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采风】七五三童年礼仪 毕生教化

作者:脩实
女孩到了7岁,要举行穿与大人相同和服的仪式,通过这一仪式,承认孩子已成长为一个具有独立行为能力的人。(Shutterstock)
女孩到了7岁,要举行穿与大人相同和服的仪式,通过这一仪式,承认孩子已成长为一个具有独立行为能力的人。(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548
【字号】    
   标签: tags: , ,

日本是个重视传统、崇礼尚仪的国度,人们常用“冠婚葬祭”来说明人生中的四件大事:成人礼、婚礼、葬礼、祭祀先祖之礼。“冠婚葬祭”是大多数日本人一生中所必须经历的仪式,人人都要循规守礼。除此之外,日本还有许多其它传统风俗礼仪,也都要恪守,譬如“七五三”礼。

“七五三”起源

依照传统习俗,日本男孩虚岁3岁和5岁,女孩虚岁3岁和7岁时,要去参拜神社,感谢神保祐自己健康成长,祈求未来幸福长寿。这是日本人一生所要经历的第一个仪式,也是幼儿成长期最为重要的礼仪。因为是在孩童3、5、7岁时举行,故简称“七五三”。

“七五三”的正日,本为11月15日,但如今已不限于当日,进入11月后,就会看到很多父母带着身着和服的孩子,前去神社参拜。“七五三”原本为黄历11月15日举行,明治历法改革后,也就沿用了旧习,转为西历11月15日。

日本进入11月后,就会看到很多父母带着身着和服的孩子,前去神社参拜,行“七五三”之礼。(Shutterstock)

昔日,之所以定为该日,是因为黄历15日为二十八宿的鬼宿日,鬼不出没,万事大吉。并且,11月为秋后谢神之月,乘着15日的满月,一则感谢天赐丰收,二则借此感谢并祈求神明加护孩子健康成长。

关于该习俗的起源,众说不一,但一般认为始于平安时代。当时,该仪式只在王宫中和公家等贵族阶层中举行,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一习俗渐次扩大至武士阶层。江户时代以后,随着庶民阶层地位的提高,又扩大至社会各个阶层。至大正年间,随着文化的普及,开始在全国各阶层普及开来,并渐次成为日本全体国民共同而固定的文化习俗。

“七五三”礼之三仪

传统的“七五三”礼仪中,有三个重要仪式:“蓄发之仪”、“着和服之仪”、“系腰带之仪”。

平安时代,孩子出生后至3岁期间,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要剃光头。而举行过“七五三”仪式后,孩子们就开始留头发,故称“蓄发之仪”。仪式内容是:把棉制的白发放在孩子头上,再往头顶撒上白粉,并用梳子向左右梳理,寓意直到白发之年依然健康长寿。

男孩到了5岁,要举行穿和服裤裙的仪式,这就是“着和服之仪”。11月15日当天,给孩子穿上裤裙,并让其站在围棋盘上,面向吉利方向,寓意统揽天下、万事吉祥。

女孩到了7岁,要举行穿与大人相同和服的仪式,这就是“系腰带之仪”(也称解带之仪)。所谓“解带”,就是将昔日衣服上的系带解开,穿上正式和服,与成人一样系上宽大腰带。按传统习俗,给女孩穿上由姥姥家制作的和服后,再让孩子自己系腰带。通过这一仪式,承认孩子已成长为一个具有独立行为能力的人。

日本女孩到了7岁,要穿上和服,举行“系腰带之仪”,表示女孩具有独立行为能力了。(Shutterstock)

举行“七五三”仪式时,男孩的正式装束为上穿印有家徽的短褂和服,下穿裙裤。3岁的女孩穿不束带的和服,7岁女孩则要穿与成人相同的和服,系上腰带。

如上所述,“七五三”相关的仪式,男孩是3岁和5岁,女孩则是3岁和7岁。过去,一般是在虚岁时举行,但现在大多以周岁为准。举行“七五三”仪式时,一般要邀请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并设宴款待,举家庆贺。

吃千歳糖 祈千岁寿

“千歳饴”,是“七五三”仪式中不可缺少的,也是孩子们当日心怡之事,一般是在参拜寺院、神社登记或仪式过后,由寺院、神社赠予。

“千歳饴”为棒形,长者近1米,粗14毫米左右,红白两色,或是一体两色相间。千歳糖,寄托着对孩子美好未来的祝愿,希望孩子长寿、坚韧。因此,千歳糖都做得较粘而长。在日本文化中,红与白被视为吉祥色,故用此二色。由于糖很长,一般是掰开后一家人分享。在掰糖时,全家人要发愿祝孩子健康长寿。

当然,糖的包装袋上也要印上吉祥物和吉祥字。如鹤、龟、寿、松、竹、梅等。鹤与龟是长寿的象征,寿字代表长寿、福禄、庆贺,松竹梅则象征长生、多子多孙、旺盛的生命力与高洁的品格等。

