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系列连载】进化论是怎样被判死刑的(九)

作者:张维克(DNA解码科学与信仰联盟)

夏娃理论:承认人类有一位共同的老祖母,“所有现代人群的线粒体DNA都来源于20万年前居住在非洲的一位女性。”(Shutterstock)
人气: 711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0年05月28日讯】

进化论的误区和盲点之五

由于生物界盲目地崇拜进化论,在与物种起源有关的一些生物学理论上,存在着许多严重的谬误。进化论毕竟仅仅是生物科学上的一个假定,至今为止没有直接的证据,都是些旁证。当DNA编码被认识后,重新审视进化论是否正确,是一个必须的过程。然而,由于进化论的长期统治,一切基于DNA编码审视生物起源的工作,都遭到了压制,这是其它科学领域所没有的奇观。

进化论有关物种起源的著作太多,我们选取了具有一定有代表性的3组作者的著作,作为讨论的对象:

1. 《遗传学原理》

这是目前美国大学使用的教科书,也有中文翻译版本。两位作者都是赫赫有名的生物科学家,此书得到了50个著名教授的推崇。因此,其权威性自不待言。[1]

尽管书中内容几乎完全是进化论的观点,我们在以前的系列中已经讨论过了。但奇怪的是,作者也承认了一些和进化论背道而驰的理论和内容:

(1) 夏娃理论:承认人类有一位共同的老祖母,“所有现代人群的线粒体DNA都来源于20万年前居住在非洲的一位女性。”(中文版第451页)。这显然是基于迄今发现最早的奥莫(Omo)人的头骨,以及我们在系列一提到的“线粒体夏娃”。在系列一中我们已经论证了“线粒体夏娃”不可能从进化而来。

(2) 焦点祖先理论:“通过分析现在活着的个体的序列,追溯到萌生所有存在序列的祖先序列是可能的。这条祖先序列就代表了一个点,这一点就是所有现存个体的血统都交汇到的一个个体——他们所有的共同祖先。”“于是,交汇定率(coalescent principle)说明所有现代人类不论从母系还是父系都是由生活在10万至20万年前的共同祖先传下来的。”(中文版第698页)

(3) 非物质遗传信息:承认“行为的遗传控制——双生子与性格”是遗传信息。(中文版第616页)。意思是,性格是非物质性的遗传信息。比如,来自同卵的双胞胎有非常相近的性格。进化论讲自然选择,这显然是违背进化论的。实际上这与DNA的遗传有关联的,否则不会出现在同卵双胞胎之间。

这些内容与进化论都有着无法解决的矛盾。从他们的观点看,进化到出现奥莫人,人类基本上定型了。可是,进化怎么可能仅仅进化出一对父母?如果过去是进化出了许多人种的人,只是他们的后裔都消亡了,那么,你发现了哪些DNA编码属于他们?如果没有发现,又怎样知道他们曾经存在?

人类的Y染色体一致证明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老祖父,线粒体的一致证明有一个共同的老祖母。那么男女常染色体的一致又怎么解释呢?男女常染色体一致无可辩驳地证明了男人和女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源头。全世界人类,有一位起始的、男性的焦点祖先。

这些事实进化论者应该都知道,可是却钻到进化论的牛角尖里出不来。宏观的问题没解决,微观上同样解决不了,只能靠打压不同意见维持统治地位,这就是进化论目前的状况。

2. 道金斯的科普书籍系列:

道金斯是一位著名进化论科普书作者,他是《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演化的证据》、《伊甸园之河》和《盲目钟表匠》等书的著者。他也是有名的达尔文的拥护者。他宣称:“我们是黑猩猩的堂兄弟,关系稍远的猴子的表兄弟,关系更远 的土豚和海牛的亲戚,还是再远些的香蕉和萝卜的亲戚……这份名单要多长有多长。”[2]

然而,更加特别的是在他的著作《伊甸园之河》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必定存在着一位我们可称为‘线粒体夏娃’的女性,她是所有现代人最晚近的纯粹母系共同祖先;第二,必定还有一个称为‘焦点祖先’的人,其性别尚不为人知,却是所有现代人通过任何遗传途径而来的最近的共同祖先;第三,虽然‘线粒体夏娃’和‘焦点祖先’有可能是同一个人,但很不可能;第四,‘焦点祖先’更有可能是男性,而不是女性;第五,‘线粒体夏娃’很可能生活在25万年前;第六,对于‘线粒体夏娃’生活于何地,尚存争议,但从已报导的观点看,人们仍倾向于非洲。”

只有第五条和第六条要靠科学证据来检验,前四条只需借助常理进行推断即可得出。[3]

道金斯这些结论实际就是说:全世界的人来自一位男性焦点祖先,女人出自男人。这个论点来自一位坚定的进化论者,实在令人吃惊。可以看出,进化论者面对DNA编码事实,必然陷入混乱的思维。

