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女名医之一——义妁

文/张清雅
三国时期有一位“丑妻”,颇为聪慧,即曹魏大臣许允的妻子阮氏。唐 周昉《仕女图》。(公有领域)
义妁遗传了父亲的天赋,从小就对医术、中草药有浓厚的兴趣。图为唐 周昉《仕女图》。(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735
【字号】    
   标签: tags: , , ,

她是中国史书记载中最早的女医生,她上疗君亲,下疗百姓,对病患一视同仁,以仁而行,以德而立……

立志从医 为民解疾

西汉时期有一位女神医叫义妁,她是中国古代四大女名医之首。其余三位女名医分别是鲍姑、张小娘子以及《女医明妃传》中的谈允贤。

义妁的家乡在河东,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王范乡姚张村人。姚张村的涑水河边盛产艾草,这里的艾草被称为涑北艾,具有味道浓烈、叶片肥厚、艾绒纤维长等特点。

义妁的父亲是太医,但她出生不久,家中遭逢变故,父母双亡,义妁被父亲的好友、民间大夫许善友抱走领养。

义妁遗传了父亲的天赋,从小就对医术、中草药有浓厚的兴趣。看到有乡亲被疾病缠绕的那种痛苦,她就立志成为一名有德行的医生,要为世人解除病痛。

示意图。图为辽佚名作《神农氏采药图》。(公有领域)

义妁十几岁就开始背着药篓上山采药,翻山越岭,荆棘丛生、悬崖峭壁也阻挡不了她为民解疾的意志。她将采回来的药材分类,有的用刀切片后晒制,有的焙干, 有的捣成粉末,房前屋后都摆满了药材。左邻右舍哪个有点外伤什么的,她就随手取来草药为他们敷治外伤,邻里都能很快康复。她的医名便在当地传开了。

不仅如此,她还四处收集医籍、学习医术,家乡的名医她都登门拜访,遇到有郎中给乡亲诊病,她都会过去认真观察郎中是怎样给病人面色、舌苔、切脉、询问病人的病状及诊断下药等。她都默默记在心里,回家后用笔记下来,然后与自己的观察、诊断做比较,渐渐有了一套自己的诊病技巧。她还明天时、懂气运、通四诊。

巧治腹胀 妙手回春

有一天,外村抬来一个久治不愈的腹胀病人。此人面色苍白,肚子胀得如七八个月的孕妇,肚脐眼鼓得像金鱼眼睛,四肢瘦如干柴。义妁仔细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腹部,耐心地询问病史,认真切脉。沉思半晌后,从包里取出几根银针,在病人的下腹部和大腿上迅速地扎了几针,然后拿出一包自制的药粉撒在病人的肚脐上,同时给病人熬服汤药。这样连续治疗几天后,病人的腹胀慢慢消退了,不久就痊愈了。

看似简单的几根银针扎了几下,加上汤药和外敷,病人就痊愈了。这是义妁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潜心研读《素问》、《灵枢》、《五经》等古籍所学得的。通晓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明辨经络穴位,取穴之准,配穴之精,针刺穴位分寸无差。然而,针之手法不可以言传,而针又可以补汤液所不及,配穴得当可起死回生。

《明堂针灸图》(公有领域)

不恃己长 不谋私利

从此以后,义妁的高超医术传遍河东,又传入京城,慕名而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不管什么身份的病患,她都一样认真对待。

汉武帝知道了义妁的医术高明,将她诏入宫中,封为女侍医,为皇太后治病。没多久皇太后的面色渐渐红润,走路越来越轻快。义妁由此得到了皇太后的信赖。

有一天,皇太后问义妁:“有子兄弟为官者乎?”

