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乐做“老派”人物

作者:方静
“老派”生活的通关密语应该是:少一点、慢一点;更简单、恬淡的过日子。(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370
【字号】    
   标签: tags: , ,

与即将升国二的侄子聊天,问他:暑假都在做什么?小伙子回答:上午玩一下手机、电脑;下午去补习班。他表示,这样的日子还不错!

接着,孩子反问:姑姑小时候如何过暑假呢?这个问题把我带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写完功课后,就是“玩”了!放风筝、跳格子、去图书馆,还有骑单车到处晃,在风里、雨里穿梭、流连,真是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

没想到,少年竟然觉得这是“老派”人物的方式;当今,新世代在高科技领域中能够虚拟实境、瞬间穿越时空,那才叫新奇、有趣!闻言,“夏虫不足以语冰”一词,立刻浮上脑海;或许,面对“老派”人物,孩子也作如是想吧?!

不讳言,现代科技确实创造出丰富的物质、带来许多便利,大大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然而,科技是一把双面刃,它所衍生的弊端也让人怵目惊心、惴惴不安,那就是耽溺于便利,使人失去很多选择的机会和能力,因此,人也成为现代科技的一部分,被制约或操控而浑然不知、甚至还沾沾自喜。

所以,庆幸自己曾经历过“老派”生活,在这科技一日千里、突飞猛进,又处处寻新猎奇、争先恐后的时代,还能乐于做“老派”人物。而老派生活,想找回的正是那种“踏实”的生活感,以及人与人、与环境之间“和谐”的依存关系。

因此,物品破损了,不急着买新的,手工修补后,可以再用;没有绚烂、刺激的感官之娱,书中自有一个奇特、美妙的心灵之旅;不赶时间,且安步当车徐行于小径上迎晨曦、送落日,别有一番闲情逸致;偶尔朋友们聚会,说喜怒哀乐、诉悲欢离合,彼此陪伴与支持,多么的温柔、温馨!

如此看来,“老派”生活的通关密语应该是:少一点、慢一点;更简单、恬淡的过日子。孩子不识“老派”人物之乐;自己却唯恐陷入现代科技太深,以致无法企及呢!@

责任编辑:方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徐志摩擅长于生活中捕捉形象、发掘诗趣,从而构成较高的美学境界...
  • 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啊?”他很自豪地说:“我是孔先生的弟子!”客人就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学生很高兴的说:“可以啊!”他心想:你大概要出什么奇怪的问题吧?客人问:“一年到底有几季啊?”学生心想,这种问题还要问吗?于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客人摇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哎,你搞错了,四季!”“三季!”
  • 在古代世界文明史上,玛雅文明似乎是从天而降,经历了辉煌繁盛,又神秘消失。玛雅人掌握着精深的天文学知识、完善的历法系统、繁复的数学运算以及高度抽象的思维方式。其历法的精确与完善最令人惊叹!
  • 我深切的认同这样的话:人与人最大的差距,不是地位、贫富、学历或者美丑,而是价值观的差距。
  • 桑树是很常见的一种植物,桑树的果实——桑葚则是酸酸甜甜的滋味,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拿来做果酱,而“沧海桑田”是与桑树有关的著名成语。
  • 细腻刻画战时点滴,不过真正让这部初试啼声之作一鸣惊人的,还是纳粹空军轰炸伦敦时期,杂志社小助理艾玛琳的声音。烽火中的悲喜之作,轻快活泼、心碎沉痛兼具的好书。
  • 端午节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为历代绘画界提供了很多创作灵感与素材。转眼就是端午节了,让我们在享用应景美食之余,也一道来品赏这些独特的、具传统民俗意味的画作!
  • 清人绘《雍正十二美人图》之消夏赏蝶,人物以那拉氏为原型。(公有领域)
    她死后,雍正伤心至极。从皇子到贝勒爷、和亲王,再到皇帝,多少凶险和风雨,都是她陪雍正走过来的。
  • 咱们中华的传统文化,从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说起,到三皇五帝创建文明,再到后来,有道家、佛家修炼文化的弘扬,几千年来,可以说我们在天地神明的护佑下,演绎出了辉煌璀璨的文明。因而,传统文化也叫作神传文化。秉性善良的古人,敬天地、拜神佛,保持着高尚纯朴的道德修养;而历史上信佛寻道的修炼人,也同样是层出不穷,他们共同奠定了中华博大精深的修炼文化。
  • 纷繁乱象中,神的安排从未偏离,神掌管着一切,巨细无遗地查看着人的一思一念。瘟疫是对每个人是否公义的检验,在自救无效的当下,离神太远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归正对神的敬畏?我们是不是要真心忏悔:我们享乐纵欲的生活,是否早已背离神为我们做的安排?“政治正确”与道德相对主义是否让我们丧失了原则与道义?我们的文化艺术是否越来越不辨善恶美丑,越来越堕落变异?我们的商业贸易里有多少伤天害理、不可告人的秘密?在与伦理道德不符的科学领域里,我们是否扮演过反神的角色?我们是否迷信神灵,却从不遵守戒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