贤士。

中国古代一直都有娶妻娶贤的说法,幸福的婚姻与容貌无关。诸葛亮不看重女子的外貌,于是得到了一位贤德的发明家妻子。@*#◇

参考资料: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五‧诸葛亮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苏轼19岁时,娶了同乡16岁的少女王弗。王弗是眉州青神人(今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1039年出生于一个书香之家,是进士王方之女。
  • 从九五之尊到仓皇辞庙,他失去了江山国度,从“金炉次第添香兽”到“无言独上西楼”,他品尝了把酒当歌、软舞花香的苦果。后人也因此多厚崇其唯美词章而对其治国能力颇有微词。
  • 颜真卿,祖籍琅邪临沂,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 709年生于京兆万年县(陕西省西安)的诗礼簪缨之族,先祖是深受孔子赞叹的弟子颜回,五世祖是以《颜氏家训》流传后世的颜之推,曾祖是著名儒学家、经学家颜师古,母亲殷氏亦出身名门。
  • 782年,节度使李希烈叛乱,朝中议论著准备派兵讨伐,宰相卢杞忌恨颜真卿的刚正,趁机陷害他,上奏说颜真卿德高望重,四方敬仰,如果让他去说服李希烈,不动刀枪即可平定叛乱。
  • 李清照出身望族,1084年生于山东济南,家学渊源,其父李格非进士出身,官至礼部员外郎,是苏轼的学生,深受赏识,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其母王氏,是状元王拱辰之孙女,精通文章。李清照自幼天资聪颖,家中藏书甚丰,李清照常手不释卷,少女时代,就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妙句名动汴京。
  •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骆宾王出生在浙江义乌李塘镇的一户世代书香家庭。父亲外出求仕,小骆宾王就跟着祖父一起生活,得益于祖父对他的教育,骆宾王“少善属文”。
  • 庆忌一惊,回头用手挥向要离,没挥中;再挥手又落空;第三次一挥,庆忌揪住了要离的头,接着按入水中,再提起放在自己的膝上,庆忌说,“你竟敢动矛来伤害我!”
  • 椒丘䜣一听,沉默片刻后,叹了口气,扔下了手中的剑,对要离说,“过去,从来没有人敢轻视我的勇猛。要离,你的勇敢超过我之上,你才是真正的天下壮士。”
  • 岳阳大观
    从明朝永乐三年开始,郑和7次奉命下西洋,航程横跨十万余里,时间跨越28年。在海上,郑和的船队风帆高张,日夜不停穿越于狂涛之间,他们为何能够如履平地般一次又一次完成历史的大使命?
  • “更欲寻真去,乘船过海潮”,鉴真东渡为寻“真法”,抑或寻觅更高境界的“真”?昔日精进修行的鉴真、长屋王、圣德太子等一众人,若生于当世,定会八方寻找未来佛,并笃信修得真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