另外,“千歳饴”还是冬季的季语(俳句等诗歌及书信中用来描述季节的词语),如石塚友二(1906~1986年)那首有名的俳句“千岁糖,长又长,赛过和服袖。”则从一个侧面有趣而简洁地描述了这一文化特征。

举行“七五三”仪式时,男孩穿印有家徽的短褂和服,下穿裙裤,7岁女孩穿上和服,系上腰带。(Shutterstock)

今日,庆祝“七五三”的大致内容为:举行相关仪式;大人、孩子都穿上漂亮而庄重的和服前去寺院、神社参拜、祈祷;照一张全家福留念;设宴招待祖父母等亲属。祝贺孩子“七五三”时,祖父母等亲戚会给孩子红包,一般亲属为5千至1万日元,祖父母为1万至3万日元。

为何要在7、5、3岁时举行相关仪式呢?通常的说法是:这三个数字皆被视为吉利的阳数,会带来幸福、吉祥、长寿。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这或许与中国的“洛书”(九宫图)有关。即:“洛书”中段的数字排列从西至东为7、5、3,皆为阳数,其和为15。

古时,日本有“七岁之前为神童”的说法,即7岁之前的孩子,是神的孩子。这该有两层含义:一是7岁前的孩子神魂尚不安定,且易早亡;二是7岁前的孩子天真、单纯,带有较多先天神性。举行完“七五三”礼后,孩子将从神子转为人儿,从幼儿过渡为少年少女。昔日,在寺院、神社举行完“入族”仪式后,便正式承认为人之子,家庭之一员。

孔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七五三”是日本人经历的第一道礼仪,也是第一次具社会性的规约与教化。通过这一仪式,让孩子懂得何为礼,并尊礼从制,依礼做人、处世。

在日本,进入11月,人们会看到身着传统和服的孩子陡然增多。看他们的姿容与神态,大有隔世之感,仿佛瞬间回到了民风淳朴的古代。而大多中国人看到此情景时,脸上会自然流露出一丝微笑与欣羡,或许还会想到:如果中国的传统文化没被劫持、没被破坏的话,中国人也一定会这样重视传统、遵守礼制规范的。@*

─点阅【东瀛采风】系列─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 在无神论者看来,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实在传统文化里,披露了很多人死后的去向,有的人甚至还去了天堂担任神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新城(现杭州市富阳区一带)秀才姚中。
  • 明朝时期,浙江嘉兴府李定在人们眼中是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却不顺利,十几年屡考不中,就在他已经慢慢放下了对功名的执著时,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转!他是怎么积的阴德呢?
  • 孔子因材施教,引导子贡向前走——“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乐”,乐什么?乐道。孔门弟子中有个典范——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既然颜回做到了,说明“贫而乐”的目标不是高不可攀、虚无缥缈的,这是勉励子贡。
  • 震区有个小山村,爱好秦腔的村民每晚都聚集在一孔大崖窑内排戏,场面分外热闹,有个三四岁的小男孩,非缠着爷爷领他去看戏,爷爷背着孙子刚挤入窑内,还没看清演的是啥戏,孙子却又说害怕,闹着要回家。爷爷拗不过孙子,带着孙子转身刚出了窑洞,地面就突然抖动,崖窑瞬间垮塌,演戏看戏的几十人无一生还。
  • 怎么才叫做“好学”呢?本章讲了三条。 首先,“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食求饱、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况下,食不饱、居不安,你将如何?对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来说,因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顾不得吃饱、顾不得安居了。如果一个人将吃饱、安居当作头等大事,还能有鸿鹄之志吗?
  • 在《列子‧汤问》中有一则奇技的记载,说在西域之国有一个巧工匠偃师造出了一个“俳优”送给周穆王。这个“假人俳优”能动能言,能歌能舞,在周穆王眼中怎么看就是个“真人”!后来它的一个动作引得周穆王勃然大怒,非要处置它不可。这个“假人俳优”有什么奇特之处?
  • 张居正解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天下之事,必须谨之于初,而后可善其后。如与人以言语相约,本是要践行其言,但其所言者,若不合于义理之宜,将来行不将去,则必至爽约失信矣!故起初与人相约之时,就要思量,必其所言者皆合乎天理之宜,而与义相近,则今日所言的,他日皆可见之于行,而自不至于失信矣。所以说言可复也。
  • 在一年中只有两个日子得天地之和气,一是春分,一是秋分,而从春分开始,阳气蒸蒸日暖,正是化育万物、给予新生的最好时机。所以春分养生有很大的作用力。
  • 本章“最孔门言礼之精义”。中国古代,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不同的人采用的礼节有所不同;但若片面强调差别,则易离心离德;而且,礼的目的乃是建立和维持秩序──一种和谐、太平的状态。儒家的礼治观,是让人互不混淆而又和睦相处。换句话说,“别”是礼的手段,目的还在于“和”。有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含义丰富,直指核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