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纪元专栏】加国产黄油为什么又硬又难吃?

作者:约翰·罗布森(John Robson)/翻译:李平

加拿大乳制品不是直接卖给消费者,而是卖给政府。图为加拿大安省一家奶牛农场。(Sean Kilpatrick/加通社)
人气: 160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1年03月11日讯】上个世纪80、90年代,联合利华黄油替代品达到以假乱真程度,一眼看上去,没人否认替代品不是黄油。如今,加拿大产黄油室温下都不化,让人没法相信这种东西居然是黄油。

这一切,都要怪加拿大政府,但媒体一股脑怪奶农给奶牛喂棕榈油。给牛喂棕榈油?一般人都不会同意。首先是棕榈油不是百分百天然;其次是没人会直接吃棕榈油,虽说许多加工食品中含棕榈油,但一般家庭厨房都不会放贴棕榈油标签的东西;再其次,含棕榈油的黄油,怎么看都觉得不是黄油。

奶牛吃什么政府要管

就对黄油是好是坏的讨论一样,棕榈油和其它所谓热带植物油是好是坏,也有大量讨论。棕榈油含大量饱和脂肪,上世纪70年代招致政府大力鞑伐,人们一窝蜂地转向吃碳水化合物,但谁也无法证实,饱和脂肪对人体有害。

虽说如此,让奶牛整天舔缸里的棕榈油,不让奶牛多吃草,还是有些让人难以接受。如果有选择,消费者肯定希望奶牛们多吃草。问题是,在加拿大,谁钱给得多,谁定游戏规则。消费者会说,我们花钱,难道说了不算?

还别说,加拿大奶牛吃什么,还真不是消费者说了算,而是政府说了算。加拿大政府乳制品供应管理制度规定,奶农得给奶牛喂棕榈油,以弥补草料中的营养欠缺或达到规定的黄油质量,才能拿到每个月的政府配额。

配额?是的,加拿大乳制品不是直接卖给消费者,而是卖给政府。所有人都知道,配给供应管理制度,目的是限制产量好涨价,牺牲消费者、尤其穷人利益,让利益天平向游说团体倾斜。遗憾的是,面对这些,多数人像奶牛们一样,逆来顺受惯了, 连质疑声都不敢有。

政府强制配额只会坏事

对比一下新西兰乳制品业变革。1980年代,新西兰政府在财政重创下,徒然清醒,从根本上解除乳制品业政府层层规管,政府补助从原来占奶农收入40%一下子砍到零,不再听行业利益游说团体哀嚎说什么没了政府补助、整个国家乳制品行业会一落千丈的鬼话,经过努力和创新,很快成为全球主要黄油出口国。

加拿大也应该学习新西兰。加拿大奶农既不蠢也不懒。人们应拿出在医疗制度上的自豪感那股劲(实际上,加拿大医疗制度没那么好,昂贵不说,等候时间还长),反对将国产黄油变成蜡烛。遗憾的是,许多人拿不出这股劲,不敢质疑黄油成色和味道,只会说政府这么做,是在保护大家。 问题是,政府到底在保护什么?是黄油变好吃了?还是价格更便宜了?

有人会说,自己就喜欢室温下不化的硬黄油,棕榈油黄油最好。如果是这样,其他人也应该有正宗黄油的选择机会和自由,就像人们选择洗发水,有喜欢这种成分的,有喜欢那种成分的。商品选择种类多,厂家才有动力改进品质。

反之,像前苏联政府一样搞强制配额制,厂家就会一味追求数量,忽视品质,或只管品质不管数量,到头来什么都搞不出来。只有让消费者为自己想要的东西买单,厂家才会按消费者规格、尺寸、形状和价格进行生产。作为厂家,为消费者生产他们想要的东西,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厂家也会开心。

医疗卫生行业所有鼓吹追求更好目标的,只会坏事。就像政府买单让医生规定时间多多看病人,或一个病人看很长时间,医生都会干。只有买单的是消费者,凡事才会有改进,医生看病也一样。

最后再回到黄油话题。说真心话,加拿大黄油不是因为加了棕榈油而让人恶心,而是掺杂太多政府干预,这才是让黄油变得又硬又难吃的真正原因。

作者简介:

约翰·罗布森(John Robson)是纪录片导演,《国家邮报》专栏作家,《多切斯特评论》特约编辑,气候讨论中心执行主任。他最近的一部纪录片是《环境:一个真实的故事》。

原文Government, Not Palm Oil, Is the Problem With Canadian Butter刊载于英文大纪元。

本文所表达的是作者的观点, 并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的观点。

责任编辑:文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