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话之三】

神力女神——女娲炼石补天

文/山海青
女娲补天。(肖平/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1667
【字号】    
   标签: tags: , ,

在无数悠远的苍宇岁月中,人类生存的宇宙也曾遭遇巨灾大难,整个寰宇都面临生死时刻。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淮南子《览冥训》

在女娲造人之后,亦不知经历多少迢远的时间,一日,一声轰然巨响,支撑天顶的天柱断裂,无极高远的天空崩塌而下,天顶破了一个大洞,霎时星空漆暗,陨石滚滚坠地,翕尘扬沙,席卷远近。

足下坚实的土地如肠寸断,蜿蜒向无际的远方。大地不再能承载万物,林木拔起,山陵骤成窟洞,河川一夕改道,大火如蛇,蔓延万里,更兼洪水乍起,汪洋掀起巨波狂浪,吞噬一切。

山野的猛兽挨不住饥饿,到处吃人。骛鹰猛禽从高空攫食老弱者,人间犹如炼狱,哀嚎之声不绝于耳。

慈悲的女娲之神如闻即见,瞬即施展神力,提炼具有五行能量的五彩神石,先把破洞的天宇补起来,随即斩断巨鳌的四只脚,取代支撑大地的四根天柱,然后焚烧河边无尽的芦苇草原,终于以芦灰止住了洪水,并诛杀恶龙猛兽等,止住了这场天崩地裂的灾厄。

背方州,抱圆天,和春阳夏,杀秋约冬。——淮南子《览冥训》

然而,受创巨大的世界仍须细心修补。

女娲以无穷神通,将身体变得极大,她背抵着大地,双手怀抱圆形的天顶,倾注自身能量以调整失衡的四季,直到春天回归暖和,夏天重回炎热,秋天终得萧瑟,冬天回复寒冷。

女娲炼石补天。(古瑞珍/大纪元)

期间,女娲常累到头枕石块倒头就睡,有时只能坐在草编的坐椅上闭闭眼,就又起身工作。她辛勤地到处巡视,当世间阴阳之气阻塞不通时,便予以梳理贯通;当逆气危害众多百姓时,便予以禁绝消除。

在女娲无私的付出与努力下,终于天清地平,人们回到往日的纯净,睡时无忧无虑,醒时弃智无巧;人们自觉就跟牛马一样,都是万物的一员。行动舒缓沉稳,天真纯良。野兽毒蛇全都收敛起爪牙、毒刺,没有了侵害人类的心念

乘雷车,服驾应龙,骖青虬……,浮游逍遥,道鬼神,登九天,朝帝于灵门。——淮南子《览冥训》

 女娲成功地将失序的宇宙,重新回复为古朴的原始状态。

一日,她乘坐着由应龙展翅驾驶的雷车,车驾上铺着美丽图案的车垫,青色的虬龙环绕两旁飞舞,她手持瑞玉,在黄色的云彩缭绕中,众神为之引导,上登九天,朝见天帝。

圆满完成使命的女娲,不标榜自己的功绩,不张扬自己的名声,安详和穆地静息。

参考资料:

淮南子《览冥训》

点阅【上古神话】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千古一僧的传奇经历。生前,三位皇帝、两场战争只为抢他一个人;去世后,唐太宗为他立碑提词。他究竟有何非凡的本事?
  • 王远知在母亲胎中传出了啼哭声;有一出家人预言他将来会是位神仙。后来发生的事情,证实这个生命是带着根基继续来修行的,结果是否如出家人所言呢?
  • 王灵官为五百灵官之首,他师从“四大天师”之一的萨守坚萨天师,而他拜师的经历也有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
  • 中国历朝历代都出现过不少在山中隐居、修炼的得道高人,当他们走街串巷、闲步市井时,偶尔也会在因缘际会的安排下一展神通,或许是为了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仙术的精妙、道法的高深,亦或是想让人明白,人性本就通达神性,修神通、炼神术本就是坊间市井中有缘人皆可为的。
  • 王重阳是北宋末年及金朝时期的著名修道人。按历史记载,他在金大定十年(公元1170年,南宋乾道六年)就已经仙逝了。可是在明朝古籍《狯园》中却记载,王重阳在明朝时期曾再次出现。
  • 神农即炎帝,他不仅为政是帝王之圣贤,开创了农业、饮食文化,中医和中药也是他所奠基。图为神农氏像,出自明仇英《帝王道统万年图》(公有领域)
    一些史料中记载:伏羲氏之后,女娲氏继承了王位,共传了十五代,但都是承袭伏羲称号,因此有些史书上并没有这位女娲氏的记载。
  • 燧人氏统治天下的末期,在遥远的“华胥国”,另一位秉承天命下世的圣人——伏羲氏,应世而生。
  • 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南梁时期,二位神者动用神通,一夜之间将整座寺院搬到了岭南。南宋时期,灵隐寺的疯僧济公突然跑到村庄里抢走了新娘。当全村人追赶济公时,一座飞来的山峰从天而降,震惊了所有人……
  • 周末秦初,陕西咸阳一带流传着一首童谣:“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入太清。时下元州戏赤城,继业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
  • 概括而言,漫长久远的三皇时期中,有五位神人治世的事迹广泛流传: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