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成语数来宝】

“一鼓作气” 一场战争一生醒悟

作者:容乃加
两军交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Andres rojas22~commonswiki/Wikimedia commons
font print 人气: 3965
【字号】    
   标签: tags: , , ,

《左传》名言:“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战争时,击第一通战鼓时,战士们士气振奋,最能鼓足勇气,之后二鼓勇气渐渐衰弱,三鼓时勇气就衰竭了。后人也以此来比喻做事一鼓作气,打铁趁热比较能掌握成功的契机。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概念,在战国时代曾经历经一场实战的考验而广为流传下来。这场战争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的春天,鲁国面临齐国大军挥动大旗进攻的紧急保卫战。鲁庄公决定出兵应战,这关键时刻,将军曹刿请见庄公。曹刿是个很有智谋的实战将军,擅长掌握心理状态,分析敌我情势,审时度势指挥军队应战。

曹刿面见庄公后,冷静理智地请问他“何以战?”意思就是他请教庄公拿什么来和强齐较量呢?您有什么打仗的本钱呢?

庄公说了三项应战的本钱,曹刿一一加以冷静地审度:

首先庄公说:“寡人有舒适的衣食,不敢专用,必定分人共享。”

曹刿对说:“这是小惠,无法遍及人民,人民不从。”

庄公说:“祭祀的牺牲玉帛,不敢加征于民,不加重人民的负担,说到做到。”

曹刿对说:“小信不够诚意,神不会赐福!”

庄公说:“不管小案大案的刑事案件,虽然不能案案仔细考核、调查,必定以同情心来审理。”

曹刿对说:“这是一种忠心的行为,可以一战。”

曹刿请求庄公让他跟从出战。应战时,庄公与曹刿同坐一辆战车,齐国、鲁国两方军队战于长勺。

军队一上战场,摆开战阵时,庄公急忙就要击鼓出战。曹刿说:“慢着,还不是时候!”等到他们听到齐人军队击响三次战鼓,曹刿才说:“机会来了,可以击鼓了!”

两军交战结果,齐军吃了大败仗败走。

齐国输了,庄公欲趁胜追击。

曹刿说:“再等等,还不行。”他亲自下了战车视察齐国战车败走的车彻轨迹,又登上车前横木上瞭望,然后说:“可以追击了!”

鲁国打了一场漂亮的胜战。庄公疑问未解,问曹刿在战场上为何等对方三鼓之后才出征?

唐 山西福山天圣宫石刻经幢击鼓乐人。(公有领域)

曹刿对答:“战争,讲的是勇气。一鼓作气,此际士兵勇气最旺盛;再鼓,士兵勇气已经衰退、三鼓时,士兵的勇气已经完全耗竭。趁着对方三鼓,勇气耗竭之后,我们进击,这时候彼方勇气耗竭我方勇气满盈,所以就能克敌。不过,大国作战的战略难测,恐怕有埋伏,所以我仔细观察了齐人车子退走的轨迹,发现他们的车辙乱了、旗子倒了,这是士气涣散的表现,所以就可以安心乘胜追击了。”

后人藉“一鼓作气”比喻面临重大考验时,要趁最初的勇气去做才容易成功;或是说平时干事时,要­趁着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从上例中我们也看到了,当齐军“一鼓作气”之后没能发动攻势,从而失去了先机,二鼓衰,军心大乱,三鼓又没能出战,导致士气衰竭,遇上乘勇发动征伐的大军,最终落荒而逃。而在鲁国这方,拥有愿意为国而战的军士,在将军曹刿的领导调度下,在剑拔弓张的情势下,还能审时度势、按兵不动等待时机,从而取得应战的优势,最后赢得胜战。

由此役看来,一鼓作气并不是赢得胜利、获得成功的最重要关键,单单靠着一鼓作气的勇气、干劲去做事、迎接挑战,而没有其它条件相辅相成,反而在气衰之后,成为败兵。公元前曹刿领军的一场战争,留给人有力的人生醒悟。@*#

-点阅:【成语数来宝】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中国古代,“画麟阁”或“入麟阁”代表著作为臣子的卓著功勋或最高荣耀。李白诗云“功成画麟阁”,杜甫抒怀“志在麒麟阁”。这一典故因何而来?这要从汉宣帝甘露三年说起。那年,汉宣帝因匈奴归降,回忆起辅佐有功之臣,于是命人在未央宫麒麟阁绘制了十一名功臣的图像。
  • 本世纪罕见日食,世界唯一的全日食记者对日食如此反应?科学研究表明,观看日食可以强烈影响人的心理,使人敬畏,激发原始的归属感。
  • “年”的古字写作“年”,从古来字形的演变中可以看到“年”的本意。“年年有余”,老百姓期待,天子也期待——他们共同的祈愿是什么?这个成语典故的本事起源于夏朝末年,源远流长。
  • 门楹上挂上春联,将冬天的气氛一转成新春,千门万户立即焕然一新。除夕前,什么时候换上新春联好呢?在中华文化史上,当前的这种遍及百姓家的纸春联是何时开始黏挂的呢?
  • 时间飞逝,转眼间我们就送走了温顺可爱的玉兔,迎来了瑞气万千的祥龙,这儿先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龙腾虎跃,好运连连。
  • 冬至:夜从今夜短,日从今日长!冬至日阳光达到南至点将要北返,阳气从地底升起。你对“冬至”的内涵文化知多少?在此盘点冬至的重要的文化光彩与典故。
  • 汉宣帝是史上有名的中兴之君,而他第一道诏书流露的“深情”更是史上流芳。于公于私,汉宣帝都显露了真挚又深刻的仁爱之心。
  • 月到中秋分外圆!黄历八月十五日围绕着月亮的许多民俗传说,尤其是中秋节的神奇事儿纷纷涌上记忆的时空,让人回味中秋节的神奇时空!它们跨越了几千年的记忆,搭起仙凡之间的桥梁。
  • 秋天多变的风貌往往容易触动人心,诗人咏秋的诗篇很多,其中有些在诗情画意中对应了秋天的季候典故,让秋的印象更深深印入人心田。我们来看一篇咏早秋的诗,体会其中简单二十个字中蕴含的丰富文化意境与深永的意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