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敏:廿大前上海宣传集成电路“政绩”的背后

人气 530

【大纪元2022年10月03日讯】众所周知,集成电路(IC,封测后的成品一般通称晶片)是半导体的核心。而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在今年下半年以来的消息面上,一半是行业贪腐案频传,另一半就是被各地官方拿来当作政绩宣传,尤以上海当局最为高调。

在距离中共廿大开会只剩一个月时间,9月14日,中共上海市委外宣办举行“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党委专题首场记者会。据介绍,2021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2500亿元,约占全国25%;在集成电路领域,上海企业已经实现14纳米先进工艺规模量产,90纳米光刻机、5纳米刻蚀机、12英寸大硅片、国产CPU、5G晶片等实现突破。

上海这场记者会所谓的最新宣布,除了2021年的数据,其余的总结都算“炒冷饭”,而且从它们“问世”的那年起已被反复宣传过。2019年的14nm工艺、5G晶片,2018年的可用于5nm晶片生产线的(等离子体)刻蚀机,2016年的12英寸大硅片,2014年的国产CPU,以及早在2007年宣布突破90nm分辨率的国产光刻机。

而在这场公开记者会的背后,还有多少信息可以挖掘。虽然官方没有具体点名,但不难得知对应这些产品(技术)的上海企业是:紫光展锐、兆芯、中芯、新昇、中微、上海微电子(上微),这6家公司分别是在IC的设计、制造、设备领域被喻为“国产替代”、“自主可控”的主力。

紫光展锐能设计5G晶片等高端晶片,必须使用来自国际三大巨头且均为美国公司的EDA工具。兆芯CPU采用X86技术是源自台湾威盛,并且辗转通过威盛“获取”Intel的授权,兆芯在知识产权上始终存在瑕疵的。若按2020年上海IC产业规模的细分数据,设计业、制造业、封测业三业合计1852亿元,其中设计业954亿元,占比达51.5%,上海在设计领域最强,但若从美国禁令风险这一角度来看,上海设计领域是为最弱的一环。

中芯14nm先进工艺取得突破,广为人知的是在梁孟松加入后,其实中芯14nm制程还得到了IMEC(比利时大学校际微电子研究中心)的合作研发,高通遭中共当局反垄断调查后也以技术协助中芯开发14nm制程,中芯目前最先进的制程14nm仍非“去美化”产线。新昇12英寸硅片自量产至今已6年,目前营收占比不到3成(27.91%),不要说国产替代,上海一地都满足不了。据多个统计,2020年中国进口8及12英寸硅片数量合计2043.31万片,主要集中在上海市,占总进口量的51.7%(1055.6万片),远高于其它省份。12英寸硅片总体国产化率不足10%,12英寸硅片高度依赖进口,并且需求量还在持续攀升,特别是应用于先进制程的12英寸硅片几乎全部依赖于进口。目前90%以上的IC晶片需要使用硅片制造,相比晶片,硅晶圆的自主供应能力更弱。

中微5nm刻蚀机宣称60%的零部件从国内采购,其余还依赖于美国、日本的进口。上微90nm光刻机,使用的是欧美20年前的光源技术和零部件做出来的,这十几年来只闻宣称量产出货,但采购的具体客户、实际应用的生产线,以及通过晶圆厂技术检测、认证等等更值得宣传的信息却未闻发布。

而在国内微博上,针对这场记者会有一则评论如此表示:“台积电因为没有党领导而造出3nm”,这也引发部分舆论国产化进程恐快不过国企化之忧。

紫光展锐、兆芯、上微三家原本就是国企。紫光展锐与其母公司紫光集团深度受惠于大基金,目前也都深陷大基金反腐风暴。兆芯自制X86CPU产品已推出8年之久,目前销量都靠党政系统的采购,即便打国产旗号在国内民用领域仍不敌英特尔和AMD。上微的光刻机,在扶持晶片设备的国家02专项中是给钱最多的项目,这次上海官方等于证实上为光刻机仅达到90nm节点,这也意味着,从2020年起喧腾的“国产28nm光刻机”纯属炒作。

另外三家,中芯创办人是来自台湾、曾任职美国德州仪器20年的张汝京,他当年带着300多位台湾工程师和100多位德州仪器工程师创办中芯。新昇也是张汝京创办,并网罗美、台、日、韩及欧洲技术团队创设。中微公司名字的源头是微软中国,其创始人是归国华侨尹志尧,他曾在硅谷20多年,先后在英特尔、泛林半导体、应用材料等半导体行业的国际巨头工作,中微其它几个联合创始人也和尹的经历相似,多为美国国籍、国际名校毕业和曾在半导体设备巨头的高级人才。如今这三家依靠海归技术人才回国创业的公司,“国资”背景愈发凸显。

中芯目前最大股东是央企大唐集团,中芯整个董事会只剩下一个执行董事,还兼任董事长和财务领导,而近几年中芯与大唐的关联交易额激增。张汝京离开中芯后创办新昇,而在新昇实现12英寸量产、上海国资委旗下沪硅产业入主后,张汝京被再度走人。中微的控股股东为上海市政府出资的上海创业投资公司,中微的第二大股东是“大基金”,而在8月落马的杨征帆,正是“大基金”空降中微公司的董事。

张汝京堪称中国半导体产业“功臣”,却落得“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中微公司美系管理层战斗力强悍,但中微的大股东已是上海国资委和“大基金”,实质上也是国资控股,管理层会不会跑路?值得观察。以上知情者的看法如果直言,国企的通病“腐败内斗”、“党的领导高于一切”。

再以国产光刻机的唯一供应商上海微电子为例,上微的第一大股东是头部国企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气主业长达10多年亏损,2021年巨亏近百亿,并卷入900亿融资骗局,高层落马、总裁跳楼,案情波及整个上海官场。

上微自2002年成立至今也有了近20年的光刻机研发历史,从2007年的样机推出算起,15年来至今停留在90nm工艺上,舆论有指这个时间跨度仍令人心惊。若从国产光刻机大事年表的这一条时间线上还可以发现什么更深层的问题?

20世纪50至80年代初期,中国半导体产业几乎与世界同时起步,这也是国产光刻机研发的关键产业背景。1996年,江泽民时期的高层提出了“以市场换技术”、“造不如买”的风潮盛行,中国光刻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开始停滞不前。2001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下发了所谓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文件。2002年,光刻机被列入“863计划”,同时成立上海微电子公司,中电科45所的相关团队一起迁入,承担“十五”光刻机攻关专案。

不过2002年当时投注人力财力物力最多的是迫害法轮功,这也成为官员的仕途跳板,李岚清即江泽民专门迫害法轮功的“610”首任头目,在全国各地各领域各系统设有各级610办公室,即便是光刻机牵涉技术领域包括中电科系统也都有高级工程师被迫害。

总之,上海宣传口在廿大登场前夕的这场记者会,无非是让上海党委出来向中南海邀功,而且用一个主题就掩去了当年海归创业者的贡献及这些年从业人员的血汗,这也让人感觉确实非常厚颜。

责任编辑:高义

相关新闻
【十字路口】美管制令升级 中共半导体“芯”碎
【菁英论坛】美中芯片战 通向未来的关键战役
【财商天下】二十大临近 中国进入“准封城”
【林澜对话】中共芯片大跃进遭遇美国大封堵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