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唐诗】五绝第一 短短20字鼓舞千古人心

作者:踏雪飞鸿
《江天楼阁 轴》,描绘大江大河上的楼阁,让人联想起黄河上的鹳雀楼。(台北 故宫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1660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南宋诗论家严羽评点唐诗的高妙处,他说“诗有词理意兴。南朝人尚词而病于理;本(宋)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这句评语,正好点出了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一诗的绝妙。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赏读《登鹳雀楼》】

远眺西山边,白日披上霞光彩衣依偎着大山,就要走到今天的尽头;转头东望,天际线下,黄河浩浩汤汤流入大海。

一般人看到“白日依山尽”,恐怕多想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吧!诗人王之涣并非这般,他追索在夕阳那山之后,在大海那边之外,还有什么呢?他说:想要看得更远、穷尽千里目,那就更上一层楼吧!登高望远的豪迈之气,励志之意,飞越大山大水间,带动人的梦想起飞!

登鹳雀楼》一诗非常贴近白话,自然质朴,然而二十字中,展开尺幅千里的气势。短短的五绝,在全篇四句二十字中尽用对仗,却没有凿痕,展现出气象高远深阔的山河胜概,以及登得高望得远的哲理。景、情、理自然而然溶接,天衣无缝。

原本的鹳雀楼在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唐代河中府),前瞻中条山,下瞰大黄河。此情此景化入《登鹳雀楼》诗中展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气象,尽收大山(中条山)大河(黄河)的境界,展现山河胜概,让人胸怀为之开阔;日西逝、水东流又埋下了人生立志在少年的伏笔。

下联十个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虚实相映,勉励人追求人生理想的志向,而本诗的主题“楼”终于在最后一个字表露,景外还有未写之景,楼外还有更高楼(理想),此种诗文的格调、气势,特与众不同。

清人朱之荆《增订唐诗摘钞》点评王之涣《登鹳雀楼》,其妙在兼具了格式的工整与意象的流动,“两对(对仗)工整,却又流动,五言绝(句)”,并“允推此为第一首”,将《登鹳雀楼》推选为五言绝句的登顶之作。

鹳雀楼筑在黄河中的高阜上(想像示意图)。图:元代 高城飞阁图(台北 故宫博物院提供)

诗人身影

王之涣(公元688〜742年),字季凌,自幼聪颖,弱冠就能作诗文,“少有侠气,所从游皆五陵少年,击剑悲歌”。后来改变原来的游侠志向,努力求学攻文,十年后名声远扬,结交许多盛唐名士。从他的人生游踪,我们也可以领略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奋发精神。

最初他以家族门荫登仕途,调补冀州衡水主簿,后来遭人诬构,拂衣去官,悠游山水,十五年间足迹踏遍黄河南北。黄河的万千气象,飞越入诗,在本诗中展现浩浩汤汤入海流的壮阔。

靳能写王之涣的墓志《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尉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说他“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尝或歌从军,吟出塞,皦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赞美王之涣志气昂扬,真个卓越豪迈、谋略远大的奇才。

杰出的咏“鹳雀楼”诗

沈括《梦溪笔谈》中说,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诸三篇,能状其景”。

李益(唐代宗大历四年进士)的诗是一首七律——《同崔邠登鹳雀楼》: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萧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李益诗描写鹳雀楼黄河上的景象,一水带樯,浩风扬帆,河水共风云蒸腾,变化无常,诗人在瞬息万变的历史长河中抒发生命短暂之慨,带着伤春的感概。

畅诸(唐玄宗开元初进士)的诗《登鹳雀楼》也是一首五绝,诗吟: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诗境壮阔出尘,从鹊鸟背上看世间是为一绝。而王之涣的诗开展气象万千的胜概、虚实相生的层次、情景交融的造境,清新自然,千古以来更贴近人心。

鹳雀楼的今昔

在公元六世纪中,北周开朝霸臣宇文护建了三层楼宇,作为他军镇河外的军事建筑,这就是最初的鹳雀楼。结构奇巧的高楼,宏伟壮观,下临黄河,佳气胜概令人屏息。

据《清一统志》和《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址在蒲州旧城(蒲坂府)西南边上,筑在黄河中高阜上。那里常常有鹳雀栖息,故而命名鹳雀楼。这种鸟非常善飞,一奋翅上云霄,一落不知在几千里外。

鹳雀凌霄。 (pixabay)

最初的鹳雀楼台基高约三尺,台基上立着三层叠阁式的建筑。从下往上层层缩檐,角角伸挑,斗拱承檩,楼阁式挑肩屋顶错落交覆。飞檐下覆盖着环楼的回廊,廊的外缘装饰着棂格门,楼阁兼具深幽气韵和观景的舒畅悠广。台基上斜坡有外楼梯通上楼,同时楼内也有木梯可达楼顶。

