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纹样撷趣(一)——取材自天界的图纹

明 十五世纪中期 青花绿彩刻花波涛龙纹梨形壶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2534
【字号】    
   标签: tags: , ,

据中国传统史书的记载,在三皇五帝的时代,华夏大地上遍布神仙的足迹,神仙的出现又往往伴随着神兽、神鸟以及各种美丽的祥云。这些记载与自夏商周时代流传至今的一些纹样不谋而合,而这些纹样又在历朝历代的青铜器、陶器、玉器、建筑雕饰,以及服饰织绣等工艺品上屡见不鲜,形成了华夏民族流传数千年的独特纹样体系。

在神韵演出背景、服饰以及神韵商品中,许多纹样设计的灵感都是来自这些传统的图案,她们仿佛是在以另一种美好的形式诉说着千年历史中发生的故事。

一、云纹

清 雍正 铜胎画珐琅黑地五彩云纹穿带盒。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公有领域)

云纹,又称祥云纹,是最常使用的一种纹样之一。祥云纹也包括勾云纹、朵云纹、云头纹、流云纹等。“祥云”最早是指七色彩云,这种云彩往往伴随着神仙出现。据说,古代的帝王也常有彩云护身,这是因为古人相信具有大德的贵人能够感召天人护佑。后来祥云逐渐变成一个表达吉祥的词语,在诗词文学中被人们屡屡提起。在古代人们相信云之上有天界、有太一神、也有美丽的仙子。中国人对于云纹特别喜爱,这似乎也暗含着人们内心对于天界未知世界的向往之情。

二、凤纹

明 青花云凤纹盖罐。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公有领域)

相传,凤凰是一种天界的神鸟,雄为凤、雌为凰,他们只有在太平盛世时才会偶尔出现在人间。据说,凤凰栖于梧桐、饮醴泉之水,品性高洁。凡间所有的鸟都是她的子孙。《山海经》、《淮南子》和《庄子》都用文字描述过这种神鸟。自商代起,凤凰的形象就已经十分清晰地被纪录在各种文物之上。中国已知最早的凤凰造型的玉器,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的陪葬品。而此后历朝历代的工艺品中,凤凰的模样愈加精美繁复,造型各异,常见的有飞凤、立凤、团凤、鸾凤等。

三、云雷纹

明至清 嵌银云雷纹鼎。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公有领域)

云雷纹是一种连贯的几何纹样,其中以方形回纹象征雷电,以圆形回文象征云朵。方圆相交,象征云雷在天。《易经》中说,“云雷屯,君子以经纶。”意指云雷大作之时,万物初生,是君子勤勉创业的时机。在商周的青铜器上,云雷纹非常常见,其形态庄重典雅。以后历代人们又以此为基础创作出不同的回纹,这些回纹在民间有“富贵不断头”的寓意。

四、龙纹

清 黑漆描金龙纹提匣。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公有领域)

中国古籍的正史、野史以及地方志中都曾屡次提及龙曾在人间出现。在文物画像和雕塑中,龙的形象虽有细微出入,但大体模样一致,其特点为角似鹿、鳞似鲤、爪似鹰、龙身似蛇。古人相信龙是一种神兽,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在佛教文化中,龙也是天界的生命,是八部众生中的龙众,也是佛的护法。中国古代龙的地位至高无上,是阳刚之气、九五至尊的象征,故此龙也是最常见的纹饰之一。传说“龙生九子,各个不同”,龙的种类繁多,如常见的“蟠螭纹”、“夔龙纹”等描绘的都是不同种类的龙。龙的形态也多种多样,如清代皇帝常用的五爪坐龙纹、立龙纹,民间男女常用的三爪、四爪团龙纹,以及九龙柱上常见的升龙纹等,此外龙纹常配以凤纹、云纹、水纹、宝珠等,寓意富贵吉祥。

清 鎏金嵌料花卉卍字纹套盒。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公有领域)

传统文化是神赐予的,多彩的传统纹样也都蕴含天人合一的理念。描绘天界事物的纹样还有许多,如卍字纹象征佛陀的慈悲大德、麒麟纹象征传递吉祥与善德的灵兽,还有方胜纹描画了西王母头顶那光耀无双的发饰。凡此种种,不可胜数。

***

在神韵的服饰、舞台布景和天幕背景的建筑上,有无数精心设计的美丽纹样,其中大多是取材自这些充满神话和吉祥寓意的传统纹样的。翻开神韵画册,您将看到舞台上一幕幕精彩的瞬间被完美定格,而一同被记录下的是那些绚丽的色彩和精美绝伦的中国纹样。下一次观看演出时,别忘了留心这些美丽的传统纹样!您也可以在历年的神韵画册和神韵商品设计上重温它们!

(点击阅读原文)

——转载自神韵艺术团网站

(神韵网站授权转载,版权归神韵艺术团所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代《耳谈》作者王同轨的街坊林广儿的杀妻事件,钻法律漏洞逃过刑罚,在当地引起不平的鸣冤声震天价响,而最后的结局,更让人心震动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 在无神论者看来,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实在传统文化里,披露了很多人死后的去向,有的人甚至还去了天堂担任神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新城(现杭州市富阳区一带)秀才姚中。
  • 明朝时期,浙江嘉兴府李定在人们眼中是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却不顺利,十几年屡考不中,就在他已经慢慢放下了对功名的执著时,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转!他是怎么积的阴德呢?
  • 孔子因材施教,引导子贡向前走——“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乐”,乐什么?乐道。孔门弟子中有个典范——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既然颜回做到了,说明“贫而乐”的目标不是高不可攀、虚无缥缈的,这是勉励子贡。
  • 震区有个小山村,爱好秦腔的村民每晚都聚集在一孔大崖窑内排戏,场面分外热闹,有个三四岁的小男孩,非缠着爷爷领他去看戏,爷爷背着孙子刚挤入窑内,还没看清演的是啥戏,孙子却又说害怕,闹着要回家。爷爷拗不过孙子,带着孙子转身刚出了窑洞,地面就突然抖动,崖窑瞬间垮塌,演戏看戏的几十人无一生还。
  • 怎么才叫做“好学”呢?本章讲了三条。 首先,“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食求饱、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况下,食不饱、居不安,你将如何?对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来说,因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顾不得吃饱、顾不得安居了。如果一个人将吃饱、安居当作头等大事,还能有鸿鹄之志吗?
  • 在《列子‧汤问》中有一则奇技的记载,说在西域之国有一个巧工匠偃师造出了一个“俳优”送给周穆王。这个“假人俳优”能动能言,能歌能舞,在周穆王眼中怎么看就是个“真人”!后来它的一个动作引得周穆王勃然大怒,非要处置它不可。这个“假人俳优”有什么奇特之处?
  • 张居正解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天下之事,必须谨之于初,而后可善其后。如与人以言语相约,本是要践行其言,但其所言者,若不合于义理之宜,将来行不将去,则必至爽约失信矣!故起初与人相约之时,就要思量,必其所言者皆合乎天理之宜,而与义相近,则今日所言的,他日皆可见之于行,而自不至于失信矣。所以说言可复也。
  • 在一年中只有两个日子得天地之和气,一是春分,一是秋分,而从春分开始,阳气蒸蒸日暖,正是化育万物、给予新生的最好时机。所以春分养生有很大的作用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