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故乡交响曲

台湾乡村石墙之美

──走过断垣残壁
作者:农本木
许多废弃屋上半部是整整齐齐的四方砖,下方则衬以看似无序其实错落有致的石头墙,这些石头每颗都自成体态,各有色泽,还探出半个身子来,大方地秀着自己。(农本香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1667
【字号】    
   标签: tags: ,

我的家乡在台湾中北部的一个海岸边,也许闽南人来台较早,占据靠海、生存条件比较好的区域。因此我们村子离海很近,那真叫水秀山明。然而我家乡没有形成渔村的条件,主要还是以农耕为主。田埂交错、水渠蜿蜒、田垅畦畦、稻浪翻飞。宽阔的马路上久久才有车辆驶过,发出的躁音一点也不刺耳,反倒让人觉得亲切。

村中住屋大都改建为二三层楼房,形形色色的,没啥规划地矗立着,住留的大都是老弱妇孺。而举家搬离的空屋都成了废弃屋,不过,也因为这些古老的废屋,三合院或五合院的形制才多少得以被看见,可惜都已成了断垣残壁,再加上因地制宜的独有的石头墙,形成了另一种颇具特色的风景。

独一无二的特色墙

这些石头墙砌法和台湾其它地区的砌石法都不同,全台几乎都是用“干砌石工法”,唯独我们村是采“自然工法”。“干砌石工法”大都是把较大的石块凿开,就着裂边去排叠成墙,以每块石块的重量和斜度去互相撑、互相顶住,不需借助任何黏合物而自我完成的。这工法的好处是不需很多材料,施工单一化,但是施工门槛比较高,要有相当经验和技术才做得来。

而“自然工法”,说白了,就是专找体型小的石头,易搬动,不需切割的,加上混凝土或糯米砂浆,随兴地砌墙,自由自在地手到心到,形成独一无二的特色墙(若让他再砌一次,他也砌不出一样的墙,石头不同,心情也不同)

石头墙是采“自然工法”随兴地砌墙。(农本香提供)

糯米砂浆 千年长城不倒

众所周知,万里长城所以千年不坍不坏,全得力于此──糯米砂浆。台湾老一辈有许多人都看到过以石臼舂熟糯米加石灰的情景。因此,台湾中南部也有几座糯米桥,百年不坠,现在都成了景点。

因为糯米剂只要黏得密实,干硬后,可防水,所以石头墙的位置都被定位在下墙面。台湾属亚热带气候,夏秋之际常有台风来袭。潮汐变化虽是有规律的,但每天都不同,如果那天正好满潮,就会有“海水倒灌”之虞。那种漫天漫地涌来的大水,人见了都束手无策,只能往高处跑,但家中如果有这样的糯米墙,只消在门口叠上沙包,堵住它,它就只好“摸着鼻子”,乖乖地往别地方肆虐去,“高枕无忧”是这种人家的最得意写照。

有人可能会想到,万一水患高于糯米墙,岂不“破功”了?放心吧,“靠海知海”,村人都晓得,海水倒灌是在潮水最满的时候才发生的,一旦到最满时节,也就是它要开始退去之时,所以,我们村子两次发生这样的水患都是以同样的模式收场──“满了自退”,人们只觉得被耍弄了一回(被海水淹过的东西清理不易,还留下厚厚的一层含碱带塩的泥。),并没有遭大灾之感。

这栋精彩可爱的废弃屋,它的壁面是用“黯红焦黑”的“火头砖”(注一)贴成的,和以熟糯米捣石灰,作为黏合剂的“白”产生一种强烈对比。整整齐齐贴就的墙,有点律则感,虽然在形式上正好和下半部石墙随机的镶砌方式又形成对比,但上下二者都富有幼儿劳作般浓浓的稚拙气息。(农本香提供)

新移民的建屋工法

村人绝大多数都是移民。当年移民来台的大都因生活困苦,在对岸过很艰难,到这儿来闯闯看,希望能闯出一条活路来。我的先祖就是型典的例子,一根扁担远渡重洋,一头担着母亲的骨灰,一头是简单的行李,两兄弟不畏艰辛,千里迢迢的冒险到台湾来,就是想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

