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红楼 重悟真谛 (之四)

贾宝玉和薛宝钗的金玉之缘

作者:宋闱闱
清 孙温彩绘《红楼梦》插图(局部)。(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6019
【字号】    
   标签: tags: ,

他们三个人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彼此明白的,这个纠葛,是一开始就在的。但宝玉是努力装作绝没有这回事,宝钗她信奉的是我命由天不由我,而黛玉呢,她是三个人之中最真实表达自己的,她老是要去敲打宝玉,验证宝玉的心里只有自己,大抵也由此落下了一个“是个多心的”名声。

我们前面说到了,黛玉来到贾府后,是个极其乖顺的女孩儿,生怕给人添麻烦。可到后来,阖府上下都说黛玉心眼小,言词刻薄,似乎成了一种共识。这个变故,是从何而起呢?这里我们就要从金玉良缘说起。

在书里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交代了,薛宝钗戴着她脖子上的金锁,和金玉良缘的预言,来到了贾府。这里头有一层亲戚关系——薛宝钗的母亲薛姨妈,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宝玉的堂嫂也就是贾琏的夫人王熙凤,这三个女性,她们都出自于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所谓“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的金陵王家。薛姨妈是王夫人的亲妹妹,因为嫁给了皇商薛家,也就是四大家族里“丰年好大雪”的薛家,所以书中一直称呼她为薛姨妈。王熙凤呢,则是她们哥哥的孩子,是侄女儿。

薛姨妈这趟是送女儿宝钗进京来选秀女的,随行的还有薛家的长子,闯祸精薛蟠。他们这一行人进京后,就在贾府王夫人院子旁边的梨香院安居。薛姨妈呢,每日就是在府里,和自己的亲妹妹王夫人聊聊天,陪着贾母说说笑笑,一起玩玩牌,吃吃茶吃吃酒,看看戏,相处很是温情。书里形容是“从此很是乐业”。而喜欢剧透的脂砚斋的批语是:从此颦儿却不能乐业了。

宝钗比宝玉和黛玉都年长一点,宝玉和黛玉叫她宝姐姐。似乎从薛宝钗进府后,林黛玉的小心眼,凡事计较,便成了贾府上下公认的了。王夫人但凡提及林姑娘,修饰词都是“是个多心的”。这是为什么呢?

书中这样说起因——宝钗为人“品行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笑。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而宝钗却浑然不觉。”

这里说的便是情劫的真正开始,黛玉计较宝钗,是一种女性本能的警觉。她和宝玉彼此钟情,已是身在情劫之中了。她的心气、见识,全被拘在这一层面了。而宝钗一来到贾府,就带有金玉良缘这一预言,黛玉的性情,也就随之尖锐起来,对宝玉的种种怄气计较,也从此开始。

所谓有情众生,情在我们的生活空间里,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弥漫,不只是宝玉和黛玉之间这种彼此的痴心,心有所属的归属感;情还是嫉妒、失落和不忿,这就体现在黛玉看待宝钗的视角。所以到后来,我们读者对于林黛玉的印象,就全是她没完没了地使小性子,对宝玉的怄气计较,终日里不是又生气了就是又伤心了,眼泪汪汪的没个不哭的时候。

那么,金玉良缘是从何而起呢?


在第七回“送宫花周瑞叹英莲”,贾府的管家、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送宫花时,听到宝钗聊起她吃的药方,宝钗提到,是一个秃头和尚给她送来了这个药方,所用的药引子是什么呢?

“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开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冬天开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蕊,于次年的春分这日晒干,和在一处,一齐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丸药,再加蜂蜜十二钱,白糖十二钱,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礶内,埋在花根底下。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这个药名为冷香丸,是为要治宝钗自娘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

这个秃头和尚,有时候也叫他癞和尚,和尚自然是秃头的,癞呢,也许是头上烧戒落下的疤痕,也许是看起来脏兮兮的样子。这个秃头癞和尚,他是维系着这几个谪仙在世间和仙界的联系的使者,他很忙,出没在整本书里,一会儿出现在幼时的黛玉家,苏州林府外,一会儿又出现在宝钗家,金陵薛府门外,等到宝玉有个闪失,凡人药力不能救治时,这个和尚又出现了。

他不止是救人于病痛之中,还是一个命运的使者,时常发出来自命运的预示和一些回头是岸的告诫。他给宝钗冷香丸的药方,也给了她一个金锁,同时说了八个字,让她刻在金锁上,时刻戴着,将来若是遇到一个戴玉的哥儿,才可谈婚论嫁,这也就是书中的金玉良缘。当然了,薛家那时候是奔着进宫选秀来的。

