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园

作者:古华
天气渐渐变暖和了。于厚厚的云层里躲了好些时候的日头,也暖洋洋地挂在蓝得像靛染过的天上。(PIXABAY)
font print 人气: 144
【字号】    
   标签: tags: ,

儒林园,曾是封建王朝用以囚禁知识分子的天牢,几经盛衰,阴气终年不散。 没想到旧狱新监,1965年,竟成了“儒林团首都高校劳教营”…… 这里专收被大学教授们视作“本文化希望所在”的各校高材生们, 他们是社会主义独裁制度下的“思想犯”。

序曲 

省委书记难唱的经

公历一九八三年,北京早春时节。

北京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河堤湖畔,大街小巷,宫墙内外,大树小树仍是光秃着枝桠,犹如一双双伸向苍天呼号乞怜的瘦手,没有一丝绿意。

可是绿意已经激荡人们心头。人们已经活跃在蔚蓝色天空之下。偶尔有乌云翻滚,雷声隆隆,在人间城廓投下暗影。妄图再行浩劫的狂暴风雨却终未酿成。人心思定,人心思变。且数亿人口打碎了思想牢笼,首先打开的又是“口禁”,叫做:

广州人什么都敢吃,上海人什么都敢问,北京人什么都敢说,大学生什么都敢骂。

人心不古,世风大变。发牢骚、吐怨气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政治时髦,叫做:

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白说还得说!

恶气怨气浊气,尽吐为快。民不惧罪,你奈之何?中华民族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牢骚潮”。

省委书记闻达来北京参加中央工作会议,会里会外,所见所闻,有喜有忧。从人人歌唱毛主席,到人人数落毛泽东⋯⋯真是恍若隔世。有人甚至说:倘若毛泽东主席真有回天之术,能够从他的位于天安门广场南侧的纪念堂水晶棺内爬起来,魂游北京城,满街的大红语录碑哪里去了?座座威仪四方的花岗石塑像哪里去了?他老人家也只好惊而怒,怒而悲,悲而号,号而绝。

异端邪说,危言耸听。今天嘲笑毛泽东,已经不是现行反革命。一切过错都在毛泽东?

十天来,闻达一直在跟自己的儿子水抗抗取得联系。对于儿子,他堂堂省委书记可说是负债累累。以至儿子四十二岁了,当了著名的《国际经济月刊》编辑主任,对他这父亲大人还敬而远之,爱理不理。

儿子已经小有名气,是个大忙人,据说近些日子正在忙活着什么“儒林园首都高校劳教营营友联谊会”,纠缠历史旧账。如今省里京里一个样,各种名目的协会、学会、笔会、研究会、校友会、同业会、艺友会、讲习会、文革难友会⋯⋯如雨后春笋,无奇不有。为这事,闻达曾经向中央书记处一位书记同志请示过。中央书记哈哈笑着说:不碍事!都是些读书人的玩艺,魏晋遗风,坐而论道。只要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他们搞不出诸子百家来的!

不是春秋战国,当然没有诸子百家。三天前,闻达终于在电话里“请动了”自己的儿子。他中央工作会议结束后,恰好是个星期天,由他在和平门全聚德烤鸭店请孩子和“营友们”共进午餐。他很乐意跟孩子的“营友们”见见面。大难不死,听说都是些各行业的中年精英呢⋯⋯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说起他们这父子关系,原也是革命开了闻达一个玩笑,命运捉弄了他们全家。

公历一九四〇年岁尾,闻达在福建老家任地下县委书记的身份行将暴露。他只好将自己开设的中药铺交给妻子水玉莲照管——乡下也还有百十亩良田要收租呢,然后根据组织上的安排,远走西北,去了革命者的麦加——延安。其时,他的发妻水玉莲已怀有身孕。为革命离乡背井,抛家弃儿。那年月,炮火连天,哀鸿遍地。

由于不久即爆发了世界大战,苏俄方面对抗日根据地的支援锐减,根据地军民处在最危急、艰苦的时期。加上毛泽东发动延安整风,搞人人过关的“抢救运动”——这是工农红军内部继井冈山“消灭AB团”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整肃,局势更为险恶。

闻达抵延安不久就被当作“敌特嫌疑”关进窑洞,隔离审查加上刑讯逼供,直到福建地下省委负责人来延安开会,证实了他的身份。但对他从福建武夷山中至延安,路上走了整整四个月,其中在西安一地就逗留了近两个月这一段,仍有怀疑。

闻达知道延安非久留之地,便积极要求上前线,以便对自己进行血火的洗礼。他的要求很快得到批准,由一男一女两个通讯员陪同,去晋东南根据地担任游击支队副政委,日日夜夜跟日伪军周旋于穷乡僻壤、崇山峻岭。

抗日何年能胜利?革命何日能成功?只知奋斗,不知有期。闻达政委跟武夷山老家的爱妻水玉莲,昵称水妹子的,断了一切联系。初时还萦萦牵挂,后来战事日紧,军务日重,家事让位于国事,也就渐次疏淡了。

