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宋词系列之十一

【品读宋词】一双《钗头凤》 见证古人深情

作者:兰音
图为明代金嵌宝凤凰挑心。(三猎/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8528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和美的姻缘令人羡慕,但毕竟世事难料。如果两人不幸分开了,那深切的思念与无尽的追忆,定格在文字中,更有着悱恻动人的力量。南宋初年,就有这么一对年轻的夫妻,原本才华相当、两心相许,但不过两三年,丈夫迫于母亲的压力,不得不与妻子离婚,多年来两人音讯全无。某一天,丈夫在一座“沈园”游赏,偶然遇到了前妻和她现在的丈夫。

当然,这样的会面注定是伤感的。因为身份的变换、姻缘的错失,两个人刚见面就匆匆分别了。其实,丈夫心中从来没有忘记前妻,然而物是人非,只留下悔恨和一声长叹罢了。于是,他在园子的墙壁上,题下一首抒发相思的词。他说: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对夫妻,就是南宋大名鼎鼎的陆游和唐琬了,那首见证他们过往的词作,就是感人肺腑的《钗头凤》。

唐琬是位才貌双全的佳人,和陆游在一起,经常吟诗作对,是心灵上的知音。图为清 《仕女琴棋图卷》局部。(公有领域)

词境赏析

陆游和唐琬的爱情,为人津津乐道,这首《钗头凤》,更是让历代文人墨客传颂不休。很多人正是出于对这首词的感动,进而去了解他们的故事的。那么,这首词是怎样描写离情别意,成为情词中的经典呢?

全词分为两部分,上片追忆往事,表现词人和妻子曾经一同游沈园的美好生活,衬托离别后不得相见的苦楚;下片回到现实,描写词人和妻子在园中偶遇的情形,表达对错失良缘、破镜无法重圆的惋惜和怅恨。

词人围绕游沈园的故事,展现夫妻二人在过去与现在迥然不同的生活状态。首句“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红酥手,有人说是形容女子手部红润的肤色,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香甜酥脆的点心;黄藤酒,是用黄纸封口的上等美酒。这几句是回忆,当年词人和妻子游园,美艳动人的妻子为词人端上美食佳酿,两人一同欣赏翠柳飘逸、春色满园的美景。

这个画面中,有可口的美食、香甜的美酒,交织着红、黄、绿极其鲜艳明亮的颜色,一切都是美丽而富有生机的事物,暗示着词人和妻子那一段柔情蜜意、琴瑟和鸣的婚姻生活。

甜蜜的回忆刚刚开始,词人笔锋突转,说道“东风恶,欢情薄。”东风即春风,原本是温暖和煦的,在这里却成了肆虐的狂风,摧残着花树繁茂的沈园。天有不测风云,这是词人在暗示,他们这对恩爱的夫妻突然被强行拆散,不再有浓情蜜意的时光。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词人失去了爱侣,满怀哀怨和愁绪;他们不通音讯,却彼此思念,哪怕身边有了新的伴侣,心中仍然备尝孤独索居的滋味。这样的结局到底该怨谁呢?是东风还是家庭,还是两人注定缘浅?

词人百感交集,将千言万语化作喷涌而出的“错、错、错!”是错误还是错过?词人没有言明,却涵盖了一切。这三个“错”字,字字千钧,既是总结,也是感叹和悔恨,是词人对这份情感的追悔不已和巨大哀痛,更将整首词的情绪更推向一个顶峰。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在下片,词人回到现实,描写他们在沈园重逢的场景。还是在一个春日里,词人和前妻不期而遇,发现她从“红酥手”变成了“人空瘦”。故人难忘,前妻只能一天天憔悴消瘦下去,但是缘分错过就不能挽回,他们再怀念过去也只是徒增伤感。词中一个“空”字,道尽心中悲苦。

鲛绡,是神话中鲛人织成的绡,指薄纱做成的手帕。这句是说,前妻默默流泪,眼泪洗去了胭脂,甚至湿透了手帕。两人相逢,身份早已不同,即使相见也无法互诉衷肠,只能用泪水表达憾恨之意。

