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中华文化】

端午节俗蕴藏哪些阴阳五行的道理?

作者:允嘉徽
在缤纷的端午节俗、美食中蕴藏着哪些传统阴阳、五行的道理呢?(陈仲明/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6386
【字号】    
   标签: tags: , , ,

每逢端午佳节倍思“亲”──那些亲近我心的历史先贤,那些亲切的美俗和亲爱的美食,……不思量自难忘。可知道在这些缤纷的端午节俗、美食中蕴藏着阴阳、五行的道理?它们代代流传,行之有年,我中华一族许多人可说是“不知道已在道中”。

“端午”名称内涵阴阳之意

“端午”是黄历五月五日,又称午月午日,也称“重午”、“端阳”。这些名称就蕴藏着天地阴阳五行之道,怎么说呢?

“端午”、“端阳”具有“阳端”、“阳极”的义涵,因为午月午日两把阳火形成“重午”,这一天是天地阴阳循环中的至阳之日,这一天的午时是至阳之时。然而,物极必反,重午的午时之后就是阴气开始冒出之时。《说文》说:“(黄历)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出”。

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观察到了午月阴生的现象,也有很好的对应之道,《礼记.月令》说:“是(五)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 《礼记》教导人持着戒慎的态度斋戒身心度过五月。端午节的种种别称,对应着天地阴阳变化的现象,提醒着人们修心养性、顺应变化之道。

粽子.阴阳未分之象

“绿菖青艾绛纱囊,菰叶堆盘解粽香”(清‧雍正帝《午日 》)。粽子是端午节的代表食物,除了纪念屈原的文化意涵之外,看官可知它还包含着阴阳之理喔。

晋朝平西将军周处的《风土记》记载,五月五日到夏至之间吃粽子的民俗:“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包裹未分散之时象也”。当时人吃粽子是反映阴阳循环的节气民俗。然而,从当时的粽子里怎样看出“阴阳相包裹未分散之象”呢?

古早时人们用菰叶包粽子(菰叶是筊白笋的外衣)[1] ,将粽子放到又淳又浓的草木灰碱汁中煮到烂熟,菰叶里黍米粒就融黏在一块,颜色呈现金黄,即古诗词中的“角黍包金”是也。那菰叶里粒粒米粒儿“相包裹未分散”,对应了端午、夏至时节天地阳气至极,阴阳未分之象。古人把对天地阴阳循环的观察包裹在粽子里,反映了中华先人对节气的敏锐观察,和天人合一的生活态度。

“角黍包金”的黄金色碱粽,表现端午时节“阴阳尚相包裹未分散之时象”。(shutterstock)

端午节食俗 五行养生

“五红”、“五黄”是端午节的食俗代表。端午节处于仲夏的开端,民间流传端午吃“五红菜”,常指苋菜、茄子、红萝卜、西红柿(蕃茄)和虾等五种。而在传统江苏端午节午宴则有“十三红”的习俗,就是“十二红”加上一道雄黄酒。《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夏,病在心”,“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所以红色成了夏天养心的选择。

在江南,尤其是江浙杭州一带,传统民俗中过端午吃“五黄餐”很普遍。“五黄”指端午节的时鲜中的五种黄色食物,一般首推黄鳝、黄鱼、咸蛋黄,其它还有黄瓜、黄豆、黄梅和雄黄酒等。为什么在端午节吃“五黄”?黄色食物在五行中属土,多具有养护脾胃、强壮身体的功效。端午节正是炎炎夏日,容易让人口渴、食欲不振,元气衰弱。此时利用黄色食物来开胃,促进新陈代谢机能,提振元气正是时候,符合传统中医学的五行养生观。《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说:“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从《本草纲目》看“五黄”的特性,多具有排毒或解毒的食疗功能。