周瑞家的听完了这个程序繁琐的药方子,叹着阿弥陀佛,又接着去完成她送宫花的职责,就走到黛玉那里。黛玉正在和宝玉下棋,看见周瑞家的捧着的盒子里剩下的宫花,就问道,是别人都有了,挑剩下了的,才到我这儿来的吧?周瑞家的呢,也是个狠角色,面上含笑,说道:别的姑娘都有了,这两只是姑娘的。意思是说,的确是别人都有了,都挑过了,最后这两只属于你。宝玉就在一边打圆场,说,你看见宝姑娘,说我和林姑娘向她问好。从管家的视角看,无疑,黛玉是没有宝钗那么和气的。所以,天长日久,到后来连贾府的小丫鬟的常识里,都是黛玉的性子没宝钗好。

******

到第八回“薛宝钗抱恙梨香院”,宝玉来探病,这个金锁就有了更多的叙述和进展。先是宝钗向宝玉讨要那块随身不离的玉,拿在手上,研究个究竟,玉佩上那八个字:莫失莫忘,仙龄恒昌,油然念了两遍,她的丫鬟莺儿就在一边插嘴,说,这八个字和姑娘金锁上的八个字,听起来倒像是一对呢。宝玉自然就心生好奇,也要看个究竟。于是宝钗也把颈上的金锁取下来,宝玉看那锁上的八个字是:不离不弃 芳龄永继。宝玉看了,也由衷念了两遍,就结论道:“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

就是说,命运的剧本是一早就写好的,我们的命运并非出自我们自己的意愿,而是在高于人的空间里,有一种主宰我们、左右我们的力量。当宝钗进入了黛玉和宝玉的世界,她配戴的金锁又传达了“金玉良缘”的信号,黛玉这样冰雪聪明的人,是立刻接收到命运的信号的,她是非常不安的。

所以,他们三个人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彼此明白的,这个纠葛,是一开始就在的。但宝玉是努力装作绝没有这回事,因为他压根儿没想过自己将来会娶黛玉之外的人,宝钗她信奉的是我命由天不由我,而黛玉呢,她是三个人之中最真实表达自己的,她老是要去敲打宝玉,验证宝玉的心里只有自己,大抵也由此落下了一个“是个多心的”名声。

******

贵妃省亲后的下一个端午节,宫中送来贵妃的赏赐,唯独给宝玉和宝钗的礼品是一样的,黛玉和其余姊妹的礼品是一样的。这里传递了很明显的信息,一是宝钗应该是选秀失败,无缘皇宫了,所以贾元春才会这样作主赏赐。而礼物中有一串红麝香手链,宝钗当时就戴在手腕上了,出现在阖府看戏的热闹场合里,宝玉当时还向她讨来要看一看。

后来有一个夏日午后,宝钗不想午睡,便进了怡红院来找宝玉谈讲,以解午倦。不想一入院来,里头众人睡得夜深人静一般,连两只仙鹤都在芭蕉下睡着了。宝钗便坐在宝玉的床头,把刚才丫头袭人做的针线拿起来,接着绣那花瓣。她便听见宝玉在梦中和人理论,语气忿忿不平地喊:“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薛宝钗听了这话,便怔住了,她是听清楚了宝玉的心声和愿望。

话说黛玉宝玉平日是跟着贾母一起吃饭的,大观园的姊妹们,则跟着王夫人吃饭的。有一回在王夫人房里,黛玉又和宝玉怄气,便起身先走。宝玉呢,则留在王夫人那里吃饭以示孝顺。旁边姊妹就催:林妹妹走了,你不跟着去?宝玉很丈夫气,说:理他呢?过会子就好了。然而不追是不追,他心里很牵挂呀,他也没心思陪着母亲姊妹们细嚼慢咽,吃了点最省事的汤泡饭,便急急忙忙要茶漱口,完成了吃饭的程序。堂妹惜春就笑话他,说,二哥哥,你本来是个最闲的闲人,怎么看你比谁都忙?那同在一桌吃饭的宝钗就笑着说,你就让他赶紧去看林妹妹吧。可见宝钗对于宝玉对黛玉的心思,是十分知情的。

宝玉赶去贾母房间找黛玉,见黛玉拿熨斗熨衣衫,便上来搭讪说,刚刚吃过饭,这时候你又控着头,小心头又该痛了。黛玉不理他,这时一个丫鬟走过来对黛玉说一件什么事,黛玉便搁下熨斗,嘴里说:理他呢,过会子就好了。你看,宝玉和黛玉在不同的地点,对不同的人说了完全相同的一句话,还用的是完全相同的一种口吻,可见他们之间的心灵契合,是完整无缺的。

