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图书馆收紧阅览规定 被指损害学术自由

人气 181

【大纪元2022年11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理尔、张瑛瑜香港报导)香港大学的图书馆引入新的预订系统,读者须预约登记方可浏览特别收藏部(Special Collections,下称特藏部)的书籍。另外,希望扫描(scan)、影印或拍摄特藏部材料的读者,要先填写表格,说明相关书籍的详细资料和拍摄照片数量。以上措施在5月18日起实行,有学者认为,收紧阅览规定“极可能是出于国安考虑”,需正视此举阻碍和伤害独立研究和学术自由,会窒碍资料流通并造成恐慌。

网媒Hong Kong Free Press日前报道港大引入上述措施,并提到特藏部中有5本政治书籍,包括前香港众志黄之锋《Unfree Speech: The Threat to Global Democracy and Why We Must Act, Now》、前立法会议员罗冠聪《Freedom: How We Lose It and How We Fight Back》、支联会的六四屠城相片集、陈云《香港城邦论》及壹传媒独立非执行董事Mark Clifford《Today Hong Kong, Tomorrow the World: What China’s Crackdown Reveals About Its Plan to End Freedom Everywhere》。另外,亦有3本关于1989年六四屠城的书籍,包括“天安门母亲运动”领袖丁子霖《六四受难者寻访实录》,但读者必须先在网上预约。

港大在回复《Hong Kong Free Press》查询时解释,新规定是“为有效地保护和保存脆弱及不可替代的资料”。(to effectively protect and preserve the fragile and irreplaceable materials for future generations of scholars)

杨颖宇:收紧阅览规定 极可能出于国安考虑

历史学者杨颖宇发现上述的新措施后,曾经在6月以《香港大学图书馆的新红线?》为题撰文,指有朋友曾经问特藏部职员改制的理由,对方回答是因为“有人偷书”。杨颖宇质疑,成立几十年的特藏部“是否一直都没有偷书问题”,并反问情况是否严重得“要牺牲历代学人均能享有的阅读和复印自由”。他接受本报访问时认为,收紧阅览规定“极可能是出于国安考虑”。

另一学者钟剑华认为,港大解释的理由“明显是借口”,并表示“有时真是不知是大学自把自为,还是政府施压”,慨叹图书馆这样做,只会令学术自由进一步收窄。他续指,“如果明知上到去(图书馆)取那些资料看,要登记,又要申请,有人肯定会避免使用,免得有麻烦。这对学术研究及学术自由都有十分明显的伤害”。

在1989年至1999年就读香港大学本科、研究院至取得博士学位的杨颖宇,形容特藏部是“香港研究的圣地”,在学时“日以继夜”在该处整理及阅读资料。他接受本报访问时指,当时特藏部完全不设任何限制,读者可以自由出入,而且可以任意从书架上拿书阅读,“从柜台借阅的书,分为一般闭架书和特藏闭架书,前者办理完借阅手续后可以随时在Special Collections范围内使用,后者则需要在柜台对面的玻璃房内使用”。

阻碍独立研究和学术自由需正视

杨颖宇表示,读者要首先办理借阅手续的措施,以前只适用于古籍、善本书,但现在扩大到特藏部所有书籍文献,并要将书拿到服务台前新设的阅读区使用,质疑“是否意味着凡特藏部读者必须接受职员监视?”

他又指,特藏部专门收集香港的典籍,纳入香港社运作品“原则上是合理的”;但是问题是出在收紧阅览规定,阻碍独立研究和学术自由,“这才是需要正视的”。

复印要申报 窒碍资料流通并造成恐慌

按港大图书馆的规定,读者要扫描或拍摄特藏部材料的照片时,要先填表申明详请,如书名、页数、拍摄数量,并设有6项条款,除了版权注意事项外,亦包括“我明白这些复印本仅供我个人使用,不可转让”。杨颖宇引述从事历史研究的朋友,质疑此项规例是否代表不可以与论文导师、同学分享资料,研究助理又可否将资料转移给主持项目的教授,担心有关人士因违反图书馆规例面临大学惩处。

杨解释,收紧阅览规定在两个方面阻碍独立研究和学术自由。首先,由于事先要预约,而阅读区空间非常有限,“换言之,学者尤其是海外来港作短期研究的学者,未必能预约成功,变相不鼓励学者使用馆藏”。另外,他认为上述的复印申请表安排的条款,会大大窒碍资料的流通,亦在学者之间造成恐慌,担心港大图书馆将来会因为资料处理不当而面对惩罚,“压力由此而成”。

政府不允学校图书馆有“危害国家安全”书本

在国安法阴霾下,民间接触个别书籍的自由明显受到规限。《明报》曾经在6月报道,有3间中学为免触碰“红线”,纷纷将“敏感”书籍从校内图书馆下架注销,甚至直接销毁,包括前中共总书记赵紫阳回忆录《改革历程》、冯客所着的《毛泽东的大饥荒》,以至司徒华谈师生关系的散文集《滋兰又树蕙》,都要从学校图书馆消失。

时任教育局局长杨润雄指,《港区国安法》实施后,“学校亦有责任肯定学校图书馆内不会有一些危害国家安全的书本”,以往“大部分学校亦根据自己校内的政策及教学的需要,把图书馆应该收藏什么书做得很清楚”。

公共图书馆因应《国安法》下架至少逾百书刊

除了学校,在2020年国安法实施后,香港公共图书馆亦下架多部涉本土、中国的政论、八九民运等的书籍,如陈云的《香港城邦论》、陈淑庄的《边走边吃边抗争》、黄之锋的《我不是英雄》港大学苑所着的《香港民族论》、民主党前主席何俊仁的《我向霸权宣战》、作家余杰的《纳粹中国》、中国流亡作家廖亦武所着的《这个帝国必须分裂》、支联会出版的刊物《八九中国民运报章广告专辑》、已故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的《末日幸存者的独白 : 关于我和[六・四]》、六四学运领袖王丹著作《王丹狱中回忆录》等。

有传媒统计,《港区国安法》实施后到去年年底,公共图书馆下架至少106部书刊。去年7月,康文署指因应国安法,累计暂停借出72项馆藏。

责任编辑:陈玟绮

相关新闻
香港日均自杀人数升 叶兆辉吁放宽社交距离措施
【拍案惊奇】上海死亡率奇低 北京 “五一”封控建方舱
倪匡及罗启锐逝世 陶杰:香港失去了一部分灵魂
分析:中共为何自曝习近平打了国产疫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