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昭传奇】焦赞奇计救民

作者:仰岳
北宋《杨家将全传》插图之焦赞,1892光緖壬辰年版本。(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076
【字号】    
   标签: tags: , ,

杨延昭,《宋史》中的北宋抗辽名将,戍守边防二十余年,辽人(契丹人)十分畏惧他。辽人认为六郎星宿(将星)是他们的克星,而杨延昭的智勇善战宛如是六郎星下凡,故称之为“杨六郎”。

杨延昭和天波府杨家将保家卫国、一门忠义的改编故事,从元代起,各种版本在戏曲、小说和评书中流传甚广,深受普罗大众喜爱。此【杨延昭传奇】系列,笔者仅就乡野民间口耳流传的轶闻加以摘录综述,与读者分享杨六郎流传千年的英雄故事。

有一年,在杨延昭镇守边关的期间,发生了饥荒,灾民为了生存而抢粮食。当时朝廷权臣当道,下令处死这批罪不致死的百姓,作为守将的杨延昭如何善用智慧,以手下焦赞“莽撞”的“恶名”,化解了这一场危机呢?

焦赞,是北宋时期英雄杨延昭麾下的一员将士,传说他生得面如赤土、眼若铜铃、虎背熊腰,手持一道精钢制成的双鞭(有时也持铁枪),有万夫莫敌之勇。他与拜把兄弟孟良原本是芭蕉山的山大王,但是在一场战役中为杨延昭所击败,转而投靠于他的旗下,日后焦赞与孟良成了杨延昭的左右臂,一同抗辽,名闻河北。

焦赞武艺高强,但是为人冲动莽撞,曾一气之下杀害奸臣谢金吾一家人,差一点连累杨家受抄家之罪。然而,就如同汉武帝的《求茂才异等诏》所说的:“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所谓人各有特长,端看领导者如何驾驭……

有一年,杨延昭镇守的三关口遇上了数十年难得一见的干旱,农田一块块逐渐荒芜,饥饿的百姓们只得外出挖野菜来吃。杨延昭见旱灾严重,决定开粮仓,用战备存粮赈济灾民,但是上奏的公文到朝廷后就石沉大海,久久不回。

眼看灾情日益严重,就在杨延昭决定要私开粮仓时,却遇上了一件麻烦事,有一群百姓饿得受不了,结伙抢了官仓的粮食。地方官府得知后,一方面上奏朝廷,一方派出衙役抓人,最后一共逮捕了一百多名参与抢粮的人。朝廷得知此消息后,却异常迅速地要求将这些百姓处死。杨延昭得知消息,再次将饥荒情况上奏朝廷,请求对犯案者从轻发落,并愿意以自身替代百姓受罚。

然而,当时朝政由权臣潘美把持,他不只否决了杨延昭的请求,还派出钦差大臣前往三关口,要求指派将领带兵押解犯人进京,不得有误。杨延昭无奈下,只得派出了焦赞准备执行此任务。

焦赞当然也不愿押解百姓赴死。当天夜里,领命的焦赞正独自喝着闷酒,正好杨延昭前来探视,焦赞一见到他,就抱怨道:“大哥!为何派我押解百姓们赴死?!我们干脆带着士兵,趁着这次任务,到朝廷把潘美这群奸贼给杀了,顺道清一清君侧。”

杨延昭说道:“贤弟!稍安勿躁,我有一计,你照着执行就好。”接着就给了焦赞一个大锦囊,再低声跟焦赞说出自己的计划,听完后,焦赞连声赞叹:“好计!好计!”

焦赞接令后,隔天就带着士兵们,押解着那些犯案者,跟着钦差的随扈上路了,一路上百姓们连声哀叫,焦赞却是不断的恶言相向,要他们快速赶路。钦差的随扈见状,也不断拿着鞭子抽打这些人,那些被押送的人更是叫声连天。此时焦赞忽然举起双鞭,连声喝斥:“你们这些刁民! 要是再胡乱嚎叫,我就当场把你们全杀了,反正横竖也是死罪,这样还省得大爷我陪你们赶路!”

说罢就重重地举起钢鞭劈下,这时仿佛一道剑气直冲过去,直接将随扈的皮鞭脱手震飞,随扈当场吓得双腿发软;因焦赞不久前曾杀奸臣谢金吾一家人,恶名在外。随扈深怕不小心惹祸上身,因此也没去捡皮鞭,然而这样反而也救了这些百姓,让他们不再受到鞭打。

一行人赶了许久的路,又遇上了大雨,天色也晚了,恰巧遇上了一间酒馆客栈,焦赞建议钦差大臣暂时在这家店歇会儿,就这样,又累又饿的一行人,就在这酒馆坐下了。一进到酒馆,焦赞就招呼大家坐下,点了酒菜,众人吃喝了起来。席间他还趁空档,差遣手下带些食物给那些百姓们吃。

北宋《杨家将全传》插图,1892光緖壬辰年版本。(公有领域)

然后,焦赞趁着酒兴,拿出银两给掌柜,吩咐店家多杀些猪、羊,多准备些酒菜给大家吃。他豪爽地说道:“难得有机会到京城去见识,这一顿由我请,大家尽管吃喝,这一顿全算我的。”

焦赞还和钦差一行人一一敬酒痛饮,酒过三巡之后,见时机成熟,他借故上厕所,到百姓们待的棚子,暗地里把他们的手铐脚镣全都拆了,跟他们商量对策之后,他若无其事的回到客栈里,跟大家继续吃喝。

一会儿,棚子里的百姓们开始鼓噪,一个一个叫嚷着东西不够吃,渐渐地越吵越大声。在客栈里吃喝的众人就看到焦赞猛的一声拍桌,这一掌劲直把桌子打穿了一大块。他咬牙说道:“好啊!你们这些刁民,真是烦死我也!一路上吵得还不够,晚上了还给我闹! 看我将你们一个一个打死!反正朝廷也给你们定了死罪,在这里把你们全杀了,还省得老子押送!”

