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宋词系列二之十一: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品读宋词】登高怀古 吟咏宰相襟怀

作者:兰音
图为元 李士行绘 《乡江秋晚图》局部。(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676
【字号】    
   标签: tags: , , ,

登高远眺,吟诗作赋,是文人士子的风习。小到一个思妇“梳洗罢,独倚望江楼”,低诉情意绵邈的离愁别绪;大到一个才子登览幽州台,高唱“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盛世幽思。山河胜迹如歌如画,才人的情感和怀抱寄寓其中,达到了情与景的交融和统一。

还有北宋时期,一代名臣登上金陵城楼,望见清江翠峰,酒旗画船,一片壮丽繁华之景。然而故国往事历历在目,他抚今怀古,顿生家国之忧和兴亡之叹。

一首雄浑阔大的怀古词,遂成千古名篇。这就是出自王安石笔下的《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从冯延巳的“谁道闲情抛掷久”,再到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宋词作品中不乏宰相词。然而王安石的作品,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写出了士大夫的襟怀和远见。

王安石的《桂枝香》结尾三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化用杜牧《泊秦淮》句意。图为明 仇英绘《浔阳送别图》局部。(公有领域)

词境赏析

金陵即南京,号称六朝古都,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文人到此,遥忆百年烟云,目睹山川形胜,当真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激发无限情感和遐思,由此写下借古喻今的作品。王安石的《桂枝香》,也是在这样的情境下创作出来的。

这首词层次分明,上阕摹景,下阕抒情。词人通过描绘金陵壮美景色,转而思考六朝兴亡的教训,表达江山依旧而人事变迁的感叹,流露出对北宋朝政的担忧和关切之心。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上阕开门见山,“登临送目”领起全篇,创设辽阔的视角,描述了词人登高望远的情境,足见立意之高。“故国晚秋”点明地点和季节,而且每个词都有虚实两重含义。

故国,代指金陵古城,亦指前朝国都以及背后蕴含的厚重历史;晚秋,即深秋天气,它和下文的“天气初肃”共同营造了萧瑟肃杀的氛围,而且“晚”字也代表国运衰微之势,暗示北宋王朝隐藏的危机。

接着,词人通过登高的视野,描写金陵的总体地势:“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江水澄澈,仿佛一条白色的绸带;峰峦苍翠,仿佛箭簇耸立于前。前半句化用谢脁“澄江静如练”诗句,意境更为深远雄阔。开阔高远的山水,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宏大的锦绣江山图。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是山水大背景中具体的景物描写。词人的视野如镜头般慢慢推进,望见片片帆船点缀着残阳斜照的江面,斜插的酒旗被西风吹动。同时,词人在景物中融入人事描写,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为下文的怀古咏叹做铺垫。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前八字堪称点睛之笔。画船仿佛在淡云中穿行,白鹭仿佛在银河中起舞,勾勒出天水一色、如梦似幻的图景。难怪词人要感叹,即使丹青妙笔也无法描绘这番自然风光。

“念往昔,繁华竞逐”,下阕以“念往昔”起首,从眼前美景自然过渡到心中感触。词人想到的是,金陵得天独厚的地利,吸引许多帝王在此创建霸业,然而各朝君臣,只是争过奢华的生活。

词人立于城墙上,不禁想到隋灭陈国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前两句浓缩了杜牧的名句“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语意更为简练含蓄。他是说,可叹朱雀门外兵临城下,结绮楼上寻欢作乐,然而一朝朝君主不能引以为戒,挥霍无度、不思进取,因而相继败亡,留下“悲恨相续”的遗恨。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人游览古迹,对千古兴亡之事发出深沉的喟叹。这两句是词人批评历代文人,只知一味伤感,却不懂得吸取历史的教训,以至于历史的悲剧不断重演。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六朝旧事随者流水消逝,只剩下几缕寒烟笼罩衰草,供后人凭吊,寄托惆怅心情。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结尾三句继续用典,化用杜牧《泊秦淮》句意,作者的思绪也从古代回到现实。现在的金陵歌女,还在唱着亡国之音,正是当朝权贵沉迷声色的侧面表现。词人以宰相之尊位,忧心国事,在词末表达了对北宋国运的隐忧和警示,发人深省。

王安石在《桂枝香》中说:“念往昔,繁华竞逐。”痛心各朝君臣在金陵不思进取,只知争过奢华的生活。图为清 徐扬绘 《姑苏繁华图》局部。(公有领域)

词人背后的故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是北宋的名臣和文学家。关于王安石的故事,人们最熟知的莫过于他推行的熙宁变法和名列“唐宋八大家”的文学成就。他自幼聪颖,读书过目不忘,文章高深奇丽,早早显露出革新志向。

作为名臣,王安石是北宋朝廷的风云人物。16岁时,他凭借文才受到同为“唐宋八大家”的曾巩和欧阳修的赏识;21岁他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榜第四名,从地方官做起,初显政治才干。

这位少年得志的朝廷新秀,几年内得到宰相文彦博、名臣欧阳修和周敦颐的赏识和举荐。而且王安石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在为官16年后,他写下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指出系列社会积弊,恳切提出变法主张。