义妁说:“有弟无行,不可。”意思是说她有一个弟弟,但没有德行不能做官。

义妁不因医术高明,得到皇太后的赏识,就想办法谋取私利,为家人求取功名。

她深知,为官者,仁民爱物,视民如伤。只有上顺天意,下应民心,才是真正的为百姓造福,才能使民风正,万事兴,天下太平,民族兴旺。

义妁的高明医术为乡亲们解除了许多病痛,人们都把视她为健康之神。人们专门为她修建了彩绘站立像,慈眉善目,栩栩如生,手持草药的义妁屹立在姚张村,守候那一方民众的幸福安康。@*#

参考资料

《史记》卷百二十二‧酷吏列传第六十二
《神灸经纶‧引言》
《备急千金要方‧论大医习业第一》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死生有命,富贵由天。人一生的福、禄、寿乃至各种疾病的发作都是有定数的。时间到了,脸上的气血之色、脉络的运行状况都会呈现出异常的变化。纵观古今,惟有精通医道或修佛修道之人才能读懂身体密码,参透个中玄机。中国历朝历代都不乏这样的高人,本篇将一展明朝几位市井大夫仅以望、切就能知人生死的奇妙医术。
  •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books and herbs on the table.English Translat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used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has the function of rehabilitation.
    历代良医不仅能治人久病不愈的顽疾,而且也多有在须臾间起死回生的医术。掌握这种医疗神术的医生,首先都必须有救人济世的慈悲心和高尚的医德。看清代名医熊庆笏和刘道景起死回生的医德、神术。
  • 针灸一些救命穴位,可以救治情况危急的病人。
    中国古代医道相通,出神入化的医术比比皆是,没亲见、亲历过的人或许很难相信。但许多医生一针即瘥、一匕立起、一剂回生的案例却被详实地记录在史籍中。无数个神奇的瞬间在过往千年中都真实地发生过。本来中医就是“道家医学”,有道之士自然能悟懂、参透人体之玄奥。
  • 中国古代有许多令人称道的民间大夫,他们不仅医术高,也是重德行善之人。对于他们施行仁术的功德,《太微仙君功过格》是这样评定的:以符法针药救重疾,一人为十功;小疾,一人为五功;施药一服,为一功。
  • 望、闻、问、切的治病方法在中国古代被承传了千年。仅切脉一术,就令人叹为观止。无需用大型设备来拍片照相,亦无需将器械插入体内进行窥探。医生仅用指尖搭在病人的手腕上,就能准确地查出病灶,并洞悉发病原因。西方的仪器构造精良,却看不到遍及人体的脉络运行。中医通过切脉,就能立刻对症下药,甚至药到病除。
  • 在中国古代,没有高尚的德行,即使再聪明的人,也不会被名医授以超凡的医术。悬壶济世、成为医者之前,此人必得心怀仁善、且有着治病救人的志愿。正因为心胸宽广、豁达,只为福荫于百姓苍生,才放得下自己的名利得失,才会一心利他却不求回报。
  • “人死不能复生”,这是现代西医在病人停止心跳后、感到束手无策时,常用来安慰其家属的一句话。无论家属再怎么请求,能力有限、相信眼见为实的西医大夫都很难再去试着挽救病人的性命了。
  • 人体玄奥无穷,非源于现代科技的医疗设备、电子仪器所能探知。比如遍及全身、细密繁杂的穴位与脉络,用再高倍的显微镜也难以洞见、识别。然而相比之下,源于道家修炼文化的古代中医却能窥探其奥妙所在。
  • 中药掺朱砂造成铅中毒事件引起民众担忧,但卫福部中医药司表明此为个案。应如何安心使用中药?(Shutterstock)
    在中国古代,令人大开眼界的神奇医术似乎无所不在。无论是深居在乡野村头,还是在市井街巷中一走一过,总能遇到家有仙方、能秘制良药的民间大夫。他们的医术或经由高人传授,或经由祖辈代代继承,其药到病除的妙术不仅惠泽了一方百姓,在机缘巧合下也曾为深宫中的皇族排忧解难。
  • 现代人对中医或存在着这样一种误解,认为中医治病疗效慢,不如西医那么立竿见影。其实,药到病除的真实例子在中国古代的医籍中可谓比比皆是。还有许多疑难杂症、用药物已无法治愈的疾病,用针术就能应手而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