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王阁:乔治四世令人惊艳的异国风行宫

(英文大纪元专栏作家Ariane Triebswetter撰文/吴约翰编译)
英王阁建筑风格特征包括:细长尖顶的宣礼塔(Minaret)、尖尖的拱门以及讲求平衡与一致的洋葱形圆顶设计等。(Brighton & Hove Museums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156
【字号】    
   标签: tags: , , ,

英王阁(Brighton Royal Pavilion )位于英国伦敦南部滨海城市布莱顿(Brighton)市中心,外观看似一座印度宫殿,可谓不列颠群岛上最具异国风情的建筑。英王阁由乔治四世兴建,反映了超凡的“摄政风格”(Regency-style, 英国摄政时代的古典建筑风格)建筑。

1780年代中期,摄政王乔治四世在布莱顿租下一间住所供度假用。建筑师亨利‧霍兰德(Henry Holland)将其改造成“海滨别墅”(Marine Pavilion)。1815年,建筑师约翰‧奈许(John Nash)再将其改造为一座亚洲宫殿。四周花园不采用传统正式花园的设计。园里各式各样的植物是根据奈许对亚洲花园的印象栽种。花园里有许多来自欧洲境外的植物,多数来自中国。此外,乔治采用进口自中国的壁纸、家具和物品,极尽奢华地装饰他的海滨行宫。1850年,维多利亚女王将英王阁售给布莱顿市政府。

英王阁周围的花园不采用传统正式花园的设计。园里栽种各式样植物,并依照建筑师奈许对亚洲花园的印象进行设计。(Brighton & Hove Museums提供)

英王阁代表18世纪欧洲人对亚洲的迷恋。建筑风格特征包括:细长尖顶的宣礼塔(Minaret)、尖尖的拱门以及讲求平衡与一致的洋葱形圆顶设计等。内部设计采用中国风(Chinoiserie),是一种融合中式设计的西方风格,以镀金、上亮光漆、不对称等特色著称,这是由乔治四世开创的摄政风格建筑的主要特色。

英王阁展示出19世纪摄政时期建筑折衷主义(Eclecticism)的风格,外观给人一种轻盈、宽敞的感觉。建物立面元素从柱子、窗户到圆顶充满细节,设计简单而优雅。内部装潢则是“异国风”(Exoticism)的最佳范例。最近宫殿根据画作和档案在进行修复。

英王阁,乔治四世摄政王行宫的一处景色。(Brighton & Hove Museums提供)

装饰师弗雷德里克‧克莱斯(Frederick Crace)和画家罗伯特‧琼斯(Robert Jones)负责宫殿内部设计。室内特色包括:维多利亚女王的卧房采用自中国进口的壁纸、音乐厅充满异国风情和镀金装饰,以及大会议室(Saloon)以龙和荷叶为主题的设计等。

入口大厅

入口大厅(Entrance Hall)色彩缤纷,采用摄政时期中式设计(Regency Chinoiserie style),装饰的灵感包含:镀金、上亮光漆、东方人物造型等。其它中国风的设计包括:竹子图案、粉红色壁纸上的蓝绿色鸟类,以及大厅尾端竹子扶手的楼梯。其它中国元素的应用还有彩绘人像、花瓶、丝绸流苏、六角灯笼等。大厅布置对称均衡,带有哥德式(Gothic)元素,包括木雕家具和彩色玻璃花窗等。

大厅入口处色彩缤纷,设计采用摄政时期中式风格(Regency Chinoiserie style)。(Brighton & Hove Museums提供)

大会议厅

大会议厅(Saloon)是宫殿中最壮观的一间,由室内装饰师罗伯特‧琼斯(Robert Jones)设计。中央圆顶以铸铁框架支撑,蓝色编织地毯上呈现一只孔雀图案,与淡蓝色圆顶天花板相映成趣。搭配金红相间的丝质墙面饰板和窗帘,其灵感来自拿破仑时期法式装潢风格。其余墙壁则覆盖着银箔叶子图案。中国风花瓶随处可见。地毯有向日葵、龙与荷叶等编织成的图案。

大会议厅(Saloon)是宫殿中最壮观的一间。(Brighton & Hove Museums提供)