在文中,他还以晋武帝、唐玄宗等皇帝贪图“逸豫”,不思变革而导致覆灭悲剧。正如他在《桂枝香》中所讽喻的,当权者“漫嗟荣辱”,却不知从旧朝覆灭的历史中吸取教训,甚至沉湎于“后庭遗曲”,最终导致“悲恨相续”的结局。

但是宋仁宗并没有采纳变法建议,王安石也过了几年累征不起的闲散生活。直到宋神宗即位后,为了应对国家政治、经济危机,以及来自辽国、西夏的边患,召见王安石,询问变法之道。神宗授予王安石宰相之职,希望他能尽心辅佐,完成富国强兵的重任。

王安石等到真正赏识他的君主,再次上书《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力陈宋初太平盛世背后隐藏的社会危机,提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他也作一首《浪淘沙令》,感叹这番君臣遇合。“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他自比伊尹、姜子牙,立志完成名垂千秋的大事业。

当然变法并不成功,王安石也遇到从君王到臣民的各方阻力,他更因变法一事两次罢相,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他的《桂枝香》,有人说是做于上书仁宗之后、任江宁知府期间,也有人说是作于罢相后、第二次出任江宁知府之时。无论哪个时间点,都是王安石的变法遭遇重大挫折之时。

江宁,也是南京的古称。试想他怀着郁闷孤独的心情来到金陵,望见北宋的大好河山走向夕阳晚秋的尾声,联想到金陵发生的一幕幕改朝换代的往事,如何能不对当前的国家大势产生深重的忧思?先天下之忧而忧,正是他身为士大夫的使命和职责所在。

作为文学家,王安石在散文上的造诣最为后人称道。文以载道,他更是把文学创作和政治理想结合起来,强调文道合一,文章应具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现实的功用。在诗歌领域,王安石也很注重诗歌的反映现实和书写志向的功能,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有表达革新志向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歌颂梅花品格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以及思念故乡亲人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词在北宋,更多的是文人眼中的“诗余”,倚声而作,恋情闺怨是主流题材。宰相王安石对宋词同样有变革的“野心”,他认为宋词的创作本末倒置,因为从来诗歌都是先有文词,后有音乐,正是“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他也不满五代以来柔媚纤弱的词风,读晏殊词后,感慨“身为宰相,怎么可以写这样的小词?”(《东轩笔录》)因而他的词作,如同诗文,力求改变旧习,境界清新旷远、笔力刚健雄劲,《桂枝香》正是其中佳作。

点阅【品读宋词】连载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和美的姻缘令人羡慕,但毕竟世事难料。如果两人不幸分开了,那深切的思念与无尽的追忆,定格在文字中,更有着悱恻动人的力量。南宋初年,就有这么一对年轻的夫妻,原本才华相当、两心相许,但不过两三年,丈夫迫于母亲的压力,不得不与妻子离婚,多年来两人音讯全无。某一天,丈夫在一座“沈园”游赏,偶然遇到了前妻和她现在的丈夫。
  • 游子思乡,怎一个“乡愁”了得。床前的明月光,城中的玉笛声,邻船的同乡人,都能触动他们的情感。他们还会想像,故乡的梅花或许如期绽放,重阳的登高之行恐怕又少了自己一人,这就是游子特有的乡情。
  • 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伤春悲秋、离愁别绪是一大主题。一个“愁”字,古人用了太多、太美妙的词句去形容它:愁有长度,李白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有重量,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有空间,柳宗元诗曰:“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愁也有时间,冯延巳词曰:“河畔青芜堤上柳。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 春色满园,芳草翠柳,美丽的景色为何让人心生愁绪?是感慨光阴的飞逝,还是叹息理想的落空,是思念魂牵梦萦的伊人,或是为无法摆脱的莫名心情而伤怀?
  • 淳熙六年(1179年),南宋词人辛弃疾已经四十岁了,这是他离开家乡、南渡入宋的第十七年。这一年的春天,似乎比往年多了几场风雨,也似乎变得更加短暂。
  • 官居尚书,文名远播,享不尽荣华富贵,对于晚年的北宋名臣宋祁来说,这一生或许已经完满。这一年春意正盛,暖风薰然,宋祁和几位好友踏春游湖,只觉风光无限好,内心说不出的欢娱畅快。
  • 仗剑天涯,快意恩仇;策马江湖,义字当先,是侠客的形象,也是侠的生活。他们出入于青山碧水与舞榭歌台,与庙堂大夫与贩夫走卒交游;侠游走在世俗礼法的边缘,却言必信、行必果、诺必成,令人景仰和向往。
  • 唐朝的高适有诗曰:“少年词赋皆可听,秀眉白面风清冷。身上未曾染名利,口中犹未知膻腥。”两宋词坛中的朱敦儒,早年就当得起诗中清秀风华、不染纤尘的描述。
  • 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八月,崖门海战刚刚过去半年。宋末帝与八百宗室、十万军民跳海殉国,三百年宋朝用一个悲壮惨烈的方式走向终点,在宋朝子民心中留下挥之不去的创痛。
  • 他有着杜牧一样的才华,也有杜牧一样的深情,只是他来到的名城扬州,已不是三百年前杜牧眼中的二月豆蔻、十里春风、廿四桥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