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之二十二‧品读《西游》第六十八回

【西游义趣】悬丝诊脉 解痼疾

作者:皇甫容
西游记
清代佚名绘《西游记》第六十三回图画。(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634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八戒相貌欠俊,怕吓着众人,于是嘴拄着墙根,死也不动。悟空见朱紫国挂了皇榜,于是念声咒语,揭了皇榜,悄悄塞到八戒身上。国王久病不愈,难道需要“八戒”?悟空进宫给国王治病,他的孤拐脸把国王吓得战战兢兢,为何悟空说他一千年也好不了?悬丝诊脉、三折肱又有怎样的含义?重温西游故事,试探其中寓意。

张挂皇榜 弦外有音

朱紫国国王派人刚挂出皇榜,就引来很多人围观。“近因国事不祥,沉痾伏枕,淹延日久难痊。”皇榜的言外之意是说,这个朱紫国的国王,自从有生以来,所遭受的病苦,皆因身上背负着“朱紫”,放荡情怀,醉生梦死所致,在蜗牛角上争名夺利,为万事劳心劳神,却不知自省悔过。朱紫国王患病已久,病根已深,非一朝一夕所致,要想彻底除掉病根,除非遇到“三折肱”的良医,否则无法解决千年轮回累积的沉痾。

“稍得病愈,愿将社稷平分。”言外之意,谁能解决我千年轮回的沉痾,我甘愿把江山平分。当国王张挂皇榜,寻求天下良医时,意味着国王主动寻找高人,解决自身的病症,也就是他主动寻找归正自我的办法。这个皇榜看似言病,其实张挂的是国王寻道的信心,意在寻求解脱千载轮回之道。所以悟空一看,继而说不买调料了,“等老孙做个医生耍耍”。

西游故事揭晓了国王的病根,于是作者顺着他的病症给他开了一个药方,那就是戒,不是“一戒”可以治好,而是“八戒”。悟空念了一个咒语,揭走了皇榜,轻轻地揣进了八戒的怀里。

欲正其心 先诚其意

众人忽然看见皇榜在八戒身上,于是硬要扯着他去给国王治病。八戒被众人扯恼了,大声喝道:“这榜不是我揭的,是我师兄孙悟空揭的。”他知道是悟空干的,让大家一起到会同馆找人。众人随八戒来到会同馆。就在馆门前,八戒提醒大家,说师兄悟空“他却是个猛烈认真之士。汝等见了,须要行个大礼,叫他声孙老爷,他就招架了”,这处描写点明了精诚的重要。古人云:“欲正其心,必先诚其意。”八戒提醒众人对悟空行礼,正是这个意思。

只要能治好沉痾,国王甘愿让出一半江山。国王心诚意笃,国民也都随国王之性,甘愿向悟空行礼大拜。原著描述,校尉太监向悟空行大礼,请他出面为国王治病,“孙老爷,今日我王有缘,天遣老爷下降,是必大展经纶手,微施三折肱,治得我王病愈,江山有分,社稷平分。”

有了诚意,还需躬身力行。所以悟空说:“你去教那国王亲来请我,我有手到病除之功。”因国王身体虚弱,不敢乘辇,特别下令文武众臣去礼请悟空。上至国君,下至群臣,意诚心正拜求良医,后续悟空出手治病,也就顺理成章。

悟空批谬 

悟空进宫给国王治病,当国王听到悟空的声音,一见悟空的面相,顿时吓得跌倒在龙床上。众人瞬间又变了脸色,嗔怨悟空粗鲁莽撞。

悟空来给国王治病,国王还在悟空的声音和相貌上打量,也就是在色身上用心,不从生命的根本上改变。

所以悟空说“列位错怪了我”,这句话是告诫,他提醒群臣,迷恋朱紫,沉湎于蝴蝶梦的人太多了,这么多人是否意识到自己错了?一旦堕入轮回,什么时候能再得到人身,得到寻道的机缘?治不好生命的病根,纵使轮回千年,也始终是个病人。诚如悟空所言:“他如今是个病君,死了是个病鬼,再转世也还是个病人,却不是一千年也还不好?”此话一出口,群臣又愤怒地骂悟空“满口胡柴”,胡言乱语。悟空笑着说:“医门理法至微玄,大要心中有转旋。”要治病根,就从心中去找,去周旋。

悬丝诊脉 解痼疾

既然国王胆怯,不敢见悟空。悟空就为国王悬丝诊脉。文武百官都很高兴,以前人们只是听说过这项奇技,但从来没有见过。悬丝,丝是至微至细之物;悬,是从虚空中,从人的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去探索。用心细微,可探知到微妙之处;虚空,超越有形的物质身体,去看元神所在的另外空间。