“五黄餐”或“五红菜”的端午食俗,都实践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五行养生之道。

艾草菖蒲 至阳防疫

“年年重五近佳辰,蒲艾一番新”(元‧金好问《朝中措》),宛然是一幅年年常新的端午节景诗画。南北朝的风土志《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这天,人们赶早在鸡鸣前出门去采艾草,“悬于门户上以辟邪气”或是“以五彩丝系于臂上,辟兵厌鬼,且能令人不染瘟疫。”

小小艾草性质纯阳至刚,辟邪驱病恩物。(shutterstock)

为何选择艾草、菖蒲这两种植物悬挂门户上或配戴身上过端午呢?有科学性吗?《本草纲目》说艾草是“纯阳”植物,性极热,升阳气和杀菌功效很强;说“菖者百草之先生者”,“感百阴之气为菖蒲”。可见艾草和菖蒲看似柔弱,其实根性强壮,至阳之性,百阴不侵、百寒不侵,所以成了端午节驱毒、杀菌、辟阴邪的“先驱”。

艾叶切碎纳香囊,随身携带可以驱虫保健;中国史上四大女医的鲍仙姑曾以艾草疗病,救人无数。菖蒲也是制伏夏天“五毒”的五瑞之一,菖蒲根屑入雄黄和酒做成雄黄酒,抹在手足、额上可驱毒虫。菖蒲泡入水中可做“浴兰汤”,有沐浴净身的效果,从先秦以来就受到重视。《大戴礼‧夏小正》就说:“五月……蓄兰为沐浴也”,就是后世传的“浴兰汤”。艾草和菖蒲这两种端午节代表植物,都表现了纯阳制阴邪之道。

阳刚气利于铸器

一年中的每一天都有午时,只有端午这天午时的水特称“午时水”,自古享有盛名,浴兰汤用的也是这午时水。“午时水”真不寻常吗? 晋代杨泉《物理论》说:“所以立天地者,水也” ,所以“午时水”最能反应端午日天地阴阳消长之机。这种天人合一观以及衍生的创用发明,在传统中华文化中俯拾皆是。

“午时水”在许多方面受重视,先说在医学上的作用。李时珍说古代《金门记》有记载,五月五日午时若下雨,实是“神水”,也就是上天所赐的宝物,得趁午时赶快把竹竿砍下来,沥取竹节中的水,饮之可以“清热化痰,定惊安神”;用来作药,主治“心腹积聚及虫病,和獭肝为丸服”。李时珍说(黄历)五月五日重午日(即端午节)的水也是一种“节气水”,具有防疫、驱毒的疗效,特别适合用来制作制毒的药丸,例如“疟痢、疮疡金疮、百虫蛊毒诸丹丸”。因为端午节气正行到纯阳至刚之际,汉方药学、中医大师都肯定了午时水在医疗效用上的效用。从阴阳相生相克的特性来看,端午的午时水是“极阳水”,最适用于制伏阴毒。

在铸造上,“午时水”也有不凡的表现。利用“午时水”来铸造刀剑特别锋利耐用。“午时水”是“极阳水”,经过天地阳气杀菌,像是得到加持一般,耐久不败坏。台湾盐水镇上的桥南老街区的传统打铁铺都从古井取用“午时水”来铸造刀剑具。传统老打铁铺的磨刀用的水槽和用来淬火降温的水槽,都坚持在每年端午节更换“午时水”,一用一整年,结果锻炼出来的刀比一般的更锋利耐用。

古代取火的“阳燧”铜镜。(小温绘制/沁德居创作组提供)

端午又逢丙午日,这一天午时之气更加阳刚气盛,光辉万丈。丙火是最猛烈的太阳,霜雪不能侵,能锻庚金,所以此时是锻铸金属器具的最好时机,铸造出来的镜子,光明映天地。《论衡》说在五月丙午日午时铸造的铜镜“阳燧”可以取得真火:“阳燧取火于天,五月丙午日中之时,消炼五石,铸以为器,磨砺生光,仰以向日,则火来至,此真取火之道也。”“阳燧”是周代用来取火的凹面铜镜。