但天下事大都不如人意,台湾并非遍地黄金,移民还得更努力工作,付出更多才能存活。幸好创世主慈悲,为人造了万事万物,人们只要善用,就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新移民发现让自己受益最多的是石头:以石头作为盖屋材料,打地基用石头铺底;砌墙拿石头代替砖头。铺院子、砌围墙、铺路……其它零星用途也不少,压屋瓦,台风来时以之固定草堆、屋顶;大者可当石桌,小者可当石凳;压咸菜、压制粄条汤圆的米水……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在别的项目上,比较没那么明显突出,而在盖屋方面,这批新移民就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

当然,一开始还都是以稻草、茅草盖屋,便宜行事。一直到各家各有其因缘际遇,才慢慢地翻修成瓦屋,那时能住上砖瓦屋的,已称得上“有钱人”了。然而普遍的大原则还是“能省则省”。

大多数屋子的墙有三种不同的砌法。一是,墙的上半部以黏土烧成的红砖中规中矩地敷贴上去,显现出十分朴拙美丽的、以条纹来区隔不同砖体的几何图案。

黏土烧成的红砖有各式尺寸,可自由搭配,做出各种美丽的图样来。砖缝中忽大忽小、似有若无的白线应该就是有名的糯米砂浆。(农本香提供)

接下来是石砌墙,要先安置石块,墙宽大约一二尺,再随着石块用糯米砂浆,以备淹水时能屹立不动,此时“灰匙”(注二)的作用就极为重要,石头露出在屋子内外两面,只黏紧中间一部分就足矣了,凡此都需利用“灰匙”来压塞填实处理,既保证黏合的扎实可靠,又可节省糯米。这些墙面除了“灰匙”的作用外,还有一个环节也必需兼顾并做好来,那就清理石头秀出来的“脸面”,就像过去墙壁或地板铺瓷砖时需要把缝隙抹平抹顺一样,“小工”要做这个事,如果是糯米剂,那就非得立刻处理不可,否则等它干硬后,会在墙面上留下刮不去、洗不了的大花脸,那可就不妙了。

这是当时的室内,还留存稍微清楚的格局,门柱、墙面还看得出来其有序的结构与变化。(农本香提供)
这也是当时的室内,墙面和外墙几乎一样,这屋杂蔓生,若非有个窗洞透着阳光的话,几乎已分不出室内室外了。(农本香提供)
石砌墙大都采自由心证法,捡到的石头不一样,做出的墙面也各有千秋。(农本香提供)

第三种是土埆壁和室内墙部分,二者的基体都是以黏土夹杂稻草或者油麻的纤维为之,土埆壁是以黏土做成砖形,干硬之后直接叠起;而白墙内部是用竹篾先编一片竹屏,固定位置后敷上黏土,最外层则上一道白色石灰加以美化。这种做法只适合作室内墙,因为白灰和黏土都容易破损脱落。

土埆是以黏土混以植物纤维做成砖形,干硬之后直接叠起。(农本香提供)
室内墙要先编一片竹屏,固定位置后敷上黏土,再敷上白灰美化之,可惜容易剥落。(农本香提供)

这些弃屋的主人应都是当时经济比较富裕者,他们愿意把白花花等同于银两的好米涂在墙上。拿雪白而又香喷喷的糯米去敷墙,可能一面墙所费就不赀了。在某些人眼里必然有“浪费”、“暴殄天物”之疑,导致全村才留下这么几片墙,由此来看,这些弃屋也是弥足珍贵的。

这间百年老屋,其后代已迁离多年,寓居台湾各地,“开枝散叶”了。(农本香提供)

色调古拙自然的石头墙

如果从美学角度来审视这些石墙弃屋,无论造型、质感、色调的搭配都有其独到之处。砖瓦部分、墙面、门窗配件等等,其色调古拙自然又富于变化,以同种色系造就了丰富的色感;其造型朴素、简洁大方,其质感则是在粗糙中不失细致,在在都令人惊叹!