宴会厅

宴会厅(Banquet room)非常宽敞,可容纳众多宾客。红木餐桌两侧的大烛台,衬托中央华丽的镀银饰品。帆布材质墙饰和站立式灯台分别以龙纹雕刻与莲花灯罩装饰。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垂挂在彩绘圆顶天花板上的中央吊灯,上面有六条喷“火”银龙从天而降。其它较小的吊灯饰品上有中国神话故事里的鸟类。

宴会厅(Banquet room)非常宽敞,可容纳众多宾客。(Brighton & Hove Museums提供)

音乐厅

音乐厅(Music room)的设计造就最佳音响效果。手工编织地毯和圆顶天花造型提升音乐会和独奏演出品质。墙上中国风的设计凸显空间优雅气质。室内装饰由弗雷德里克‧克莱斯(Frederick Crace)操刀,包括:手绘金红色相间的帆布墙饰、莲花造型吊灯、镀金的木头镜子、丝缎窗帘、镀银造型龙与蛇,以及镀金天花板等。

音乐厅(Music room)设计造就最佳音响效果。(Brighton & Hove Museums提供)

维多利亚女王卧房

维多利亚女王的卧房(Queen Victoria room)不像其它房间那么华丽。花卉样式挂毯(tapestry)和手绘壁纸色调柔和,包括鸟类、植物与动物等图案,展现自然田园风貌。床和椅子的装饰采摄政风格,以原木贴面,取代大面积的雕刻。

维多利亚女王的卧房(Queen Victoria room)展现自然田园风貌。床和椅子的装饰采摄政风格,以原木贴面,取代大量雕刻。(Brighton & Hove Museums提供)

原文:The Brighton Royal Pavilion: The Surprisingly Exotic Vision of George IV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作者简介:
艾莉安‧翠布斯维特(Ariane Triebswetter)是一位国际自由记者,拥有现代文学和古典音乐背景。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的立场。

责任编辑:茉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站在美国国会大厦圆形大厅(Capitol Rotunda)里可以欣赏到许多艺术。 很多人认为圆形穹顶的视觉体验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游客花时间研究这个广阔空间所呈现的艺术、建筑和雕塑,否则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圆形大厅里的饰带(friezs)即是一例。
  • 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Alabama State Capitol)位于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门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是该议会大厦特色。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与其它州的议会建筑类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个城市。
  • 奥斯陆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这座于市中心、弧形一层楼高的荷兰巴洛克风格建筑,以石材与红砖混合而成。大教堂东边是教堂前侧圣坛或称礼拜堂(chancel),钟楼有铜制的圆屋顶,搭配文艺复兴风格的尖塔。大教堂几世纪以来不断在整修与翻新。
  • 雕塑通常用来纪念重要人物或是故事。古往今来,雕塑流行的题材包括神话场景、政治领袖或宗教人物。然而,古典雕塑中有个最特别的主题并不在上述类别里。人物雕塑《斯皮纳里奥》(Spinario)或称《拔刺的少年》(Thorn-Puller)呈现的是一位坐着的裸体男孩,全神贯注地在拔他脚上的一根刺。几千年来,这座雕像给艺术家带来非常深刻的启发。
  • 英国威尔顿庄园(Wilton House)完美融合古典主义与英国美学,堪称独树一格。外墙采用当地石材建造,与英格兰威尔特郡(Wiltshire)乡村融为一体。古典比例、强调对称、矩形特征等设计,符合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Vitruvius)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安德里亚‧帕拉迪奥(Andrea Palladio)的美学原则。外墙没有石柱,最初的构想是为了让人们可以待在户外,同时还能屏蔽来自地中海炙热的阳光,这样的设计适合北方的地理与气候。
  • 大理石屋(Marble House)静谧地坐落在纳拉甘西特湾(Narraganset Bay)沿岸,它是美国罗德岛纽波特(Newport)第一座大理石豪宅,将原本幽静的木屋改建成富裕的堡垒。取名“小屋”(cottage)是为了对早期木瓦风格(shingle style)避暑别馆的尊重。但事实上,这是一栋“适合王后”居住的顶级豪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