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迷人学问多 焙茶师教你像专家一样品茶

作者: 蓝大诚/绘者: 蓝圣杰

人气 256

(小编语)许多人喝泡茶都追求香气与喉韵,但你知道茶香和口感从何而来吗?许多人玩烘豆,你知道焙茶也像烘豆般讲究,难度和费时程度并不亚于咖啡豆?不少人爱喝日本清酒,你知道清酒制作理念和职人要求,其实和茶很类似?拥有天生味觉的焙茶师蓝大诚分享茶的制作与萃取,希望读者能像专家一样品饮出款的特色与个性。

************

“老师,该怎么品茶?”每次讲课时一定有学生会提问。

“就跟平常吃饭的感受一样啊!”我回答,就以我自己爱吃的炒蛤蛎来举例吧!

Step1 料理入口前─着重视觉感受

师傅将食材大火快炒后端上桌,看着酱汁巴在蛤砺上,汤汁收得刚刚好。

Step2 料理入口前─着重嗅觉感受

蛤蛎香、蒜香、九层塔香、酱香,经大火炒后每个原物料的味道都完美融合,光闻香气就让人食指大动。

(境好出版社堤供)

Step3 料理入口后─味觉、嗅觉与触觉组合而成的风味感受

夹起蛤蛎肉,沾点酱汁一口咬下,由于壳刚打开没多久,因此熟度刚好。新鲜的蛤蛎肉质弹牙,肉汁鲜味十足与酱汁彼此结合,同时酱汁中又带有蛤蛎的鲜咸、大火炒过的蒜、姜、蒜与最后加入的九层塔点缀,每次点炒蛤蛎都会不小心多吃几口饭。

师傅将食材大火快炒后端上桌,看着酱汁巴在蛤砺上,汤汁收得刚刚好。(境好出版社堤供)

尝试更有逻辑地享受料理,同时以理性的品味先试着拆解料理,再用感性体会更细微的变化,举例来说:

1. 感受原物料,新鲜蛤蛎的多汁鲜甜,或不新鲜就可能带腥味。

2. 感受副原料,葱姜蒜、米酒、酱油点缀,藉由副原料衬托主角风味。

3. 感受厨师手艺,火候控制的精准以及酱汁、食材是否贴合。

4. 感受服务,上菜需注意菜肴温度,过热过冷都不行,且是否有适当讲解。

(境好出版社堤供)

品茶如同品味料理,但茶汤风味与料理、酒类、咖啡相较起来更为细腻,更需静心感受。专注感受来自整个口腔、鼻腔、喉头所有过程与变化,刚开始学习品茶难免有点挫折,会觉得好像无法辨别茶汤风味表现。没关系,别气馁也不要放弃品饮热情,无法辨别时就把感受记住,再经过反复品饮、练习、比较,累积品饮经验,慢慢学习成长;同时也不要害怕说出自己的风味感受,毕竟每个人生活圈与成长环境不同,接触到的食材、感受也不同。

(境好出版社堤供)

品饮与品味的经验累积就像事业工作,起初工作时经验不足,需要时间慢慢累积经验,日积月累就能得心应手。上手后便可归纳各类工作变因,厘清目的与结果,接着精修过程,汇整所有工作逻辑,若遇到好的前辈引导,就能更快上手。在此借用品饮葡萄酒时需特别感受的关键点,将这些项目整理归纳,再经过累积与正确引导,日后便可轻松品饮分析各类饮品。

Step4 茶汤入口前─以视觉判断茶汤颜色,观察茶汤是否清澈与颜色呈现

使用透薄的手工水晶杯让茶汤颜色更清楚,举起杯子靠近光源,茶汤清澈透亮。再移动至白纸上观察汤色,金黄色的茶汤中透出一点蜜黄。

(境好出版社堤供)

