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仪式“感”

作者:方静
最好的“仪式感”,不止于“仪式”,它有更深层的内涵,应该就是让我们懂得生活、爱上生活。(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138
【字号】    
   标签: tags: ,

朋友个性务实、直率,作风明快、果断,处事很少婆婆妈妈、拖泥带水。但是,她说自己这一阵子改变了,而且,还乐在其中!

或许是年岁渐长,J表示自己将速度放慢,生活轻松了、心情也舒缓了,真是不错呢!而这个关键在于“仪式感”,无论行住坐卧,都不再轻率、将就,时间和空间似乎都发生变化,让人觉得妙趣横生、兴味盎然!

她举例说,以前讲求效率,外带食物回来,直接吃完了事;现在会盛到漂亮的餐盘里,一口一口的细嚼慢咽,尝起来特别的津津有味。还有,咖啡,从纸杯倒入精致的瓷杯后,如同品味红酒般浅斟低酌,喝起来格外的醇香浓郁。

朋友的分享让自己也开始反思:是否在周而复始、平凡无奇的日子中,糊里糊涂的漫不精心、得过且过,错过许多美好的事物?再看看愿意为“仪式感”付出热情的J,给生活带来崭新的风貌,整个人容光焕发、神采飞扬!

其实,“仪式感”,不必一定寄托于任何物品或形式;因为重点不在于“仪式”,而在于“感”,也就是态度。郑重、专注的对待一场体验,就是“仪式感”。它贯穿在日常里,无需提醒、也不用强调,但是生活可能会因为这些小事而有所不同。

《小王子》中狐狸说,“它(仪式)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而不同的体验,会赋予这一天特别的回忆。环顾周遭,有人重复的过相同的每一天;有人则是过不一样的每一天。那么,自己又是如何呢?

村上春树也说:“仪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它让我们对在意的事情心怀敬畏,让我们对生活更加铭记和珍惜。”经由仪式产生的敬畏、铭记和珍惜,让生活成为真正的生活,而不仅仅只是生存。

其实,“仪式感”不是目的,而是过程。最好的“仪式感”,不止于“仪式”,它有更深层的内涵,应该就是让我们懂得生活、爱上生活。透过“仪式感”,把单调乏味变得丰富精彩。朋友J,就是一个鲜明的写照!@

责任编辑:方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国婚嫁习俗中,男女订婚或结婚时,男方送给女方的财物就叫作聘礼,也称彩礼、聘财、财礼。但古人一般也把彩礼称为“花红”,如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说甚一家一计,又无羊酒段匹,又无花红财礼。”又《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太守分付花红羊酒鼓乐,送到他家。”但是,彩礼为什么又称花红呢?
  • 宋仁宗庆历年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将岳阳楼修葺一新,又选唐宋诸贤诗赋,或题壁,或刻石。其中最为醒目的当然还是范文正公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过,范公之记并未记岳阳楼之形制、结构、雕梁、画栋,而是备述洞庭之景,诸如霪雨霏霏若何,薄暮冥冥若何,春和景明若何,皓月千里若何,全文三百七十余字,写尽洞庭万千气象,却写不尽范文正公心中的岳阳楼之大观。
  • 辉煌的大唐文明对日本的影响体现在文字、经学、史学、文学、艺术、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宗教、礼仪、建筑、自然科学、社会风俗等许多方面,迄今仍清晰可见。不妨先说一说大化改新。
  • “在海的深处,水是那么蓝,像最美丽的矢车菊花瓣,同时又是那么清,像最明亮的玻璃。然而它又是那么深,深到任何锚链都达不到底⋯⋯”陪孩子一起读安徒生童话,是亲子互动中的美好时光。
  • 于是,在经历了命运的磨砺后,蔡文姬振作起来,勉励自己做好。她在诗中写的“竭心自勖厉”,正是她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勉励自己做好的心声的写照。
  • 大观园中的李纨或许太过寂静、低调,却总能在不经意间促成些许浓墨重彩的片段。怀着经年如初的静寂心,回归朴拙天然的天与地,她在古井无波的日常岁月里沉淀着生活的美好,过着淡而有味的优雅人生。
  • 上次我们和大家分享到绘画,古代不是所有的女子都会绘画,但是几乎所有的女子都会用针线绣出一幅幅美丽的图案,这就是刺绣,刺绣和女子有哪些关系,它又承载哪些文化呢?
  • 顾恺之以画为千古鼻祖,他的“传神写照”审美画论是中国绘画的千古一主流。人称他“三绝”,这位三绝天才如何打响高名的第一炮?他的“痴绝”又是如何成就他的“画绝”?
  • 骆宾王、李泌分别是初唐、盛唐的两位神童,人生各有传奇,但殊途同归,俱入修炼之门。盖韵姿天纵之才,或多世事磨练,结缘了愿,而于本性觉悟,并留下一篇传奇,让世人琢磨人生之真义。
  • 名画《女史箴图》是中国绘画史上留下的开卷画,也是“展示世界历史的100件文物”之一。这画如何表现人物画的传统精神?画史鼻祖顾恺之的绘画技艺如何精彩诠释宰相张华《女史箴》的鉴戒精神与内涵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