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度不丈夫”还是“无毒不丈夫”?

文/周晓辉
孟子曾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古人眼中的大丈夫显然指的是那些勇敢刚毅、光明磊落之人。示意图。 (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6505
【字号】    
   标签: tags: , ,

民间俗语“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在现代社会可谓家喻户晓,当某人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很可能就是要准备去做坏事了。不过,按照这句话的意思,即“没有度量的人不能称为君子,不狠毒的人成不了大丈夫”,是不是感到有些别扭和不伦不类?因为前半句教导人们要有度量,是教人向善的;后半句却是教人向恶的,说什么成为大丈夫的人要狠毒。

孟子曾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古人眼中的大丈夫显然指的是那些勇敢刚毅、光明磊落之人,又怎么会认为“不狠毒的人成不了大丈夫”呢?

这其中显然存在着误读。有观点认为,这句俗语是由两句不同的俗语拼凑而成的,它们分别是“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和“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从现有资料看,“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一句在历史上出现得更早,在元朝时就已出现,其在元明清三朝的笔记、话本、传奇、杂剧、小说中并不少见。如元朝戏曲大家关汉卿《望江亭》杂剧第二折中有:“便好道‘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马致远《汉宫秋》杂剧第一折中有:“教他苦受一世,正是‘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中有:“王枢密上云:‘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清代李玉《清忠谱》第六折中有:“〔付〕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结合上下文,如《望江亭》中提到这句的是仗势欺人的权贵杨衙内,“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的大意是对仇人不痛恨的人不是君子,对敌人不狠毒的人成不了大丈夫。这无疑是对“君子”和“大丈夫”的曲解。

“君子”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尚书》、《诗经》等先秦文献中,但深入探讨“君子”之义的还是在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里。在孔子之前,“君子”除了地位尊贵外,就已经有了“有高尚道德之人”的内涵,孔子则对此加以了详尽阐述,指出什么是君子,每个人要做君子,而不要做小人;君子的品格到底包括哪些等等。在孔子看来,君子一定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境界,“仁爱”是君子首要具备的。

在孔子看来,君子一定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境界,“仁爱”是君子首要具备的。 (fotolia)

君子还必须襟怀坦荡,“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种胸怀的核心就是“忠恕”。所谓“忠恕”,即“尽己”并“推己及人”,换言之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亦言:“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和而不同”“君子之道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坦荡荡的君子,自然内心没有什么恐惧的。

这样的君子又如何能与人结仇呢?又如何会抛弃仁爱、宽恕之心,对他人加以伤害呢?由此推及另一句俗语、文革小说中首现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也是明显的曲解了。

如果说孔子的理想人格是圣人、君子,那么孟子的理想人格就是“大丈夫”,即不因富贵而乱了方寸,不因贫贱而改变志向,不可在威武之前屈服变节。孟子认为培养大丈夫人格应善养“浩然之气”,而“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必须用正义去培养;浩然之气,必须配以仁义和道德;浩然之气是由正义累积而成,不能靠突击而偶然产生”。

是以“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的说法是不对的,是对正统儒家思想的背离。可能的原因是元朝建立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儒家思想,但并“不重儒术”,导致儒家思想走入低谷,进而导致市井文化膨胀,出现了如“人善有人欺,马善有人骑”“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无奸不成商,无谎不成媒”等与儒家思想背道而驰的大量俗语,并通过通俗的元曲广为传播。这大概也是为了祸乱人类道德。

明朝建立后,恢复正统儒家思想的地位,并大力推广。如此一来,与儒家思想相背离的“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的说辞就有了问题,因而有人将其改成了“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大意是度量小就不是君子,没有宽厚之心,没有度量的人就不算一个大丈夫。“度”有度量、气度之意。换言之,心胸狭窄、缺乏度量的人,就不配作君子和大丈夫。

但还有一个问题,“无度不丈夫”这句平仄不对仗,“度”为仄声字,犯了孤平,念着别扭,很容易读为平声字“毒”,这或许是在民间以讹传讹的原因,而其究竟出现在何时,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了。

简言之,无论如何,“无毒不丈夫”的说法都是不对的,世人理应向往的是“无度不丈夫”。@*#

参考资料:

《论语》
《孟子》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代《耳谈》作者王同轨的街坊林广儿的杀妻事件,钻法律漏洞逃过刑罚,在当地引起不平的鸣冤声震天价响,而最后的结局,更让人心震动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 在无神论者看来,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实在传统文化里,披露了很多人死后的去向,有的人甚至还去了天堂担任神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新城(现杭州市富阳区一带)秀才姚中。
  • 明朝时期,浙江嘉兴府李定在人们眼中是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却不顺利,十几年屡考不中,就在他已经慢慢放下了对功名的执著时,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转!他是怎么积的阴德呢?
  • 孔子因材施教,引导子贡向前走——“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乐”,乐什么?乐道。孔门弟子中有个典范——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既然颜回做到了,说明“贫而乐”的目标不是高不可攀、虚无缥缈的,这是勉励子贡。
  • 震区有个小山村,爱好秦腔的村民每晚都聚集在一孔大崖窑内排戏,场面分外热闹,有个三四岁的小男孩,非缠着爷爷领他去看戏,爷爷背着孙子刚挤入窑内,还没看清演的是啥戏,孙子却又说害怕,闹着要回家。爷爷拗不过孙子,带着孙子转身刚出了窑洞,地面就突然抖动,崖窑瞬间垮塌,演戏看戏的几十人无一生还。
  • 怎么才叫做“好学”呢?本章讲了三条。 首先,“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食求饱、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况下,食不饱、居不安,你将如何?对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来说,因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顾不得吃饱、顾不得安居了。如果一个人将吃饱、安居当作头等大事,还能有鸿鹄之志吗?
  • 在《列子‧汤问》中有一则奇技的记载,说在西域之国有一个巧工匠偃师造出了一个“俳优”送给周穆王。这个“假人俳优”能动能言,能歌能舞,在周穆王眼中怎么看就是个“真人”!后来它的一个动作引得周穆王勃然大怒,非要处置它不可。这个“假人俳优”有什么奇特之处?
  • 张居正解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天下之事,必须谨之于初,而后可善其后。如与人以言语相约,本是要践行其言,但其所言者,若不合于义理之宜,将来行不将去,则必至爽约失信矣!故起初与人相约之时,就要思量,必其所言者皆合乎天理之宜,而与义相近,则今日所言的,他日皆可见之于行,而自不至于失信矣。所以说言可复也。
  • 在一年中只有两个日子得天地之和气,一是春分,一是秋分,而从春分开始,阳气蒸蒸日暖,正是化育万物、给予新生的最好时机。所以春分养生有很大的作用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