Step5 观察茶汤后,以嗅觉感受香气强度与复杂度

拿起高脚杯,轻轻摇晃,鼻子靠近杯缘细细嗅闻香气,冷萃茶汤细致的香气在杯身中完整呈现。先闻到清雅的栀子花香带点粉甜,牛奶枣皮的青涩香气与苹果果肉甜香紧跟在后,整体香气是轻盈细致的花果香。

(境好出版社堤供)

茶叶保存不抽真空的原因

在茶叶保存上,我是不喜欢用真空方式做处理的,这时可能很多消费者会跳出来说:“茶叶本来不就是用真空包装来保存吗!”是的,茶叶本身就害怕氧气及湿气、甚至阳光,所以真空原理是使用电镀或是铝袋隔绝阳光,并且将袋中的氧气抽掉、保持真空状态。密合封口后,茶叶不会接触到氧气,在这样的条件下,茶叶就可以长时间保存、不容易变质,但前提是温度得正确,不可以放在过度潮湿、闷热的环境中,因为这样容易导致茶叶变质。

那为何我说我不喜欢真空呢?茶叶于刚制作完成时,因为干燥脱水的工序会造成表皮干涩,干涩的叶子容易破碎,一但经由真空的压力挤压,会让茶干过度破碎。破碎的茶叶对于萃取者及泡茶者来说,很容易过度萃取或萃取不均匀,而造成浓度过高及产生苦涩感。

再来,剪开包装时,茶叶失真空、压力瞬间释放,让茶干产生细微缝隙,此时空气中的水汽容易附着在这些空隙中,这样的茶叶更容易受潮及走味、变质产生油耗味,简单举例来说:干枯的叶子受力就容易破碎,而真空的力道就有如我们抓起一把枯叶,用力地一捏再松开,这时手中的叶子破碎了、结构也被破坏了,就可以简单想像茶叶于失真空后,会是什么样的状态。肉眼很难看出来,但对于茶叶保存与风味上有巨大的影响。

必须有几个条件,才能让茶叶保存时不需抽真空,只要用陶瓮、铝箔袋确实封口即可,有3个条件:高熟成度、高发酵度、足够的干燥度,而具备这些条件的茶款,本身茶体也较厚实饱满,再经过完整干燥后,不需真空即可直接保存。但相对地,把工序做得如此完整的茶,刚烘焙完成时,风味表现一定不好,有明显的干涩感,需静置存放一段时间,风味才会慢慢苏醒转换至完整状态。就如同酒体饱满、单宁充足的葡萄酒,需陈年存放,需经过5至10年,才会变成是好的状态。

除了风味变化,对于焙茶师(精制者)来说,干燥熟成完整的茶被真空保存后,反而会破坏茶干结构,例如:发酵足够的红玉、重烘焙的乌龙茶。对于当今市场上偏好新鲜生茶、绿茶化的状况之下,若没有真空与冷藏保存,茶叶则容易变质。

(境好出版社堤供)

(网站专文)

本文摘自<茶风味学:焙茶师拆解茶香口感的秘密,深究产地、制茶工序与焙火变化创作>境好出版社

.夏季饮品 蝶豆花与乌龙茶碰撞出疗愈风味
.常喝绿茶的五大好处和两个副作用
.茶喝错当心副作用 中医:1种茶护肝又养脾胃

责任编辑:陈真◇

相关新闻
祛暑抗疫 午茶特选:苹果生姜磅蛋糕
蔬食烘培的甜点 小松菜抹茶蛋糕素食也适合
厚红茶吐司~独家配方比外面卖的还好吃
台美人传统周 介绍台湾乌龙茶知性与趣味
最热视频
【热点互动】白宫“重新接触”北京 意欲何为?
【中国禁闻】地方财困波及教育 大学学费高涨
【全球新闻】彭斯正式挑战川普 参选人扎堆
【新唐人大视野】习考察必下田?泄露心头患
【环球直击】中国北方小麦发芽 加剧粮食危机
【新闻看点】央企高管遭街拍 牵手女被起底炫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