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身体4个部位一定要保暖 4大方法帮你度寒冬

文/苏冠米

掌握四个重点保暖部位和四大保暖方法,帮你度过寒冬。(Shutterstock)
人气: 24395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 , ,

当寒流来袭,大人小孩如何保暖才不会着凉、感冒?掌握四个重点保暖部位和四大保暖方法,帮你度过寒冬。

4个重点保暖部位暖了 身体自然暖

气温寒冷时,头部、上背部、肚腹及脚底4个重点部位,一定要用衣物包覆住,才能有效的保暖。

1. 头部

裸露在外的头部,是最直接感受到温度变化的部位。嘉品中医诊所院长叶濡端指出,从中医角度看,头部为诸阳之会,是所有阳气、阳经汇聚的地方,加上在巅顶,更易受寒气入侵。因此,当气温下降,头部如果没有戴帽保暖,血液往头部输送时,身体的热量容易散失。

2. 上背部

身体气血循环若要好,需靠阳气,“背部跟身体的阳气是最有关系的,它的影响仅次于头部”,叶濡端说。原因在于从头部走到背部的督脉与膀胱经。督脉称为“阳经之海”,类似阳气蓄水池的意思,管全身的阳气,当身体其它地方的阳气不够时,皆由督脉来蓄溢。

而膀胱经又称作“足太阳膀胱经”,太阳就是指阳气最盛的意思。膀胱经容易受寒邪入侵,保暖时要保护好。

头部、上背部、肚腹及脚底4个重点部位是身体四大重点保暖部位。(Shutterstock/大纪元制图)
头部、上背部、肚腹及脚底4个重点部位是身体四大重点保暖部位。(Shutterstock/大纪元制图)

3. 肚腹

为肚子做好保暖,也能让身体暖和。从中医角度看,肚腹是身体元气所在之地,即身体产生气的来源,因为有重要的、与元气有关的穴位在此处:神阙穴、气海穴和关元穴。

叶濡端表示,正常情况下,肚子摸起来应是温暖的,但帮痛经、不孕症的患者针灸时,发现她们的下腹部多半是凉的。如果能调理好身体,不让肚腹受寒,元气就能足够,并使肚子变暖。

4. 脚底

位在脚底的涌泉穴是肾经的起点,肾气又是全身所有气的根本。当气温下降,赤脚接触地板,冰冷的地气会从脚底进入身体,让人觉得从脚底冷上来。因此,天冷时穿袜子保护脚底是很必要的。

5类人的保暖要诀 

天冷时,除了上述4个重点保暖部位要照顾之外,不同的人如老弱妇孺,也有可再加强的保暖要诀。

● 老年人

老年人的血管弹性不佳、循环不好,对气温冷热的感受性也比较差。当气温下降,就容易使老年人失温,甚至引起中风、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特别是在寒冷天气里,深夜和凌晨的温差又更大,是容易出问题的时段,如果这个时段离开温暖的被窝,要当心着凉。

叶濡端建议,老年人要先在床上穿好衣服,等身体暖和起来才能下床,避免太快接触冷空气,使血管急遽收缩,造成不适。

当寒流来袭时,老年人和身体较虚弱的病人也可戴毛帽、穿袜子入睡。

● 生理期的女性

女性在生理期到来时,要保护好肚子不受寒气入侵。不仅是因为肚腹为重点保暖部位,中医讲寒主收引(紧缩),腹部着凉也会造成疼痛。

除了使用热敷垫、贴暖暖包之外,叶濡端推荐可饮用温暖的食物,例如黑糖姜茶、红枣桂圆茶或热可可等暖宫饮品。(推荐阅读:教你自制大米暖暖包

生理期女性需要保暖腹部,可以喝黑糖姜茶等暖宫饮品。(Shutterstock)
生理期女性需要保暖腹部,可以喝黑糖姜茶等暖宫饮品。(Shutterstock)