说罢他就挥舞着钢鞭,摇摇晃晃的砸坏了几个桌子,说道:“你们听着,全给我闪开!谁也别动,谁也别出来,我现在恨不得杀几个人来解我心头的郁闷,要是惹着了我,别怪我酒后失手!”

钦差一行人以为他真的醉了,连忙躲到一边,没人敢拦。就这样焦赞冲了出去,客栈里面的人就听着焦赞一声声的怒吼,“砰! 砰! 砰!”的连声巨响,伴随着百姓们的惨叫声,钦差一行人更怕了,纷纷躲到墙角,谁也不敢出去瞧一眼。

不久后,焦赞全身是血地进来了,他站在门口,用钢鞭指着钦差一行人说道:“你们赶快给我滚回京城报信,就说这群犯人半路闹事,全让我打死了!我带着弟兄继续回三关口守辽兵去了!”

大伙儿出去一看,只见到那一百多人都倒在一片血泊中。看到犯人都被杀死了,钦差一行人惊吓不己,快速上马,头也不回地往京城的方向走了。

等钦差一行走远了,血污中的百姓竟又一个个爬了起来。原来在杨延昭给的大锦囊内,装满了红色的染料,为求逼真,焦赞还混杂了许多酒馆宰杀的猪羊血在里面。这一路上,焦赞对百姓的恶言相向,到酒馆的杀猪宰羊,都是他们早就算计好的对策。

百姓们得救后,纷纷向焦赞磕头致谢,然后四散逃命去了。有些赶紧回家,有的跑到附近的村子谋生,有的索性就投入了焦赞的麾下当士兵。

而回到京城的钦差一行,向潘美报告犯人们已全遭焦赞就地正法,潘美只得无奈地接受,深怕将焦赞逼急了又惹出大乱子。就这样,杨延昭以他的智慧,利用焦赞莽撞的“恶名”,解救了这一百多名百姓。

参考史料:

《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明朝  佚名 着 秦淮墨客校阅

《杨家将外传》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6年出版 赵云雁  搜集整理@*#

点阅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孟良崮战役中,不能不提及作为主角的张灵甫将军,他是一位杰出的将领,他出身书香世家,早年就饱读诗书。其书法造诣更高,学生时期就让长安中学为他办书法展,中国近代书法名家于右任先生见了其作品赞不绝口,连连道:“奇才,奇才,后生可畏!”
  • 倒马关是内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因其地势险峻让战马经常摔倒而得名,在战国时期就有文字记载,古称为鸿上关、常山关或靑龙口关,它与紫荆关、居庸关合称为宋代内三关。这里自古以来即为兵家必争之地,到了北宋时期名将杨延昭(六郎)在这里率军御敌,因此更是出名。
  • 司徒雷登这名字在中国大陆几乎家喻户晓,他是一位出生在中国,又在中国生活了五十年的美国传教士,他曾在自传中谈到,自己身上中国人的成分比美国人的部分还多。
  • 在今日朔州一带,至今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脚蹬雁门关,手搬担子山,一箭射到大青山......”,歌词歌颂的就是北宋英雄杨延昭神箭退敌的传说故事。当时,杨延昭镇守三关,大败辽军,逼得辽军主帅派人和谈,辽国方面同意退兵至一箭之地,原以为最多不过数百米,但没料到杨延昭神力一射,弓箭远至二百余里外的大青山。
  • 蒋经国先生是中华民国第6、7任总统,也是国际知名的政治领袖,曾有民调统计,有超过半数的台湾人民认为他是最受到怀念,也是对台湾贡献最大的总统,尤其是他晚年对党外人士的宽容态度,以及顶着压力开放党禁、报禁等一系列的政策,让台湾走向民主宪政的道路。
  • 话说在辽国大将韩昌输给杨延昭三箭之地后,杨延昭只射了两箭,韩昌就反悔了,二人又打了起来。韩昌的武功招式已全然被杨延昭识破,没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只得带着人马往西南退去,杨延昭也带兵紧追在后,韩昌边打边退,连续跑了几十里路,最后到了一片荒山恶岭中。
  • 今日河北省的雄县古称“瓦桥关”,是宋代名将杨六郎镇守的“三关”之一。这里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因而有许多古战场、文物遗迹。其中占地最广的是为“宋辽古地道”。这条古地道由来已久,依史料记载,它修建于北宋时期,与万里长城一样,都担负着防卫边关、守卫中原文明的使命,被世人称为“沉睡千年的地下军事奇观”。
  • 武汉,是中国的历史名城,自古即是兵家必争之地,有无数的帝王、英雄、才子、佳人在此地留下足迹。尤其是在清末民初发生的武昌起义,是为辛亥革命的开端,革命党人兵力起初仅不过数千人,却能击败大清帝国的数万精锐大军,它的胜利让中国各地民众风起云涌的响应革命,被视为是中国由帝制走向共和的最为关键的终局之战…...
  • 香港是一个特殊之地,除了是东亚地区最重要的金融及航运中心外,在1949年前后,与台湾同样是自由世界与共产主义阵营在东亚交战的最前线。然而却很少人知道,他同样也是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启蒙之地…...
  • 南宋时期的济公和尚神通广大,他在杭州净慈寺的古井运木传说可谓家喻户晓。然而早他两百多年的北宋时期,名将杨延昭在河北的龙泉寺也发生了一起类似的神迹,却很少人知道,那就是“古井生木”的传奇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