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表态将护台湾 学者:用词体现四含义

人气 1733

【大纪元2021年08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林岑心采访报导)美国撤军后,阿富汗迅速变天,外界关注美国能否履行对台湾的承诺。为此,美国总统拜登与白宫国安顾问苏利文表态护湾,并将台湾与韩国、以色列等主权国家并列。专家认为,这说明台湾的重要性,台湾未来或将纳入美国与其盟友的防御体系中。

美国白宫国安顾问苏利文17日强调,“美国对盟友及合作伙伴的承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们对台湾和以色列的承诺一如既往坚定。”

美国总统拜登19日接受美国广播公司专访时说,阿富汗和台湾、韩国与北约不同,美国信守每一个承诺,若有人侵略北约盟国,美国会采取行动,对日本、韩国和台湾也是。

台湾总统府发言人张惇涵20日表示,感谢拜登展现对台湾承诺坚若磐石,他转述总统蔡英文说,台湾唯一选项就是展现自我防卫的决心。

专家:台湾与日韩、以色列并论 四层含义

台湾中山大学中国与亚太区域研究所教授郭育仁20日接受大纪元专访,分析美国政要将台湾和以色列、日本、韩国相提并论,“(这)并不是信口开河,也不是随便讲讲,背后有非常重要的主轴。”他从四个层面分析道:

第一,台湾和以色列、日本、韩国都有非常成熟的民主政体,从二战结束到现在,还没有发生过任何一个成熟的民主政体国家被并吞的事情,就政治体制来说,和阿富汗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第二,从经济贸易和国际产业链的地位来看,日韩是全球前10大经济体,台湾是全球第20大经济体,如果台湾安全受到威胁,对全世界的经济、科技、产业来讲都是重大的打击。

第三,从地缘战略来看,四者的重要性相当。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最重要的据点,以色列所面临的安全威胁不亚于台湾;韩国受到朝鲜的威胁与其战略位置,不亚于台湾;日本位处第一岛链北段,与俄罗斯、中国为邻;台湾位处亚洲陆地与太平洋交界,紧邻东海、南海、台海。

第四,从国防和军队建设上,四者与阿富汗形成强烈的对比,阿富汗溃不成军的主要原因是不知究竟为何而战,为谁而战?但是以色列、韩国、日本、台湾都不存在这个问题。台湾的军队晓得要保护民主体制、要为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战。

专家:拜登表态倾向战略清晰

美国广播公司播出拜登的说法后,有分析认为,拜登相关言论与过去美国对台湾的“战略模糊”取态有异。白宫随后回应说,美国对台湾的政策不变。

前美国国防部长办公室中国科科长包士可(Joseph Bosco )稍早前投书“国会山庄报”(The Hill)说,在拜登放弃阿富汗之后,中共官媒炒作台湾未来命运也将如此,在此情况下,对台湾的“战略清晰”空前迫切。

郭育仁分析,拜登政府的“战略清晰”取向,从今年3月美日2+2会谈开始,有关“台海局势的和平稳定”在美、日出席的重要国际场合都被提及,“美国这一届政府已经完全改变过去‘战略模糊’的态度,不是到现在才有所谓的‘战略清晰’”。

在台湾重要性日益提升的情况下,郭育仁认为,不久未来,美国势必会考虑把台湾纳入其在亚太地区建构的“整合性的防空与反飞弹系统”。

台湾和美国从1979年台美断交后,但美台军事合作未曾中断,但与美其它盟国并无互动,“接下来,美国会在军事功能方面,也不会急就章,会逐步地将台湾纳入它的盟友结构体系,例如,防空与反飞弹系统、反潜作战系统、反网路作战等,会就这些层面跟美国的盟邦结构去交接。”他说。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战略与资源所长苏紫云稍早前在一个座谈会上也提及,台湾要强化自己的防卫能力,成为“海上以色列”,包括投入不对称战力、更有明确决心调整国防预算等。

对于拜登近期谈话,苏紫云认为,这说明美国对台政策走向建设性的“战略清晰”。

专家:中共操弄认知作战 造成反效果

郭育仁认为,台湾重要性的提升,受到国际支持,起因于习近平上台后,对外挑衅行为越来越露骨,令民主国家明显感受到威胁,造成国际社会对台海局势态度丕变。

他说,特别是这次阿富汗事件,中共党媒操作“今日阿富汗,明日台湾”,宣传“美国弃台论”,操作手法是很明确的认知作战,结果造成美方更明确地表态挺台,从而带来了反效果。

“从2013年起,无论从南海造岛礁、军舰军机绕台、以及战狼外交,中共无论在军事、跟外交上的作为,都收到了反效果。”他说。

郭育仁表示,阿富汗崩解太快,远超过美国和世界各国的预期,对于美国的国际公信力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减损,但是,从而也让美国的盟邦看清,不能再保持冷战心态,占美国便宜,搭美国便车,各个国家必须要为自己的国家的安全,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这点教训,长期来看,对美国,以及美国跟盟邦之间的关系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责任编辑:胡宇龙

相关新闻
王友群:台湾不是阿富汗 中共盘算恐失算
借鉴阿富汗 美学者:保卫台湾取决于自身防御力
【十字路口】美从阿富汗撤军 中共为何加剧扰台
【微视频】台湾不是阿富汗 中美关系回归911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