这是窗楣(局部)。压有纹路的砖块半埋在墙内,中间挖了个洞,用来固定窗外防风避雨的板子上方的竿柱。(农本香提供)

不论是砖墙还是石墙,凑近一看,发现其组合成分每块都是活泼泼的,不规则的,几乎找不到两块完全相同的。其实施工时就很不容易,糯米太黏了,灰匙(镘刀)不容易利落地施展开来,所以白色部分牵来拖去的感觉很明显。它这种稚拙、纯手工的感觉,在现代“手工制作”当红的年代,格外显得难得与宝贵。

虽属废弃屋,但仍备受保护。除了屋瓦完整无缺之外,三面窗都以木条钉上铁板、塑胶板,木条的颜色和木框的大小,不经意地变化着,恰到好处;铅(铁)板上的蚀锈和塑胶板的平淡形成有趣的对照。嫣红的砖造柱子,一块块有着小小的色调变化,和两旁大片水泥墙面受到风吹雨打的岁月蚀迹也呈相当的对比。另外,窗楣不是平整的直线,只两头微微上扬,就出来表情了,不但把这面墙渲染的十分有韵致有情调,还让我们也看到它不是简单行事,胡乱盖的,一切都按规矩照着尺度步骤来的。(农本木提供)
典型的上砖下石式的屋子。端整和粗犷搭配起来,另有一番格调和风情。(农本香提供)
左侧有一个由三块砖砌出的小洞,紧贴着砖柱,那是猫狗出入口,见到这个的人无不莞尔。古人可是十分慎重其事的,乡下人粗中有细,他有这样的心思,为家中动物着想,尊重它们,让它们也能拥有自由出入权。如果硬要说有缺憾的话,那就是古时的猫,必需自己捕捉老鼠才有东西吃,可能体型削瘦,所以洞口留的很小,现代的胖猫胖狗们看到这个也许只能瞠目结舌,不知如何才过得去呢。(农本香提供)
且瞧瞧这些石子们,各有各的体态、姿色、表情,它们仿彿是水中群嬉之游鱼,悠游自在;似风中摇曳的花枝,朵朵分明。(农本香提供)
这是当初的住家以石头、碎石、水泥铺的院子,建筑物现在已破损。(农本香提供)

注释
(注一)“火头砖”:烧窑时摆的位置在炭火前方,因而被过度烧烤,几乎成了焦黑色,其厚度约一公分左右。

(注二)灰匙:水泥墙面施工的一种手持工具,用以抹平水泥。一称“镘刀”,也称“抹刀”。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奥斯陆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这座于市中心、弧形一层楼高的荷兰巴洛克风格建筑,以石材与红砖混合而成。大教堂东边是教堂前侧圣坛或称礼拜堂(chancel),钟楼有铜制的圆屋顶,搭配文艺复兴风格的尖塔。大教堂几世纪以来不断在整修与翻新。
  • 雕塑通常用来纪念重要人物或是故事。古往今来,雕塑流行的题材包括神话场景、政治领袖或宗教人物。然而,古典雕塑中有个最特别的主题并不在上述类别里。人物雕塑《斯皮纳里奥》(Spinario)或称《拔刺的少年》(Thorn-Puller)呈现的是一位坐着的裸体男孩,全神贯注地在拔他脚上的一根刺。几千年来,这座雕像给艺术家带来非常深刻的启发。
  • 英国威尔顿庄园(Wilton House)完美融合古典主义与英国美学,堪称独树一格。外墙采用当地石材建造,与英格兰威尔特郡(Wiltshire)乡村融为一体。古典比例、强调对称、矩形特征等设计,符合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Vitruvius)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安德里亚‧帕拉迪奥(Andrea Palladio)的美学原则。外墙没有石柱,最初的构想是为了让人们可以待在户外,同时还能屏蔽来自地中海炙热的阳光,这样的设计适合北方的地理与气候。
  • 大理石屋(Marble House)静谧地坐落在纳拉甘西特湾(Narraganset Bay)沿岸,它是美国罗德岛纽波特(Newport)第一座大理石豪宅,将原本幽静的木屋改建成富裕的堡垒。取名“小屋”(cottage)是为了对早期木瓦风格(shingle style)避暑别馆的尊重。但事实上,这是一栋“适合王后”居住的顶级豪宅。
  • 哥特式雕塑家在创作每一件作品时心怀上帝。他们精心雕塑的作品描绘了圣经与圣徒们的生活,成为教堂建筑中重要的一部分──将上帝的讯息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 俄西俄斯罗卡斯修道院(Hosios Loukas Monastery)位在赫利孔山(Mount Helicon)西坡,靠近希腊中部古城斯泰里斯卫城(Acropolis of Steiris)。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群可说是十一世纪拜占庭建筑的瑰宝,公认是希腊拜占庭艺术第二个黄金时代(或称中世纪拜占庭建筑风格)最引人注目的典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