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海废塑胶恐致病 学者吁重视

人气: 84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0年07月16日讯】(大纪元记者徐翠玲台湾台北报导)研究显示,海洋塑胶碎片中存有大肠杆菌以及具抗生素抗药性细菌,可能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以及途径,也有研究探讨塑胶微粒是否影响海洋雪花聚集,间接影响海洋碳封存功能。台大国家发展研究所教授周桂田16日说,海洋塑废产生分子进入生物圈,可能产生很大影响,台湾滥用、过度使用塑胶袋、塑胶用品,在政策与人民生活上应做大转变。

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研究所暨海洋中心终身特聘教授龚国庆表示,根据海研二号去年9月在东部海域现场调查,发现每1千公吨的黑潮海水含有约50片1~5毫米大小的塑胶微粒,尤其当黑潮流经台东后,塑胶微粒的数量会增加5倍。

龚国庆说,海洋除了提供食物来源,25%大气二氧化碳温室气体被海洋吸收,透过生物食物链基础浮游植物带到深海。但如果有塑胶微粒共舞,可能破坏或增强海洋吸收二氧化碳机制。

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研究所暨海洋中心助理教授许瑞峯表示,浮游植物会分泌黏质物质,也就是海洋胶水,把浮游生物与海洋生物的粪便颗粒或其他污染物聚集成大颗粒,形成海洋雪景、海洋雪花,从海洋表面往下降,提供不同水深生物的食物来源,一部分会沉到海底,就是二氧化碳的封存。研究显示,高浓度塑胶会让海洋胶水成分变更黏,海洋雪花等有机聚合体会变更大、更黏,塑胶微粒可能改变海洋雪花的作用,使得海洋调节气候与生态的功能受到影响与冲击。

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副馆长陈德豪指出,在垦丁8个地区沙滩采样微塑胶分析,平均每公斤有200个小于5毫米的微塑胶,97%以上是肉眼看不到的微纤维;采样垦丁沿岸鱼类117只,发现95%的鱼消化道有微塑胶,96%是微纤维,平均每只鱼有5.62个。海生馆收容的39只海龟,百分之百拉出塑胶垃圾,包括塑胶袋、塑胶绳、碎片。

他表示,英国研究指出,沙滩微塑胶颗粒会有大肠杆菌、弧菌致病菌寄生,沙滩微塑胶量越多,民众去沙滩游玩的风险可能越高。湖水、海水的致病风险通常都以大肠杆菌为指标,沙滩微塑胶有致病菌存在,可能是新的风险。

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助理教授何撄宁指出,一年有800万吨塑胶进入海洋,亚洲地区占86%。塑胶微粒带有很多东西,包含抗病菌、病原体,形成塑胶生物圈,成为一个浓缩球。据日本东京农工大学2001年研究指出,含有塑胶微粒的物质吸收有机污染物的浓度是一般海水的10~100万倍。

责任编辑:吕美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