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异位性皮肤炎搔痒难耐 食药署提三大治疗产品

异位性皮肤炎患者若患部皮肤过于脆弱敏感,可能因为使用有添加清凉剂的止痒药膏而诱发红肿等反应。示意图。(shutterstock)
人气: 5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22年11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赖玟茹台湾台北报导)异位性皮肤炎是一种慢性且会持续发作的皮肤疾病,患者不只会感觉干燥搔痒,且可能会合并脱皮、渗出组织液症状,食药署表示,除使用外用类固醇改善外,也能从改善日常生活型态开始,如减少摄入牛奶等致敏食物、放松心情减轻压力等,皆可缓解异位性皮肤炎发作。

食药署30日举行“异位性皮肤炎真的好难受,三大治疗来改善”卫教记者会。

食药署药品组科长林邦德表示,异位性皮肤炎是一种慢性,且会反复发作的皮肤疾病,患者皮肤除了会出现干燥搔痒外,不同的人会合并有不同症状,如红疹、脱皮、渗出组织液、结痂,或苔癣化等。

由于异位性皮肤炎的发作牵涉到多种机制,少数特别严重的异位性皮肤炎甚至可能需要医师开立生物制剂或免疫抑制剂来进行治疗,常见轻微异位性皮肤炎则可藉由皮肤保湿剂、皮肤止痒剂(抗组织胺),及外用类固醇等三大治疗产品改善。

皮肤保湿剂部分,林邦德说,皮肤保湿是对抗异位性皮肤炎的基本要素,含水量较少的油性软膏通常有较好的保湿效果,含尿素成分亦可提升保湿效果。保湿产品应该一天至少使用两次,或在皮肤感觉粗糙干燥时就使用,特别是在皮肤清洁(例如洗澡或洗手)之后。

此外,异位性皮肤炎会伴随皮肤痒症状,林邦德说,病人经常使用抗组织胺外用药膏来抑制患部的发炎反应及搔痒感。

林邦德提醒,市面上许多止痒药膏也会添加薄荷醇、冬青油或樟脑等清凉剂,透过清凉感来分散对痒感的注意力,但要注意的是患部皮肤若过于脆弱敏感,也可能因为清凉剂的刺激而诱发红肿等反应,此外,2岁以下儿童应避免使用添加薄荷醇、冬青油或樟脑等清凉剂之药膏。

外用类固醇可说是异位性皮肤炎的治疗主力,林邦德说,但长期使用外用类固醇会造成皮肤变薄、变色等问题,且类固醇强度、剂型不同,适用皮肤部位也不一样,民众使用时应遵照医疗专业人员的指示,切勿自行用药,亦勿自行增减频率及涂药范围。

林邦德表示,除前述治疗外,改善日常生活型态,诸如减少摄入致敏食物、保持环境整洁、放松心情减轻压力等皆可缓解异位性皮肤炎之发作,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稍加留意,就能大符降低异位性皮肤炎带来的困扰。

责任编辑:吕美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