鹳雀楼当着黄河浩浩劲风堂堂而立,那飞檐斗栱、那棂格门窗历经七百多年屹立不摇,反映了中华古代木建筑工程的精巧稳固,璀璨神技令人浩叹。

元代初期,楼一度毁于战火,明朝初期,故楼旧址犹可寻,后来因为黄河泛滥,河道频频迁徙改道,淹没了故址。后代人舍不下对故楼的旧情,就以蒲州城的西南角楼当作“鹳雀楼”的替身,登楼赋诗的人依然络绎不绝。

现在的鹳雀楼是二十一世纪的产物,因黄河三门峡工程而迁移到蒲津渡西边几公里处的麦田中,六层楼,外型仿唐代的形制,但失去了木建筑的伟构神技了。新楼也远离了大江大河的胸怀,丧失了传统的根基,失去了相融于山水间的胜概。

小语

登高望远,是古今之人共同的爱尚之一,登高望远,也常常与人生的梦想与追求相牵系。王之涣《登鹳雀楼》观景,不言其高,高远的气象自现,开阔的气象映带风发的意气、强劲的筋骨理趣,展现出不同于登高悲吟的胸怀。古意天然的诗篇,清新晓畅,老少能解;抑扬顿挫的音韵,结尾悠扬蕴含昂扬无尽之意,回荡在盛唐的山水中,寄寓鼓舞人生的呼唤。

─点阅【爱读唐诗】系列─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本章“最孔门言礼之精义”。中国古代,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不同的人采用的礼节有所不同;但若片面强调差别,则易离心离德;而且,礼的目的乃是建立和维持秩序──一种和谐、太平的状态。儒家的礼治观,是让人互不混淆而又和睦相处。换句话说,“别”是礼的手段,目的还在于“和”。有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含义丰富,直指核心。
  • 地球的“成长史”竟然是这样的?!科学家终于承认,史前大洪水真实存在,难道《圣经》中记载的是真的?
  • 焚香静心,佛图澄和尚竟然还可以用香来救人……真的假的,琴技高超空中竟然飘香?
  • 孝悌是孔门教人的起点。《孝经》讲,“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简单的说,最基本的孝,是赡养父母,“朝夕色养”,做子女的要爱护自己、修养品格,否则“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进一步,有条件、有机会的,子女做一番事业,为国为民效力,光宗耀祖。最高的,子女能立身行道,成圣成贤,父母也因此享大福分。
  • 金丝桃的这个花语浮现眼前的是这样的画面:一边毫无保留绽放烟花般的绚丽光华,一边发出防御的警讯威慑──非诚勿扰!邪祟勿近!别看我如此纤柔娇美,但我是味微苦、有小毒的,要是欺人太甚,将承受我报复的后果。
  • 为什么“夫子温、良、恭、俭、让”就能得之?这里援引一段张居正教小皇帝的话,有这五者德容之盛,感动于人,所以各国的君,自然敬之而不忽,信之而不疑。都把他国中的政事,可因可革的,来访问于夫子,故夫子因而闻之耳。”也就是说,孔子之闻政,是因为其德行的感召力。
  • 与其它文明相比,中华文明的一大特色,是对家、祖先、孝道的高度推崇。本章就是鲜明的体现——曾子说:“敬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祭历代的祖先,老百姓的德行就会归于淳厚了。”在亲情中,人心有了依归,人生有了温暖,社会道德由此奠基,社会秩序由此扩展(古代中国是家国同构),所以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 天灯, 放天灯, 天灯节, 台湾, 平溪
    黄历正月十五夜称“元宵”,又称“上元”“元夕”“灯节”。这一天里,人们闹元宵,吃元宵、猜灯谜、结伴赏花灯,古代词人也把赏灯会情景写进诗词。写元宵灯会的词,不计其数,而南宋辛弃疾的一阕《青玉案‧元夕》,则千古长在人心。词中有元宵的胜景,词中对灯节寄情,更有人生的深意。
  • 在古代留下许多龙的故事;对现代人来说,有人认为“龙”只是一个概念,也有人认为龙的故事只是一种神话传说。有意思的是,为何自古以来每个民族都离不开神话故事呢?岁逢甲辰龙年,我们也来回味一些龙的故事。
  • “不重则不威”。君子一定是自重的,否则就没有尊严、威严。这里的“重”,始自内心, “正心诚意”,修为到了一定程度,“威”就表现出来了,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相反,如果一个人不自重,言行轻佻,势必招来侮辱,所谓“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