公历一九四一年冬天,晋东南山区连月大雪,冰封千里,百年不遇的奇寒。在一次长途转战中,闻达害了伤风,高烧不退,双脚也严重冻伤。他被留在一户“堡垒户”家里养伤。同时留下了那名跟他在一起从延安来的女通讯员叫小柳的照料他。另一名通讯员则早已返回延安去了。这小柳也怪,大半年来跟游击支队大胡子司令员亲亲热热,对他却若即若离,另眼相看似的。

一天晚上,他从昏睡中醒了转来,正想喝水,却感到双脚暖烘烘的,痒痒的,不再像是掉在冰窟窿里似的毫无知觉。他擡起身子一看,昏黄如豆的油灯光里,小通讯员半躺在另一头,已经睡着了,而他的双脚捂进了她温暖的胸脯里。外面盖着被子和大衣。她是在用自己的体温,治疗着政委双脚的冻伤啊!闻达是成过家的人,自然懂得男女间的肌肤之亲的。

当他敏感地明白了自己的脚趾、脚掌抵在了姑娘酥胸的什么部位上时,先是心头一热,双眼发涩,接下来是心慌意乱了。

啊?你醒了?俺睡着了⋯⋯俺贪睡,爱乱动,把你动醒了?口渴了吧?俺起来给你弄口水喝⋯⋯

小通讯员轻轻地把他的双脚移开了,扣上里衣扣子,披上大衣。老乡的柴屋没有窗户,可墙缝漏风,一到后半夜就冷得像冰窖。小通讯员端来一瓦罐水,上面结了一层冰。她用根柴棍捅了一下,冰块破碎了。她含了一口水,直冰牙。但她含了一会,待水温高了些,竟嘴对嘴地给闻达喂上了。连着喂了三口。闻达浑身动弹不得,眼里噙满了泪水。

柳莺⋯⋯是叫柳莺吗?

都跟政委大半年了,还问?

可我们很少说什么话⋯⋯

现在不是天天跟政委在一起了吗?

不要叫政委。就叫老闻,闻达。

嗯⋯⋯咋的?政委,你掉泪了,想家了?

闻达眼里仍然噙着泪花。他不知柳莺问的是哪个家。从延安出来的干部都习惯把延安称为“家”。

司令员交给俺的任务⋯⋯照顾好政委,养好政委的病,早日回部队。别看司令员平日咋咋虎虎,是个大老粗,可会疼人啦!是为了战友,他舍得割自己身上的肉⋯⋯

柳莺掏出自己的手帕,替闻达揩着眼泪。游击支队,由大胡子司令员兼任政委和党的书记,闻达知识分子出身,又来自成分复杂的白区地下党,根据地党组织对他还得有一个锻炼考验的过程。他一直迷惑不解的是上级为什么要派这样一个女通讯员在他身边。

小柳,你老家在什么地方?

陕北米脂县。政委⋯⋯你为啥要问?

随便问问。难怪⋯⋯米脂地方,自古出美人。

看你,看你⋯⋯政委,俺又不好看。

好看。你是个小美人。多大了?参加革命几年了?

俺不小了,二十一了。到部队上那年十八岁。俺老家苦。十七岁上,俺大大把俺卖给县里的李大炮,抵了债,八十块大洋⋯⋯俺值八十块大洋。

闻达不觉地拉过了柳莺的手,睁大了眼睛听柳莺说。

可李大炮不是人,是畜生。他一天到黑,上下不分⋯⋯俺一个闺女家,啥事都不懂。他天天吃那号鬼药,没完没了⋯⋯俺受不了他,逃出来投了红军。前年,听讲李大炮叫日本鬼子飞机下的蛋炸死了,身上没有一块好肉⋯⋯

闻达抚着柳莺的手掌手背,半天没有出声。

政委,俺惹你不高兴了?俺说错话了?俺不好⋯⋯

你好,傻丫头,穷苦出身,投奔革命,对革命最忠诚,好。

要不是来了红军,俺就跳井了。俺都看中了一口井,又怕坏了人家的井。

小柳,别说了,别说了⋯⋯你们米脂地方我住过,是到延安不久,去减租减息,锄奸反霸。后来我就,我就在抢救运动中被误会了,在窑洞里坐了半年,直到毛主席亲自给大家道歉⋯⋯

这回,轮到柳莺不吭声了。其实,闻达这话,也是有意说给柳莺听。但注意分寸,点到为止。

柳莺,你知道不?你们米脂地方,自古出美人,出英雄。汉朝时候出过赵飞燕,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明朝末年出过李自成,农民起义,英雄盖世⋯⋯

政委,你是知识分子,有大学间,什么都懂⋯⋯俺什么都不懂。

柳莺,米脂人还爱唱信天游,走西口。你会唱?