● 孕妇

孕妇的保暖重点一样在肚子,可以用托腹带、保暖裤等外在衣物去保暖。但需注意,肚腹热度过高会造成子宫温度提升,所以要避免泡温泉、泡澡。

● 四肢冰冷的人

气血虚弱体质的人容易四肢冰冷,遇到寒冷天气,血液循环更难推动到四肢最末稍。可通过戴手套、穿袜子以及吃温热性食物、补气药材,促进血液循环。

黄耆、党参、人参都可补气,又以人参补气功效最强。气虚的人喝了补气的药饮会觉得比较温暖,是因为这些药推动了气血。

另外,坊间常见的锅物,如姜母鸭、羊肉炉、烧酒鸡等,都属于温热性补锅,可以改善手脚冰冷。受到许多民众喜爱的卤味或是红烧牛肉面,使用的香辛料,例如八角、花椒,也有推动循环的效果。想喝饮料时,可来杯肉桂奶茶、肉桂咖啡,肉桂辛热补阳气,同样能推动循环。

叶濡端解释,闻起来比较香的食物,如葱姜蒜等辛香料都能推动气血循环。中医讲“辛”能扩张血管,促进循环,让全身暖起来。要注意的是,辣椒虽然也有扩张血管的作用,但火气大的人及肠胃不好的民众要避免食用。

● 婴幼儿

婴幼儿对气温较敏感,很怕热,但天气一冷又容易感冒,因此要视情况随时添衣、脱衣。

小孩的肚子建议用肚围包好,否则受寒容易拉肚子、肚子痛。其它保暖衣物如背心、袜子、手套、帽子都可使用。叶濡端建议,小孩穿着毛料类的衣物需注意是否过热流汗,可多选用吸湿排汗材质的衣料。

与穴位搭配的保暖方法

身体有些穴位经由适当的遮蔽、按摩,可达到避免寒气入侵或是促进气血循环,进而达到保暖的效果。

1. 用宽围巾包覆耳后和脖子

大椎穴:脖子正后方有块明显骨头隆起,大椎穴位在它的下方凹陷处(“第七颈椎棘突”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隙)。大椎穴可通络散寒。

风池穴:位于两耳后、靠近发际线上方的凹陷处。风池穴容易受寒气入侵,很多头痛是因后颈处有寒气入侵造成,症状是头从后颈处开始痛起来。

大椎穴和风池穴可一同保暖,除了穿高领衣服外,建议用宽版的围巾。(大纪元制图)
大椎穴和风池穴可一同保暖,除了穿高领衣服外,建议用宽版的围巾。(大纪元制图)

叶濡端表示,大椎穴和风池穴可一同保暖,除了穿高领衣服外,建议用宽版的围巾,使耳后的风池穴可一同盖住。另外,她也推荐剪一小块辣椒贴等温热贴布,贴在大椎穴,可让身体很温暖。

2. 热敷肚子

神阙穴:肚脐处,为全身经络总枢,可温脾补肾、培补元气。

气海穴:在肚脐直下约2指幅宽,是补气的要穴。

关元穴:在肚脐直下约4指幅宽,人体储存真元的关键穴位。

这3个穴位都相邻,可一同热敷或隔着衣物贴暖暖包,都能起到很好的暖身效果。

3. 泡脚

涌泉穴:位于足掌的前三分之一的凹陷处。

三阴交穴:位于内脚踝上四横指、胫骨内侧后方的凹陷处。

涌泉穴和三阴交穴也可一同用泡脚、按摩的方式,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变温暖。(大纪元制图)
涌泉穴和三阴交穴也可用泡脚、按摩的方式,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变温暖。(大纪元制图)

涌泉穴和三阴交穴也可一同用泡脚、按摩的方式,促进血液循环。泡脚时要泡到脚踝,才能盖过三阴交穴。

4. 推背、搓背

膀胱经位在脊柱的两旁,五脏六腑的俞穴都在膀胱经上面。因此以推背、搓背、按摩膀胱经的方式,可调整脏腑、调整经络气血。

除了上述的保暖方式,叶濡端提醒还要注意饮食的寒热属性,很多气血循环不好、怕冷的人爱吃冰冷寒凉食物,例如凉饮、瓜类、橘子、蕃茄、鳯梨和葡萄柚等,建议少食;或是与热性的食材搭配,例如蕃茄加姜、葱一起拌炒,可以去寒性。◇

浏览大纪元健康1+1频道,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 天冷别给宝宝乱添衣 安全保暖爸妈必知7件事

· 中医防中共肺炎小招 防疫茶和重点保暖部位 

· 冬天进补 中医教你不会错的进补方法

责任编辑:李清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