3.《科学,进化与神创论》

这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编写的书,作者是Francisco J. Ayala, Bruce Alberts 等15位著名的生物学家[4]。他们这本书表达的观点和道金斯基本是一样的,认为所有物种都是共祖的。书中说:“对于今天生存的任意两个物种来说,它们的进化谱系都能够回溯到二者的交汇之处。在那个交叉点上,就是这两个现代物种的最近的共同祖先物种。比如说,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生活在大约600至700万年以前的一个物种,而人类和河豚的共同祖先是4亿多年以前生活在海洋里的一种古代鱼。”

他们列出的人类和猩猩的250个编码,试图由此证明人和两类猩猩有着共同的祖先。我们曾在“进化论是怎样被判死刑的(五)”给予了驳斥。

这3组书著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尊崇进化论。但是,在现今DNA编码被认识以后,他们遇到了一些进化论无法解释的问题,处于十分尴尬的窘境。我们可以将他们的错误原因归结为“3个认识的盲点”。

第1个盲点:看不到“男女常染色体的一样”背后的含义

凡是学习过生物学的人,都知道“男女常染色体是一样的”。然而,男女的常染色体为什么会一样?男女常染色体一样意味着什么?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在所有的生物学书籍中,却都找不到答案。

作者曾经直接和间接问过生物遗传学、医学和生物化学的博士们,都没有人能够解答。一位资深的医学博士告诉我,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不可能没有人想到,只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可能和进化论的观点相冲突,没有地方可以发表。我相信他的判断。

无论如何,“男女常染色体一样意味着什么”?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却是生物界的一个极大的盲点。这个盲点的存在,可能是生物学家们真的没有看见,但更加可能这是他们不敢面对的课题。

正像前面几篇指出的:全世界人的常染色体,不分男女,DNA编码是一致的,说明只可能来自两个常染色体相同的男女祖先。而其中女性祖先的常染色体,一定是从男性祖先常染色体复制来的(应该还包含着X染色体)。我们将在最后系列中讨论。

第2个盲点:视而不见“生物基组的恒定性”

主流生物界的另一个盲因点,是看不见生物基因组的恒定性。在生物界,不少人知道生物的染色体都是十分恒定的。然而,在生物界的主流,并没有承认它。

染色体的恒定当然就是基因组的恒定。每一个物种都有自己特定的、唯一的、恒定的基因组,如人的Y染色体的ZFY基因恒定。因此,每一个基因组都有自己独立的源头;不同的基因组不可能有共同的源头;不同的基因组在减数分裂的联会时,不能够互相实现减数分裂,因此,不可能产生出新的基因组,即不能产生出新的物种。

人的Y染色体的ZFY基因恒定早就发现了,其它物种相应的基因组也已经发现,黑猩猩有它们的共同祖先,牛也一样,马也一样,一切物种都有它们的共同祖先,哪个也不是进化来的。进化论者对此视而不见,迷在微进化、突变的牛角尖里出不来。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今天的认识看上去可能有道理,明天就可能全盘错了。

第3个盲点:盲人摸象对待DNA编码蕴藏的巨大秘密

生物学家熟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他们知道这些过程中有染色体的复制、姐妹染色体的分离:姐妹染色体被垂丝拉向细胞的两极,然后,细胞从中部开始收缩,最后,分裂成两个细胞。如果是减数分裂,还有母系和父系同源染色体的相互寻找和配对、同源染色体DNA编码的对齐和片段的交换,将23条染色体分配到不同的精子之中等等过程。

然而,在这些复杂的一步步过程中,是什么因素有这样大的能力,在指挥这一切的行动?而且执行得这样完美呢?几乎看不到有哪一位生物学家提出过这样的问题,更看不到他们的回答。这真是生物学家们的又一个重大的视角盲区。

在大多数的生物学家看来,“基因和基因区内”的DNA编码才是有用的,是它们确立了生物形态的全部。然而,从编码信息来看,基因区的DNA编码仅仅是生成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数据编码部分。而指导实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主角,应该是控制命令的部分,这一角色的扮演者,一定是在被生物学家忽视的97%的DNA编码之中。

我们在系列七提到,这97%的DNA具有语言的特征,它是一种语言。参考计算机软体的分类,我们可以将这一部分的编码叫作“指令编码”。有了它们,才可能完成生物生殖和成长的全部过程。此外,对于人类,还有丰富的非物质性的遗传信息,人们才可能具有聪明、才智和感情,这种信息一定也包含在DNA编码信息之中。

对97%的DNA编码都看不到或者视而不见,其结果一定是盲人摸象,现在的进化论者就是这样的一群盲人。

注释:
1、《遗传学原理》D. Peter Snustad, Michael J. Simmons,Principles of Genetics ,Fifth Edition, P757;
2、Clinton Richard Dawkins,“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演化的证据》;
3、Clinton Richard Dawkins, River Out of Eden《伊甸园之河》;
4、Book, Science, Evolution, and Creationism,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age 24, 2008。

责任编辑:乔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