而宝钗是一个见证者,她目睹过宝玉和黛玉之间的恩爱钟情和散场,那是一个酷烈的青春故事,宝钗似乎一直参与在其中,又全然是个局外人。宝钗本身是个资质美好的女孩子,作者曹公也说她,满腹杂学。她满腹诗书,作诗极好,为人通达圆融,明事理。然而,这样一个美好的女孩,她并没有过上真正和她的资质心气相匹配的人生,她生来就生活在不断的颓败里。薛家和贾家到末了都会大厦倾倒,树倒猢狲散,同样,宝钗也是这一场衰亡的见证者。而回头看看,一开始癞头和尚给她的冷香丸,是对命运的预告,却更是一个结语。这些没有色泽的白色花朵和积年雨雪所成的药,治的是她胎里带来的热毒——也就是有情众生怀有的欲念、理想、憧憬、热剌剌的向往。宝钗若无这个冷香丸护身,又如何能调停这般总是在败局里的人生呢?◇

点阅【细说红楼】连载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冷美人薛宝钗服用的冷香丸,体弱多病的林黛玉补身的人参养荣丸,以及丰富多彩的食补药膳,中医师看来是否有道理呢? 《红楼梦》是一本包罗万象的中国名著,除了人情世态,还内含很多养生之道,现代读来,仍别有一番滋味。
  • 清·孙温彩绘《红楼梦》插图。(公有领域)
    绛珠仙草修成人形,并不是为嫁宝玉,成就美满姻缘。试想,如果姻缘如意,又如何泪尽人走、回天成仙呢?
  • 宝钗,《十二金钗图册》,清 费丹旭绘,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命运浮沉,世事纷乱,她不慌不忙解开尘世的纠缠,无所沾滞,或被扬上高枝,或被抛入泥淖,她相信“东风卷得均匀”, 所以风雨阴晴,“任他随聚随分”。
  • 十二金钗里,宝钗做人最公正,讽刺时事也最犀利。她以《螃蟹咏》喻写贪赃污官。她劝宝玉回到仕途经济的正道,逆反的宝玉却给她扣上“沽名钓誉”的大帽子。图为清·孙温彩绘《红楼梦》第38回插图局部。(公有领域)
    活到了贾政、王夫人的年纪,我们才发现,年轻时戴着有色眼镜读红楼,看到的不是“阶级斗争”,就是“风花雪月”。而宝钗所引发的思考,其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
  • 清·孙温彩绘《红楼梦》插图。(公有领域)
    生命都是有来历的,每一个红尘之中的生命,究其根本,背后都有其来源,也有来世间的使命、目的,而人与人之间的交错,莫不是因为前缘。
  • 而宝玉和黛玉,是整本书中最甜蜜、最美好、最深情、最纯粹的部分,也是我们有情众生读这本书,视之心动,思之心酸的部分。宝玉和黛玉以外的世界,是人情的冷和暖,世态的热和凉,繁华的聚和散⋯⋯
  • 宝玉的痴情,就如同一个爱山水的人时刻心怀远意,对于天下的山水,这辈子没机会去的,都怀着一种爱慕。
  • 老话讲“妖不胜德”,在《西游记》中,作者对一些小妖出场的描述也很真实生动且耐人思量。
  • 不一时,将出酒肴,无非鱼肉之类。二人对酌。朱恩问道:“大哥有几位令郎?”施复答道:“只有一个,刚才二岁,不知贤弟有几个?”朱恩道:“止有一个女儿,也才二岁。”便教浑家抱出来,与施复观看。朱恩又道:“大哥,我与你兄弟之间,再结个儿女亲家何如?”施复道:“如此最好,但恐家寒攀陪不起。”朱恩道:“大哥何出此言!”两下联了姻事,愈加亲热。杯来盏去,直饮至更余方止。
  • 这首诗引着两个古人阴骘的故事。第一句说:“还带曾消纵理纹。”乃唐朝晋公裴度之事。那裴度未遇时,一贫如洗,功名蹭蹬,就一风鉴,以决行藏。那相士说:“足下功名事,且不必问。更有句话,如不见怪,方敢直言。”裴度道:“小生因在迷途,故求指示,岂敢见怪!”相士道:“足下螣蛇纵理纹入口,数年之间,必致饿死沟渠。”连相钱俱不肯受。裴度是个知命君子,也不在其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