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一念悟浮生:张耒之《夜坐》

作者:林雨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气: 1752
【字号】    
   标签: tags: , ,

或许是生活的艰辛和仕途的坎坷,宋代诗人张耒的诗词,也不乏对人生的感悟之词。这首《夜坐》仅仅二十八个字:

“半消炉火夜三更,欲灭青灯暗又明。闭户无人瞑目坐,此时一念悟浮生。”

“半消炉火夜三更,欲灭青灯暗又明。”“半消炉火”应该是炉火已烧大半,也可指是半明半灭,都是可以的。“欲灭”是指灯火要灭之意,这里是指正要灭的灯忽然又亮起来。诗人用“炉火”和“青灯”来象征自己生命即将走向尽头之意。

“闭户无人瞑目坐,此时一念悟浮生。”诗人一个人关上门,自然是孤独的。其实此时的诗人却是非常清醒的,人生已过大半,半夜没有了白日的杂乱思绪,一个人回想自己的一生坎坷,或许才真正明白“人生如梦”的真实涵义。一切名利荣华都如过眼云烟,真的是繁华如梦。一个“悟”字,点出此时的诗人是有看破红尘之意。

无论一个人一生有多么辉煌的成绩,或是有万贯家财,到头来都会发现,这一切就是一场梦。看破红尘才会真正思考人生的真谛。或许才明白修炼人的大智慧。只是很多人明白得太晚,没有机会走上修炼之路罢了。

或许有人会认为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消极的。却不知此时的诗人才是最理智和清醒的。看破人生的人才是有大智慧的人。

——转载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纽约讯)参加第二届《新唐人》“全世界华人声乐大赛”的歌手演唱的中文歌曲中,有相当一部分以唐宋诗词入歌,可以说是恢复了诗词创作的本意,亦是对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
  • 古汉语的发音四声为平、上、去、入。它是齐梁时期由陆厥、沈约、谢朓等文人创立的;“平”即平声,“上、去、入”为仄声。从那之后特别是唐代开始,文人写诗都是依四声的发音来创作。
  • 宋代预言家邵雍的诗大都是带有禅意的,一般的诗人写诗是写心情,而邵雍的诗却是写禅意,一直很难用语言说清的意境。
  • 苏轼的这首《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既然是题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那自然是与禅道有关了,蕴含高深的道理。
  • 宋代诗人杨万里童心十足,他的诗词更是有趣,这首《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足见其写作功底。
  • 《三国演义》中的这首由诸葛亮吟唱的诗,因为没有在诸葛亮的文章中有记载,说它是罗贯中的作品应该不为过。其实罗贯中也不是一般人,这首《大梦谁先觉》也是喻意深刻。
  • 正兴奋找到了生命完美的终点,却刹那间了悟,一个新的层次正在展开;在环境遭受破坏,人心紊乱的时刻,在这个久远历史的转折点,对于人类来说,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 蝉,又叫“知了”,北方多地叫它“命命”。我不知道一个昆虫的名字怎么会和认知和命运有了关联。难道它真的富有灵性,了悟生命?还是它的叫声,为它赢得如此高贵的声名?或者人们想赋予它有关生命的内涵?
  • 无极至广大的天地渊源,流淌亿万年的永生奥义,在世间生命的记忆之先昭现,若隐若现的玄机 映照寰宇的瀚浩,运行天人历史的神性秘密。
  • 从茶席中体会茶道,了解茶文化,进而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茶道中,了解修道修心,找回传统道德,最后,让人类回归宇宙初始的纯朴境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