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第三期膀胱癌 彰基使用免疫疗法治疗见效

彰基医师陈柏华表示,经过三个月免疫疗法,林先生膀胱肿瘤消失了。(彰化基督教医院提供)
人气: 176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0年07月08日讯】(大纪元记者谢五男台湾彰化报导)68岁的林先生2018年10月因罹患“肌肉侵犯型膀胱癌”,接受过化疗及电疗进行保存膀胱治疗,但膀胱癌仍多次复发,经彰化基督教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陈柏华评估后为第三期膀胱癌,安排“免疫疗法”治疗三个月后,肿瘤缩小、肾水肿明显改善。

据指出,林先生在2015年4月因下泌尿道症状合并血尿就医,经影像检查发现膀胱与摄护腺有7×6公分肿瘤,于病理切片确诊为“尿路上皮癌”第四期,由于病人拒绝膀胱切除手术原因,并未进行手术治疗,而是以化疗及放射线治疗进行保存膀胱的治疗,2018年10月追踪膀胱镜检查与影像有膀胱肿瘤复发。

甚至同年12月,经磁振造影检查发现膀胱右侧靠近输尿管开口处,长出约4.3公分的肿瘤,不仅膀胱肿瘤阻塞右边输尿管开口,还合并发生右边肾水肿。

陈柏华表示,“尿路上皮癌”(通称膀胱癌)较常发生在膀胱并以“非肌肉侵入性膀胱癌”最常见(约75%),“肌肉侵入性膀胱癌”占25%。“尿路上皮癌”局部晚期或转移的患者虽然比率较低,但是这群病人逃不过化学治疗的命运。

化疗上以白金类(cisplatin based chemotherapy)为主要第一线用药,但是有较高的肾与周边神经毒性,所以肾功能不好的病人会改用治疗效果有限而且仍是有毒性的卡铂(carboplatin)治疗。

66%比例的人可能会第一线用药效果不佳(卡铂平均存活率为9个月与客观缓解比率为34%),改采第二线用药后,也可能需视治疗效果,合并两种以上的化疗,而这些第二线化疗用药,健保都没有给付。

陈柏华指出,所幸2020年国际尿路上皮癌治疗指引(NCCN guideline, EAU guideline),对没办法接受白金类治疗的病人,强烈建议采免疫疗法;目前免疫疗法药物,特别是阻断“检查点”的药物(PD-1 与 PD-L1抗体),共同点是抑制肿瘤细胞与T细胞的免疫“检查点”作用并逃避人体免疫攻击的现象。

癌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利用人体的免疫细胞来攻击癌细胞,所以副作用会比化疗的来得低。前尿路上皮癌与肾细胞癌在可分析案例中属于完全/部分反应(PR及CR)比率占5成以上(第一线尿路上皮癌:50%,第二线尿路上皮癌:57%,晚期肾细胞癌:58%);大型研究的中位存活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为13个月,大于5成的病人存活率都大于12个月。而通报严重不良反应的约有3%,意即100个病人中仅有1~3人会因严重反应无法使用免疫疗法。

他说,使用癌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病患,需要每12周需评估一次使用情形(如胸部X光、电脑断层或其他可作为评估的影像),有疗效反应者(PR及CR)得继续使用12周;出现疾病恶化(PD)或出现中、重度或危及生命之药物不良反应时,则应停止使用,给付最长以2年为限。初次用药后评估疾病呈稳定状态者(SD),可持续再续用12周并再次评估。如果再次评估乃是疾病呈稳定状态者(SD),应停止使用。

责任编辑:昌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