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届台湾影展“裂缝与光”波士顿上映

人气 185

【大纪元2022年10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刘景烨波士顿报导)波士顿台湾影展今年来到第四届了。10月1日和2日在波士顿公共公园AMC电影院,8部知名影片轮番上映,还有波士顿地区的行业专家和3位台湾导演现场座谈,为观众们诠释本届影展“裂缝与光”的主题。

10月1日上午,第四届波士顿台湾影展的观众与嘉宾合影。(驻波士顿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提供)

影展放映的影片及座谈皆包含对各自议题的深入探讨。例如周六下午放映的《我儿子是死刑犯》,记录了台湾3名死刑犯与他们家人的经历与情感。

来到现场参与座谈的导演李家骅说,希望通过这些故事,让观众认真思考死刑的意义。他认为,受害者家属最需要的是真相和道歉,而不仅仅是“杀人偿命”。例如2014年郑捷在台北随意砍杀4人,在他被处死刑后,一名受害者的妻子仍然质问:“为什么郑捷这么快要死?我还不知道我丈夫为什么被杀。”

李家骅认为,死刑是让政府便捷的刑罚,而通过教育让犯人讲出真相和真心道歉,是长期的、艰难的努力,但也应该是司法系统的目标。

10月1日下午,《我儿子是死刑犯》的导演李家桦来到波士顿台湾影展,与观众交流。(刘景烨/大纪元)

今年放映的影片有《魔法阿嬷》、《老鹰之手》、《通道》、《我儿子是死刑犯》、《寻找神话之鸟》、《乘着光影旅行》、《苦伶的脸谱》和《听见歌 再唱》。主办方在其中3场放映之后安排了座谈会,分别有王小棣、李家骅、梁皆得这3位导演与观众对话。座谈会的主持人分别有哈佛大学商科副教授黄乐仁(Laura Huang)、麻州监狱感化教师Sandy Liang和哈佛大学动物学家Scott Vernon Edwards。

目前就读哈佛大学的萧同学说,最令其印象深刻的电影为《我的儿子是死刑犯》,这是他第一次有机会认真思考死刑这个议题,并能以更多角度去分析,而非单方面吸收媒体所陈述的看法。哈佛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人简永达则特别提到,在《魔法阿嬷》的座谈中,有位当地观众不解,“为什么选鬼当主题?”;导演王小棣回答,“因为我们的阿嬷相信。”讲到心坎上的对话,让其难以忘怀。他认为用一场影展向美国人介绍台湾是一项相当有挑战性的任务,而“波士顿台湾影展完美完成了这项挑战。”

10月1日下午,不少观众来到波士顿的AMC电影院,观看第四届台湾影展。(刘景烨/大纪元)

影展呈现缺憾与勇气

“有了裂缝,光才能进来。”本届影展的节目册中说,裂缝象征生命的不完美,而光便是填满裂缝的契机与希望。迈入第4年的波士顿台湾影展,今年以“裂缝与光”为主题,想与观众们一同探讨,生命中的缺憾是如何带给人们力量,是以何种面向使人们重拾勇气,再次迎向未来。

据策展人李宜庭介绍,影展团队为这次活动做了长期的准备。策展组浏览了近50部电影的主题和大纲,从中选出20多部电影,由所有志工一起观看。最后,大家共同选出最具话题性,同时能表现台湾多元价值的影片。

关于这次影展的主题,李宜庭说,每一部影片都记述着“不完美”的事物,正如新冠疫情带给了人们很多缺憾,但这些毕竟都是人们的共同记忆。

“我们想要拥抱这样的不完美,然后叙述每个不完美中的独特性。”她说。◇

责任编辑:冯文鸾

相关新闻
2021波士顿台湾影展 10月首周揭幕
《美国女孩》波士顿首映 展现台美文化的冲突和解
台学联迎新派对 展望新学年
波士顿台湾影展10/1-2举办 邀导演王小棣、梁皆得、李家骅座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