再看看周围的环境,“桃花落,闲池阁。”照应上片的“东风恶”,此时的沈园桃花凋落,楼阁闲置,全是萧索的景象。这与当年热闹的满园春色形成鲜明的对比,也展现出词人的心境。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词人继续慨叹,他和前妻的山盟海誓似乎还在耳畔,但现在碍于身份,他们连寄封书信都无法做到。好不容易偶遇,他们也要恪守礼法,匆匆分别。怜惜、留恋、悔恨、无望,多种情绪涌上词人心头,但是他什么也不能说,也不能做。最后,他又用铿锵有力的三个字作结:“莫、莫、莫!”

莫,就是罢了的意思。口中说着罢了,但是心里何尝忘得了?正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既是词人心绪,也是这首词的韵味。整首词在一声声长叹中收束,而其中荡气回肠的故事与情意,就像余音绕梁一般,绵绵不绝。

清人绘画 《陆游画像》。(Adece033090/Wikimedia commons

词人背后的故事

陆游生活在南宋初年,算是大元帅岳飞的晚辈。他也是一位力主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的爱国志士,多次在朝廷上大胆上书,建议北上出兵。但他不仅没有被采纳建议,还多次受到牵连,被贬到外地做官,仕途非常坎坷。

不过,陆游有一段八个月的幕府经历,也是他唯一一次亲临前线的军旅生涯。幕府,就是在武将身边担任参谋、管理文书之类的官员。期间,他在大小战略要塞巡逻,并接受主将委任,写下洋洋洒洒的《平戎策》,提出了驱逐金人、收复中原的计划。可惜的是,陆游的策略又被朝廷否定了,很快幕府也被解散,将士们出师北伐的梦想随之破灭。

所以呢,陆游经常在诗词中流露出上阵杀敌的渴望和报国无门的悲愤,留下了许多气势磅礴又感人肺腑的诗句,比如著名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吿乃翁”等等。

这位爱国文人,也有一段广为流传的爱情故事。根据宋人的笔记小说记载,陆游年轻时,和大家闺秀唐氏、也就是后来人常说的唐琬结为夫妻。唐琬是位才貌双全的佳人,和陆游在一起,经常吟诗作对,是他心灵上的知音。

但是在当时,陆游的母亲却不喜欢唐琬,认为她影响儿子不能专注于学业,就让陆游把她休了。陆游心里很不舍,但是他非常孝顺,还是听从了母亲的命令。两人依依不舍地离婚了。陆游想了一个折衷的办法,在外面设置了一个别馆,把唐琬“藏”了起来,时常和她相会。可惜,陆母很快发现了这件事,亲自把唐琬撵走了,他们就彻底分开了。

之后,陆游和唐琬各自成家。多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到沈园闲游,不料遇到了和现任丈夫一同出游的唐琬。她的现任丈夫非常开明,就让唐琬给陆游送一些酒食招待。陆游虽然见到了深爱的前妻,但是缘分已逝,因而感到无比惆怅。

陆游在沈园徘徊了许久,终于在墙壁上题了这首伤感的《钗头凤》。再后来,唐琬再游沈园,看到陆游的词,更是悲痛万分。她也和了一首,当时只留下“世情薄,人情恶”的残句。不久,唐琬郁郁而终。

接下来的日子里,陆游在筹划北伐大业的人生中,时常流露出对唐琬的思念。他又为唐琬写下许多诗,比如著名的《沈园》二首,其中有“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感人诗句。陆游年近八十岁时,仍然对这份感情念念不忘,唐琬的倩影也时常出现他的梦中。他又陆续写下几首绝句,表达他的深情:“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不知过了多少年,唐琬的那首《钗头凤》也流传出来: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更多的人认为,这是后人惋惜两人的遭遇,托唐琬之名补全的作品。不管作者是谁,这首词同样以真挚沉痛的情感,叙说了唐琬被休弃后,默默思念前夫哀伤苦闷的心情。那不断吟唱的“难、难、难”和“瞒、瞒、瞒”正是她人生悲剧的真实写照。

也正因为有了这首题词,《钗头凤》才算是完整的,唐琬也不负才女的名声。而且这一双《钗头凤》共同在中华诗词史上熠熠闪光,更弥补了陆游和唐琬之间的许多遗憾吧!

