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絮语:是云是山

作者:青松
是云是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远处的风景在某时某刻曾经让人心生向往,让人思索。(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110
【字号】    
   标签: tags: , ,

从办公室向外看,视野很开阔,能看到远处的山。工作累了,我经常站到窗边远眺。

远处的山共有两重,前面的山稍矮,后面的山略高,高低搭配,层次分明。山上绿树成荫,总忍不住遐想,如果顺小路上山该是多么惬意。

前天,又往窗外看,突然发现远山变了。在第二重山后面,又多了一重更高的山。熟悉的景观突变,让我十分奇怪是为什么。

首先想到,是厚厚的云层笼罩到了山上,这是最简单的解释。但是,怎么看都不像云。天明明晴朗,而那云却是灰色的,与远山的颜色相同。而且,轮廓与山一模一样,有棱角,有上坡,有下坡。

如果不是云,便应是海市蜃楼了。我拿手机拍下照片,反复端详,的确像山。但是,依然没有底气直接下结论说出现了海市蜃楼。如果是海市蜃楼,肯定很多人都看到了,网上该很快就会出现网友的图片和评论了吧。

所以,纠结了一会儿,我又回到原点,猜想或许那只是云,只是长得特别像山的云。风轻轻吹过,天上缕缕白云随风飘动,而那第三重山则是稳稳的,轮廓未变,颜色不改。我的判断依然在云与山之间摇摆。

观察了许久,没有太多变化,我便回到座位上继续工作。偶尔抬头,还能看到那第三重山。后来,慢慢起雾。看远处,隐约只能看到第一重山,再后面的是什么都看不见了。在白雾的笼罩下,一切都归于虚无。

那一刻,突然意识到,是云是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远处的风景在某时某刻曾经让人心生向往,让人思索。而答案到底是什么,也许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而我们只是在求索的路上,一步步更接近真理……@

责任编辑:方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孙文学说》是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的第一部分,又名《心理建设》,写成于1918年底,次年5月20日出版。当时上海出版社即评价其是“破天荒之学说,救国之良方”。在孙中山先生看来,心是人世间万事之本源,人类社会中的一切事情和现象最终都可以归之于心。他说:“兵法有云:“攻心为上。”是吾党 之建国计划,即受此心中之打击者也。”“国者人之积也,人者心之器也。”“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 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心之为用大矣哉!夫心也者,万事之本源也。”
  • 公元1492年,哥伦布携带着《圣经》和《马可.波罗游记》,带领他的航海团队,浩浩荡荡地向东方的大元王朝出发。
  • 整个三国的历史演绎了一个“义”字,桃园三结义是英雄结拜之义,一旦结义,自应福祸同当,生死与共;关云长华容道义释曹孟德,诠释了故人之义。三国尤为感人的是刘备与诸葛亮之间肝胆相照,演绎了一段君臣之义。上引杜甫咏怀古迹的七言律诗,点出刘备与诸葛亮君臣一体,享受相同的祭祀。
  • “永保青春健康”是我们每个人追求的梦想,五千年前《黄帝内经》教导我们如何养生(《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养生不需要吃药,而是从我们的“内心”做起,让我们回到时光隧道,探索古人的大智慧。
  • 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一○七九年),御史何守正等上表弹劾,言苏轼诗句讥讽朝政,暗藏不轨;神宗大怒,将苏轼逮捕入狱待死,史称“乌台诗案”。这是苏轼政治生涯的重大转折,他在狱中历尽折磨,三不五时接受严刑拷打,“诟辱通宵不忍闻”,几度将要命绝;……所幸最终免死,改谪黄州团练副使。
  • 杜甫是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但本诗却具浪漫主义特色,题目点明孔巢父是“归游江东”,但他究竟要到哪里去呢?诗中需要交代,但不一定具体说明。“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征路。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哪得知其故!”这四句,既交代了孔巢 父的去路,又赞扬他的非同凡俗。
  • 大清圣祖康熙皇帝缔造的“康乾盛世”,在中国文明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而作为帝王,康熙罕见的好学,其博览全书、兴趣广泛,不仅熟读儒家经典,学以致用,而且在地理、气象、农业、史学以及西方历法、数学、机械、医学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可以说,康熙的学问在历代帝王中都是出类拔萃的,其鲜为人知的“偏门杂学”才识则体现在他编撰的《几睱格物编》一书中。一篇篇小短文,迄今读来,仍十分有趣。
  • 海市蜃楼,又称海市、蜃楼、蜃景等,它是来自另外空间的真实景观?还是所谓的大气折射形成的幻景?一个神秘的现象,饶有趣味的话题,等待世人探索,揭晓它的秘密。
  • 古今中外记录的海市蜃楼不胜枚举,奇观背后的成因至今仍然是谜。走进《未解之谜》,让我们一起欣赏美景奇幻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传神写照。
  • 唐诗中,于桃花流传最广的一首诗,当属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