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仆人演绎人间佳话

文/刘晓

古人做人重道德操守,每个行业都有很多忠义之士,留下让人为之动容的典故。(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4356
【字号】    
   标签: tags: , , ,

古人做人重道德操守,每个行业都有很多忠义之士,留下让人为之动容的典故。史籍上记载了一些忠义仆人的故事。

阿寄忠心侍主母

明朝时,淳安县(今浙江杭州附近)有一户还算比较富足的徐姓人家,家中有一个名叫阿寄的人,从小就因家贫卖身来到徐家做仆人。为人善良的徐老爷对阿寄很好,阿寄也心怀感恩,勤勤恳恳地照顾一家老少。待徐老爷过世时,阿寄已经在徐家生活了几十年。

徐老爷有三个儿子,老大和老二只晓得每日吃喝玩乐,只有老三懂得勤劳持家。为了徐家,阿寄在徐老爷过世后,曾规劝过老大老二,但他们根本不听。无奈之下,他只得与老三共同承担着家里的重担。

然而,没过几年,老三突然得了急病离世,留下妻子徐氏和五个年幼的儿女。阿寄非常难过。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老大老二不想让孤儿寡母成为拖累,竟打起了歪主意:分家。

在分配家产时,老大和老二分走了家里仅有的一匹马和一头牛,而将已经56岁的阿寄甩给了老三家。老三的妻子徐氏也只能无奈哭泣。

面对这种困境,阿寄没有抱怨,而是下决心要帮助徐氏母子过上好日子。于是,他向徐氏提出要出门经商。想到过去几十年阿寄都忠心耿耿,徐氏对他还是十分信任,将典当首饰珠宝换来的十几两银子交给他,作为本钱。

阿寄一路打听商机,经过考察,听说山里有很多漆树,采割出的生漆可以漆家具,在城镇里面很畅销,就赶去山里买生漆,之后到苏州贩卖。一年下来,竟赚了几倍的钱。他回到家中,对徐氏说:“主母不用担心了,富贵可立至矣。”

阿寄一路打听商机,经过考察,听说山里有很多漆树。示意图,图为一棵漆树的叶子。(Fotolia)

在阿寄的苦心经营下,二十年后,徐氏资产达到了数万两银子,成为当地的富户。在此期间,阿寄帮助安排徐氏的三个女儿出嫁、两个儿子娶亲,每人的陪嫁或聘礼都有上千两银子。此外,阿寄还请了先生到家中教授两位公子,并通过输粟让他们进入太学读书。两人后来都成为知书达理之人。

为徐家立下汗马功劳的阿寄并没有以此自骄,而是依旧严守本分。他每每看到徐家人,即便是幼童,也要行礼;即便是骑马途中相遇,也必勒住缰绳问候。每次看到徐氏当家主母,从不斜视、从不与之平起平坐。阿寄之行为举止,俨然如那些读书明礼的缙绅,其心真是“大忠纯孝也”。

辛劳一生的阿寄在临终前,拿出已经平均分好了的家中的粗细账目,交给徐氏说:“这些都给两位小主人,他们可以掌管家事了。”言讫而终。

徐氏的孙子辈中有人暗中查探阿寄是否存有私房钱,却发现阿寄真的是家无余财,他的妻儿也都仅仅是过着紧巴巴的日子而已。

当时的人听说后,都为阿寄的忠义之举所感动。也因此,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李贽专门为其写了一篇《阿寄传》。阿寄,一个普普通通的仆人的名字,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一段佳话。

孙明抚育丁尚书后代

丁汝夔,是明朝嘉靖年间的政治人物,历任山西左布政使,甘肃、保定、应天巡抚,湖广参政,河南巡抚,吏部左、右侍郎,兵部尚书兼督团营。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鞑靼军队直逼京城,丁汝夔呈《备边十要》及“退虏长策”十余牍均被奸臣严嵩扣压,又因严嵩建议丁汝夔传令诸将不许轻易出战,鞑靼得以肆掠京城周边八日。民间都认为丁汝夔是罪人,严嵩更将罪名推到他的身上。嘉靖帝遂以“御寇无策、守备不严”将丁汝夔斩首,他临刑时大呼“严嵩误我”。严嵩倒后,在隆庆初年,丁汝夔被追复原官。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鞑靼军队直逼京城。示意图。(shutterstock)