会,会一点。可俺嗓子不好⋯⋯

你讲话声音就很好听。你的名字就富有音乐性:柳莺,柳浪闻莺,西湖一景⋯⋯你听说过有一座杭州城吗?杭州城边有个西湖,天下名胜。西湖里有个柳浪闻莺,柳莺⋯⋯

柳莺摇摇头,她不懂得自己名字的出处。

俺这名字⋯⋯是俺大大用两斤老烟叶,请一个私塾先生取的⋯⋯俺是上了部队,才学会写自己名字的,都讲俺的名字写出来好看,念出来好听。

柳莺,你的声音真好听,唱信天游更好听。

政委想听?俺唱小声点,给政委解解闷。俺多唱几次走西口,政委的病或许能好得快些呢?

俺老家的人都说,信天游、走西口,都能驱邪治病。你不信?

你唱,你唱,柳莺⋯⋯我要听。

于是,昏暗的寒彻肌骨的柴屋里,飘起来如丝网如缎带的歌声:

月亮走噢,星星走噢~~

我送阿哥到村头噢,

到村头,

阿哥赶驴走西口,

把妹丢在了深山沟,

日盼在盼阿哥回噢,

睡觉抱着个空枕头⋯⋯

走西口柔情似水,又刚烈如火。一曲又一曲,真有神功奇效,闻达的烧退了,双脚的冻伤也一天比一天见好。

闻达已经能下床走动,晚上不再需要柳莺看护。房东家只有一位七十古稀的老大爷,以及一条骨瘦如柴的大黄狗。遵照当地人的习俗,柳莺搬到了老大爷的屋子里去住,等候游击支队派人来把他们接走。

这于闻达和柳莺都有一种隐隐的苦痛。闻达当时才二十七岁,正值青春盛年。榔莺也早是过来人,身上正有一盆火似的。短暂安闲的养伤日子,把他们那被紧张战斗、行军所遏止了的生命本能,统统康复了过来。闻达越来越渴望柳莺走西口的歌声:

月亮走噢,

星星走噢~~

我等阿哥在村头噢,

在村头!

妹是池中莲,

妹是泥里藕,

没有阿哥活不了口!

阿哥阿哥你快快回,

夜夜抱妹在炕头⋯⋯

天气渐渐变暖和了。于厚厚的云层里躲了好些时候的日头,也暖洋洋地挂在蓝得像靛染过的天上。杏树光秃的枝桠,冒出了一粒粒处女奶头似的骨朵。小草在泥地里钻动。野猫开始整夜整夜在屋顶上嚎叫。冻了一冬的溪水,在薄得如蛋壳似的冰层下边欢跳。◇(节录完)

——节录自《儒林园》/ 联经出版公司

(〈文苑〉)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若成了变色龙,明明身不由己受人摆布,反而也能沾沾自喜。只不过,如果夜半醒来,看见一片清明的世界本色,毫无人工色彩,那时既不知自己何在,一定发愁不知该变成什么才好!
  • 醒和醉之间,原来是在问我们如何自处。只怕,身在此山中,连这样的选择也无!
  • 美国女篮界新生代潜力女球员海莉·范·丽思(Hailey Van Lith)在比赛中。(Marcelo Endelli/Getty Images)
    我有时心不在焉当作耳旁风,有时倒也能静下心津津有味听她五花八门的看球心得。但让我听得哈哈大笑又心中若有所失的,只有那么一次。
  • 王临冬,父亲是画家王新光,1949年前流亡至越南,又从越南来到台湾,后来赴美国发展。流离失所,半生颠沛,终于尘埃落定,于新大陆度过安稳的生活。
  • 当你看到这些医师们像受尽折磨一样彻夜未眠,在疲倦的时候努力保持清醒,你就会明白,在这个即将崩解的医疗世界中,仍然有很多医师拥有不被击倒的热情。因为有他们,在黑暗里,你仍然看得到希望……
  • 我以为当人生到了最后,假若有一双可以这样紧紧握住的手,或许死亡也就没有那么可怕。
  • 自从开始透过做菜,讲述每道菜背后,属于我自己的生命故事,才发现味蕾与情感交织成一张充满酸、甜、苦、涩滋味的记忆网络,随着时间的流转,就像食物经过酿造、储藏展现的醍醐味,百感交集,令人在舌间心上低回不已。
  • 十岁以前的生活对他来说如梦一般,他儿时的生活总像在梦境中。
  • 高行健幸亏出逃,先从中国,随后浪迹全世界,他幸亏深深置身于艺术与文学的实践,同时又对行将结束的这一个世纪导致人类濒临深渊的那些偌大的原则和伟大的意识形态一概拒绝,才创造了这样一部令人如此困惑又如此着迷的作品。人们终于得到了这世纪末中国小说的伟大之作,敢于揭露他那国家由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极权制度而又始终不放弃最大胆的文学手段,给世界上这片土地带来一束强光的这部小说。
  • 文学作品之超越国界,通过翻译又超越语种,进而越过地域和历史形成的某些特定的社会习俗和人际关系,深深透出的人性乃是人类普遍相通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