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廿四节气大暑天热慎防心血管疾病 医嘱莫轻忽

联新国际医院心脏内科医师廖国宏。(联新国际医院提供)

人气: 91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21年07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徐乃义台湾桃园报导)最近天气炎热高温,除了要预防中暑,联新国际医院心脏内科医师廖国宏提醒,夏季也是急性心血管疾病的高峰期,症状和热伤害有些类似,甚至被民众误以为是感冒不适。如果出现胸闷、胸痛、心跳急促、呼吸喘、身体虚弱无力等情况,应尽速就医检查。

廖国宏指出,最近收治几位心肌梗塞的急诊患者,病人其实在数天前就已经发作,可是却都以为是高温中暑或感冒,在疫情期间不想进医院检查而强忍着不舒服,反而因此延误治疗时机。

心脏病发作不一定有明显征兆,或是症状轻微或非典型而不易察觉,可能的症状包括胸口疼痛、胸闷、呼吸急喘、呼吸困难、疲倦、全身虚弱无力等。廖国宏医师提醒,虽然有些人当下可以忍受撑过不舒服症状,却可能已经对身体留下伤害,日积月累恐造成心脏衰竭,甚至引发猝死,不可不慎。

心脏最适宜的气温是摄氏22至25度,因此低温寒冷的冬季,以及酷暑炎热的夏季,都是心血管疾病好发时期。夏季应慎防“高温”与“剧烈温差”对心脏造成的影响,在烈日当中的高温下工作或活动,或是进出冷气房的冷热落差,不论室内与室外都应多加留意。

长时间处在高温环境,人体的血管扩张,血流量比平时增加,心脏负担变大,再加上夏天流汗蒸发水分,如果没有适时喝水补充,血液变得浓稠,就可能让冠状动脉或脑血管堵塞,严重恐引发心肌梗塞或脑中风。此外,突然的剧烈温差会让交感神经亢奋,血管收缩压力瞬间增大,容易造成动脉血管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进而引发心肌梗塞。

廖国宏提醒,夏天应多补充水分,避免在大太阳下做剧烈运动或工作,在室内要避免门窗紧闭闷热不通风,进出冷气房需留意温差变化。此外,心脏病好发于中壮年,男性约40~50岁,女性约50~60岁,以及患有三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有家族病史与抽烟者,都是好发族群,应落实控制三高,饮食要节制,不要吃太咸,戒烟或少抽,并且养成运动习惯。建议如有疑似症状,应该到医院检查治疗。◇

责任编辑:李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