点阅【品读宋词】连载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宋代就有这么一对夫妇,可以说是才学相当,情深意笃,过着和和美美的日子。没多久,他们时有别离,那位妻子就非常想念丈夫。到了清秋时节,她看到留有残香的枯荷,触摸到沁着微凉的竹席,这些事物似乎都在加重这份思念。她独自在池塘边漫步,又提起罗裙登上小船,希望借此排遣内心的惆怅。但是,天上白云飘过,她不禁想:自己的丈夫什么时候寄书信来呢?其实啊,她也明白,自己和丈夫心意相通,远在天边却都怀着一样的相思。而且这相思都是无法排遣的,刚刚离开了紧蹙的眉头,又悄悄涌上心头⋯⋯
  •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唐朝诗人任华曾说:“人谓尔从江南来,我谓尔从天上来。”后来白居易任杭州、苏州刺史,饱览当地美景,写下“江南名郡属苏杭”的诗句。或许从唐朝起,苏杭就和天堂仙境产生了联系。再到南宋时期的范成大,他撰写《吴郡志》时,记录下那句谚语,从此“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就成了苏杭最具知名度的广告语。
  • 在这个系列的前两集,我们分别赏析了两宋才子苏轼、才女李清照的作品,今天要讲的这位词人很特别,和这两位大词人都有关系。他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因而被合称“苏辛”;由于他和李清照是同乡,又有相似的名号,因而又被合称为“二安”。他就是南宋著名的词人辛弃疾。
  • 我们先聊聊宋代文坛上的一大盛事。公元1057年,是北宋的一个科举年份。这一届中举的进士们可是不得了,出了许多名垂青史的风流人物。比如,位列唐宋八大家的苏轼、苏辙两兄弟和曾巩,理学大家张载和程颢、程颐两兄弟,还有取得熙河大捷的文人将帅王韶。
  • 宋词,好像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其实它就是歌词,是配合当时的流行音乐而创作的。可能你会说,今天的流行歌词,为什么不像宋词那样成为经典、成为一代文学呢?恐怕一个主要的原因是,那些词作者,比如苏轼、欧阳修、李清照等,个个都是名垂青史的文豪啊!
  • 历史上的父子文学家不在少数,诗歌有曹操和曹丕、曹植兄弟,文章有苏洵和苏轼、苏辙兄弟。词也不例外,在宋代名声最大的就是“大小晏”了,也就是晏殊和晏几道父子。晏殊是一位才高德韶的宰相词人,他的小儿子晏几道青出于蓝,被誉为宋朝创作小令的第一人。
  • 中国古代是信神敬神的社会,社会的修炼风气总体比较浓郁,一些文学大家都是修炼之人,他们的作品往往看似是表达常人的情感,而实际是表达自己修炼的体会,感悟或者是境界,这其实是神传文化的一种必然。比如辛弃疾的这首《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 犹记得去年的一个春日,桃花开得灼灼,他邂逅了树下的陌生少女。女子巧笑倩兮,花面相映,而他凝眸端视,心驰神摇。不知是桃花映红了美人的面容,还是姣好的容颜照亮了繁盛的花树?
  • 大概是读了太多眼如秋水、眉若远山的章句,面对山明水秀的景致时,他很自然地把它想像成一位眉目如画的妙龄佳人。而且这位佳人,如书中的林黛玉一般多愁善感,眉弯似蹙非蹙,笼着丝丝轻雾;眼波似喜非喜,凝着款款深情。
  • 梅花长于冰雪林,如山中高士、月下美人,独立世间。它不同于牡丹的富艳、荷花的清纯、杏花的娇羞,以欺霜傲雪之姿、暗香疏影之美,成为文人气节和情怀的寄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