孙明,是丁汝夔的管家。在他遇害后,孙明跟随曾经是礼部主事、被贬戍到辽阳的次子丁懋正。然而,半年后,丁懋正也被人害死。没多久,丁懋正的妻子也死了,只留下五个月大的婴儿。

为了养活婴儿,孙明或四处为其寻找乳母,或从市场上买回牛奶羊奶。在抚育幼儿的同时,孙明还不忘为主家申冤。每听说监察御史来到当地,就前去泣血哭诉冤情。有官员怜惜他,就为他脱去了罪籍,让他得以回归京城。

从辽东到京城路途遥远,孙明没钱雇车,只能靠步行。他白天背着幼儿一路前行,沿途乞讨到食物,他宁可自己不吃,也不让小主人饿到;晚上他们就找温暖干燥的地方休息。

如此走了一个多月,两人才回到京城。孙明询问丁家的遗产,得知被其族中的亲戚占有,就禀告了官府。经过长时间的追讨,终于追回了大部分遗产。

孙明侍奉小主人丁继之如昔日对待丁汝夔,尽心尽责。等到丁继之长大成人后,孙明将丁家遗产悉数交给他。丁继之后考中秀才,孙明则高寿离世。

参考资料:
明李贽《阿寄传》
《涌幢小品》

责任编辑:李婧铖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中国古代,“画麟阁”或“入麟阁”代表著作为臣子的卓著功勋或最高荣耀。李白诗云“功成画麟阁”,杜甫抒怀“志在麒麟阁”。这一典故因何而来?这要从汉宣帝甘露三年说起。那年,汉宣帝因匈奴归降,回忆起辅佐有功之臣,于是命人在未央宫麒麟阁绘制了十一名功臣的图像。
  • 本世纪罕见日食,世界唯一的全日食记者对日食如此反应?科学研究表明,观看日食可以强烈影响人的心理,使人敬畏,激发原始的归属感。
  • “年”的古字写作“年”,从古来字形的演变中可以看到“年”的本意。“年年有余”,老百姓期待,天子也期待——他们共同的祈愿是什么?这个成语典故的本事起源于夏朝末年,源远流长。
  • 门楹上挂上春联,将冬天的气氛一转成新春,千门万户立即焕然一新。除夕前,什么时候换上新春联好呢?在中华文化史上,当前的这种遍及百姓家的纸春联是何时开始黏挂的呢?
  • 时间飞逝,转眼间我们就送走了温顺可爱的玉兔,迎来了瑞气万千的祥龙,这儿先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龙腾虎跃,好运连连。
  • 冬至:夜从今夜短,日从今日长!冬至日阳光达到南至点将要北返,阳气从地底升起。你对“冬至”的内涵文化知多少?在此盘点冬至的重要的文化光彩与典故。
  • 汉宣帝是史上有名的中兴之君,而他第一道诏书流露的“深情”更是史上流芳。于公于私,汉宣帝都显露了真挚又深刻的仁爱之心。
  • 月到中秋分外圆!黄历八月十五日围绕着月亮的许多民俗传说,尤其是中秋节的神奇事儿纷纷涌上记忆的时空,让人回味中秋节的神奇时空!它们跨越了几千年的记忆,搭起仙凡之间的桥梁。
  • 秋天多变的风貌往往容易触动人心,诗人咏秋的诗篇很多,其中有些在诗情画意中对应了秋天的季候典故,让秋的印象更深深印入人心田。我们来看一篇咏早秋的诗,体会其中简单二十个字中蕴含的丰富文化意境与深永的意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