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祸发生时 康熙帝引躬自咎

文/刘晓
台中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候风地动仪模型。(林仕杰/大纪元)
候风地动仪模型(林仕杰/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291
【字号】    
   标签: tags: , , ,

在古人的眼中,天、地、人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易经》说:“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的有道明君,都将天灾视作上天对自己的警告,并加以反省,纠正错误。作为千古圣君的清朝康熙大帝也是如此。

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北京城发生地震,声如轰雷,势如涛涌,白昼恍如黑夜。地震不仅造成了德胜门、诸多建筑的损毁,而且从宫殿到民居都有大量人口伤亡。比如大学士勒得宏被压伤,内阁学士王敷政、原任总理河道的工部尚书王光裕一家四十三口都被压死。

其后两天,京城再次发生地震,通州、良乡等地方发生地裂,流出了黄水和黑水,黑气遮蔽天空。有一个总兵的家眷正好经过通州,宿于公馆,眷属八十七口人,除了三口人,都被倒塌的房屋压死。活下来的人露宿在街头,死尸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地震直到八月二日才稍微消停。

遇此灾祸,康熙马上下诏让大臣直言,指出政事上的疏漏之处,不要求君臣共同加以反省。此外,康熙还下令发给百姓钱财,让他们修葺房屋。自此之后,只出现了轻微的余震。

不料,八月初八与十二、三日,京城又一次出现大震,京城三百里内,压死人无数。十九日至二十一日,京城又下起了大雨。二十五日晚,大震再现。康熙急切下诏责令大臣自省,并引躬自咎。

九月二十四日,京城再一次大震。康熙决意斋戒,并亲自到天坛,向上天祈祷。京师地震不复出现。

康熙二十六年九月初二,京城发生地震。地震发生后,康熙马上召集所有大臣,当面口谕道:“朕奉太皇太后的懿旨,地震都是因为朕的过错。或是由于大臣罪轻而朕惩罚过重,或是由于用刑过当而使无辜者受害,或是由于带去行围打猎的人员困苦,致使人们含怨,这都是朕的不是。朕今后再不带你们大臣行围打猎了。”

面对灾祸时,康熙勇于反省,并承担自己的错误,或许对于当下的执政者是个借鉴。@◇

参考资料:清代史料笔记《阅世编》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虽然很多人对这首《金铜仙人辞汉歌》未必熟悉,但对“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千古名句一定耳熟能详,而这首诗的作者正是唐代天才诗人李贺,他为后世留下的名句还有“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唱天下白”等。
  • 唐朝中叶,都城长安西市中有一位名叫宋清的药商,名闻长安城,当时长安坊间有这样一句话:“人有义声,卖药宋清。”身为一名普通的药商,他缘何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 唐朝中叶,贝州清阳(今河北清河)有一宋氏人家,世代书香门第,到了宋庭芬时,更是满腹经纶,颇有辞藻。宋庭芬生了五个女儿,个个聪慧机灵,名字依次为若莘、若昭、若伦、若宪、若荀。
  • 有一天,一位面貌清瘦、两鬓胡须皆白的道士乔君,找到契虚并对他说:“你的骨相与众不同,颇有仙家之气,以后可以邀游仙都。”契虚谦虚的说:“我本尘俗之人,怎么可以去仙都呢?”
  • 古今中外的很多大瘟疫所造成的惨烈后果,让人不寒而栗。然而,在这些大瘟疫中,仍有一些“幸运儿”平安走过。
  • 古往今来流传着不少有缘之人遇仙的故事。唐朝玄宗开元年间,一个叫韦弇的读书人,就有这不凡的经历。
  • 汉宣帝是史上有名的中兴之君,而他第一道诏书流露的“深情”更是史上流芳。于公于私,汉宣帝都显露了真挚又深刻的仁爱之心。
  • 康熙初年,学士孙芑瞻(名在丰)担任皇帝身边的侍讲。他跟众人说了自己亲见的康熙皇帝的几件事。在正史和史料中,有许多康熙帝谦虚勤学、敬天爱民、仁爱宽容贤臣的故事。
  • 商汤对人、对万物都能作到“网开三面”。夏桀失政在鸣条这地方被商汤打败了。当时,商汤并没有马上取代他的王位。他对夏桀说:“我将为君王恢复道德,复明人心。”夏桀对商汤说:“君有人,这是君的国。”就是说夏桀看到商汤拥有民心,也就拥有了这片国土。于是夏桀带着五百个追随者离开。他从中野迁徙到不齐又迁徙到鲁地,结果如何呢?
  • 唐宣宗崇尚文雅的小故事。他为何自比乡贡进士呢? 他怎样选博士?为何他“大中之政”被史学家给与“有贞观之风”的评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