唐僧责备悟空:“你那曾见《素问》、《难经》、《本草》、《脉诀》是甚般章句,怎生注解?就这等胡说乱道,会什么悬丝诊脉?”从唐僧的责备中可以看出,虽然他修行多年,但仍然没有意识到其实人身上自有上等的良药,即先天的精气神。唐僧仍旧固守着,一定要靠《素问》《难经》《本草》等医典开具的药方,人才能祛病健身。悟空悬丝诊脉,打破了唐僧骨子里的成见。

第六十八回标题“朱紫国唐僧论前世 孙行者施为三折肱”,唐僧论前世,论的是数千年的轮回,要想去掉病根,就得解决轮回问题。悟空“三折肱”,折肱本意多次折断胳膊,从而体会到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而成为某方面的良医,语出《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单就“折”字而言,犹如折狱的折,也就是辨明正邪、是非的意思,要去掉后天之病,必须回补先天精华之气。悟空见了国王一面,对他的病已经折辨明了,之后章节修药丸、盗金铃、降伏妖王,其实都在三折之中。

打破朱紫梦 涤净尘氛不惹愁

炼就一块足色真金,需要用大火锻造,方能炼成;选择一块无暇美玉,需要在一堆乱石中耗时筛选甄别。若没有大火,很难看出黄金之真;没有乱石烘托,就无法展现玉质之美。西游故事第六十八章回,以极其普通的日常生活,诸如市井民风,买调和,揭皇榜,论前世,在嬉笑责骂,一问一答中,讲述着精彩的修炼故事。读着长篇章回故事,也拨出弦外之音,修行者不脱离世俗,就在利来利往的街头闹市、朝堂上磨炼,或更能让人透彻地理解修行之道吧。

在取经之路上,神佛安排了朱紫国,看似解决的是国王的问题,实际上解决的是唐僧修行路上多年遗留的痼疾,同时连带着解决唐王“超度孽苦升天”的苦心。修行者只有解决了生死轮回,才可称得上“善正万缘收,名誉传扬四部洲”;也只有摆脱生死轮回,才可称得上“诸佛共相酬,永住瑶台万万秋”。千年轮回,在每个人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痼疾,在追求朱紫之梦中患得患失,或许因此,西游作者于开篇词点明:“打破人间蝴蝶梦,休休,涤净尘氛不惹愁。”

这一章回的结尾,诗词曰:“心有秘方能治国,内藏妙诀注长生。”无论治国,还是长生,秘方就在一个心上,妙诀就藏在心里,作者点明了这一点。@*#

(点阅西游义趣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枫桥镇,坐东朝西,面对古运河,在晨曦一抹或暮色苍莽之时,于湖水岸边听得入耳的木鼓钟声不觉令人感叹天地悠悠的怀古幽思,人人不由自主的吟唱唐代诗人张继的千古大作《枫桥夜泊》
  • 倘若欣赏一个人,应当如何赞誉?在众多的誉美之辞中,诸如:以玉树临风形容倜傥之士;以云中白鹤形容隐士高洁;以璞玉比喻有潜质而未经雕琢之人;亦或如瑶林琼树,比喻一个人容貌才智出众,犹如风尘外物……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赞誉,即以镜喻人,百代流芳。
  • 在水浒故事中,每当豪杰出场,必有诗文介绍其名号与绰号。唯独武松出场时,绰号一直空悬未着。
  • 古代的史家并不避讳将神奇的预言采撷入史,三国相关的史料中,关于预言的记载很多,其中不乏采自谶纬之言。
  • 齐国左相出访鲁国,他那豪华的车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鲁国大夫叔孙豹善于预测,当即预料了左相的结局。宴会上,齐国左相举止失礼,叔孙豹辛辣地讽咏道:“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看那老鼠都还有张皮,这人却没有礼仪,不死还等什么?如此辛辣的讽谏,齐国左相做出了怎样的回应?
  • 《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回,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观点,概说东汉末年由一统江山分裂为三国鼎立的局势。然而,历史大局的演变,真的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结果吗?
  • 汉灵帝熹平五年(公元176年),一日,沛国谯县的天空中,一只散发着金黄光芒的黄龙,轻盈矫捷地遨翔天际。百姓们纷纷举头注目,大感惊奇,消息也不迳而走,传到了京城。
  • 西汉末期开始,民间就流传着一则语意不明,扑朔迷离的预言:“代汉者,当涂高也。”
  • 西游记
    经过繁华的闹市,向来嘴馋的八戒却与美食失之交臂,这其中有哪些寓意?悟空与八戒携手买调和,看似日常生活化的描写,是否有什么隐喻?换个角度看西游,会发现不一样的义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