另外像是汉武帝的“元光镜”、东汉和帝的“元兴镜”也都是著名的五月丙午镜,金水之精,古传的辟邪之宝。显然在古久以前,中华民族的先人已经会利用端午与物质的阴阳特性以增益生活。

小结
宋代诗人李纲说“重午”:“谁将佳节号天中,阳极阴生五自重。”宋人柳德骥说“端午泉”:“盈虚嘿(同默)顺阴阳气,消长先知天地机”。中国古人的生活与天地相融相通,将端午时节天地的阴阳变化特质融入节庆民俗和利用厚生之中,展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天人合一文化的重彩。现代人,如果能够洗净被“无神论”误导的错误观念,重新体现人与天地、人与神的关系,这些自然之道的美好效应当会再度回归。

注释
[1]  菰叶就是菰芦叶、茭白笋叶,有诗文一证:“茭粽叶包蒸米饭”(宋‧释绍昙)。@*

─点阅【璀璨中华文化】系列─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本章“最孔门言礼之精义”。中国古代,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不同的人采用的礼节有所不同;但若片面强调差别,则易离心离德;而且,礼的目的乃是建立和维持秩序──一种和谐、太平的状态。儒家的礼治观,是让人互不混淆而又和睦相处。换句话说,“别”是礼的手段,目的还在于“和”。有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含义丰富,直指核心。
  • 地球的“成长史”竟然是这样的?!科学家终于承认,史前大洪水真实存在,难道《圣经》中记载的是真的?
  • 焚香静心,佛图澄和尚竟然还可以用香来救人……真的假的,琴技高超空中竟然飘香?
  • 孝悌是孔门教人的起点。《孝经》讲,“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简单的说,最基本的孝,是赡养父母,“朝夕色养”,做子女的要爱护自己、修养品格,否则“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进一步,有条件、有机会的,子女做一番事业,为国为民效力,光宗耀祖。最高的,子女能立身行道,成圣成贤,父母也因此享大福分。
  • 金丝桃的这个花语浮现眼前的是这样的画面:一边毫无保留绽放烟花般的绚丽光华,一边发出防御的警讯威慑──非诚勿扰!邪祟勿近!别看我如此纤柔娇美,但我是味微苦、有小毒的,要是欺人太甚,将承受我报复的后果。
  • 为什么“夫子温、良、恭、俭、让”就能得之?这里援引一段张居正教小皇帝的话,有这五者德容之盛,感动于人,所以各国的君,自然敬之而不忽,信之而不疑。都把他国中的政事,可因可革的,来访问于夫子,故夫子因而闻之耳。”也就是说,孔子之闻政,是因为其德行的感召力。
  • 与其它文明相比,中华文明的一大特色,是对家、祖先、孝道的高度推崇。本章就是鲜明的体现——曾子说:“敬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祭历代的祖先,老百姓的德行就会归于淳厚了。”在亲情中,人心有了依归,人生有了温暖,社会道德由此奠基,社会秩序由此扩展(古代中国是家国同构),所以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 天灯, 放天灯, 天灯节, 台湾, 平溪
    黄历正月十五夜称“元宵”,又称“上元”“元夕”“灯节”。这一天里,人们闹元宵,吃元宵、猜灯谜、结伴赏花灯,古代词人也把赏灯会情景写进诗词。写元宵灯会的词,不计其数,而南宋辛弃疾的一阕《青玉案‧元夕》,则千古长在人心。词中有元宵的胜景,词中对灯节寄情,更有人生的深意。
  • 在古代留下许多龙的故事;对现代人来说,有人认为“龙”只是一个概念,也有人认为龙的故事只是一种神话传说。有意思的是,为何自古以来每个民族都离不开神话故事呢?岁逢甲辰龙年,我们也来回味一些龙的故事。
  • “不重则不威”。君子一定是自重的,否则就没有尊严、威严。这里的“重”,始自内心, “正心诚意”,修为到了一定程度,“威”就表现出来了,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相反,如果一个人不自重,言行轻佻,势必招来侮辱,所谓“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