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频违约 多省推保障基金被指埋定时炸弹

人气 1322

【大纪元2021年07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陈霆综合报导)《金融时报》据公开资料指出,自去年年底以来,中国已有六个省向国企保障基金投入了至少1,100亿人民币(约合170亿美元)。然而,分析人士担心,这只是为中国经济埋下了一颗颗的定时炸弹。

中国公司债务违约今年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中共国企占比过半,这引起了投资者广泛的担忧。

本月稍早,惠誉信评公布数据指出,2021年上半年,中国公司债违约金额达到625.9亿元人民币(约合9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共有25家中共国企爆发债务违约,高于去年同期的19家,违约金额达366.5亿元人民币,占整体一半以上。

下半年的危机并没有解除,惠誉驻上海分析师张顺成表示,随着下半年大额资金到期,流动性恶化的弱势地方国企,应会继续承受更高的偿债压力。投资人对国有企业偿债能力的担忧,引发了全球恐慌。

事实上,自2017年以来,北京一直发出信号,表明政府对国企负债的担保将逐渐减少。然而,《金融时报》指出,这些国有企业的资金短缺,已对地方经济造成严重打击。

报导中以河南省国企永城煤电为例。该公司在去年11月,发生一笔高达10亿人民币的债务违约,并停止支付其18万名工人的部分工资,使河南经济陷入危机。

一位河南省官员表示,“由于一家国企未能按时支付债券,整个省的经济都受到了影响”。河南省在4月份,启动了对国企的救助基金。

报导指出,面对Covid-19大流行的打击,中国一些依赖国有企业的省份,经济一直只有零星的反弹。

去年,中共国企发行的不良债券总额为1,190亿人民币,是自2014年中共当局开始允许国有企业违约以来的最高纪录。对比之下,2019年国企不良债券仅有220亿人民币。

创纪录的违约金额,让投资者深感担忧。这突显出信贷条件收紧,以及地方政府越来越不愿意为国有企业债务提供担保。

省级救助基金的兴起,标志着中国地方政府为恢复债权人的信心所做的努力。但分析人士警告,这一策略反而可能使中国的债务问题恶化,他们认为,提供救助基金无法改善国有企业的管理问题,对中国经济来说,反而是一颗颗定时炸弹。

《金融时报》指出,北京在20世纪90年代曾关闭数万家亏损的国企,度过了经济衰退期,但中共当局不愿意再次这样做。

报导称:“习近平将国有企业视为经济支柱,这与前总理朱镕基不同,朱镕基在1990年代采取了‘抓大放小’的方式来处理国有企业的失败。”

负债累累的河北省,是第一个建立救助基金的省份,在9月该省推出的300亿人民币的“国企信用保障基金”。

报导指出,截至5月底,河北陷入困境的国有集团“冀中能源”,已从河北省的保障基金领取了150亿人民币,相当于其去年收入的四分之三,用于偿还债券本金和利息。

冀中能源的一位高管表示,在未来几个月内,该企业将再申请150亿人民币的资金。类似的情况,不只出现在河北省。

这些基金的大部分资金,来自地方政府控制的其它国有企业。在河南省,从煤矿到铜加工厂等26家国有企业,为信用保障基金提供了300亿人民币。

“政府没有长期计划,将不良国有企业变成良好的企业”,河北省国资委的一位顾问说,“它的首要任务只是助其度过短期资金危机。”

在河北,当地向信用保障基金出资国企的一位高管说,该公司决定向基金付款,是出于政治考量。

“我们不指望从投资中获得回报。”他说。

责任编辑:叶紫微#

相关新闻
大陆金融风险增 中共国企债务比升至67%
大陆再爆劣质黄金丑闻 涉中共国企
保欧企竞争力 欧盟拟立法应对中共国企补贴
中共国企圈地 民企被迫当“乖孩子”人人自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