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精气血津液——津液

文/吴国斌(心医堂中医诊所院长)

津液的代谢,对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有调节作用。(Fotolia)
人气: 408
【字号】    
   标签: tags: , , , ,

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液”是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液。此外,在《内经》中将某些排泄液如汗、尿等,也称为津液。其实,汗、尿是津液所化生的代谢产物。

《内经》将津液分为津与液两类。性状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皮肤、肌肉、孔窍之中,具有滋润作用者,称之为“津”。性状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骨节、脏腑、脑髓之中,具有濡养作用者,称之为“液”。

津与液虽然有一定的区别,但两者同源于饮食水谷,均依赖脾胃的运化功能而生成,在运行代谢过程中可以相互转化,在病变过程中可以相互影响。因此,通常在生理上不予严格区分,并称为“津液”。但在疾病中,发生“伤津”、“脱液”的病理变化时,必须加以区别,伤津为轻,脱液为重。

津液的代谢

(一)津液的生成

津液来源于水谷,透过脾、胃、小肠、大肠等消化吸收功能而生成。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中的水液充足,“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主运化,消化吸收水谷精微和水液,生成津液。小肠主液,其泌别清浊,吸收精微和水液。大肠主津,其在传导过程中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液。

小肠、大肠所吸收的精微和水液,均归属于脾。“脾气散精”,将精微和水液转输心肺而输布全身。

(二)津液的输布

津液的输布,是由脾、肺、肾、心、肝、三焦等脏腑功能的综合作用而完成。

脾主运化水液,透过“脾气散精”,一方面上输于肺,一方面灌注四傍,将津液布散至全身。

肺气宣发肃降,通调水道。透过肺气宣发,将津液输布至体表;透过肺气肃降,将津液输布至内脏,经脏腑组织利用后的水液,下输肾与膀胱。

肾主水,肾对水液的气化作用,一是主管整个人体的水液代谢,一是肾本身对水液的分清泌浊作用,将水液之清者上升,固摄体内,浊者生成尿液,下输膀胱。

心主血,推动血液运行,津液是血液的组成成分,所以,津液输布与心血运行有关。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水行,肝气疏泄以促进津液的运行。

三焦为“决渎之官”,是水液运行的通道,三焦气化,水液输布全身。

(三)津液的排泄

津液的排泄,是依赖肺、肾、膀胱、大肠、三焦等脏腑功能的共同作用,透过呼吸道、汗、尿、大便的排出而完成。

肺气宣发,将津液向上输布呼吸道,向外输布体表皮毛,被利用后的代谢废液,或经呼吸道排出(痰液与呼气),或经皮肤汗孔,化为汗液排出。

肾主水,水液经肾的气化作用,代谢后的浊液生成尿液,下输膀胱。膀胱有贮尿和排尿的作用。在肾和膀胱的共同作用下,尿液排出体外。

大肠传导糟粕,排泄大便,在排出粪便时,也带走一些残余水分。

三焦运行水液,水液透过三焦气化,在“下焦如渎”的作用下,代谢的浊液生成尿液排出体外。

总之,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的生理过程,需要多个脏腑的综合作用才能完成,其中尤以脾、肺、肾三脏最为重要,故有“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制在脾”的说法。

津液的功能

(一)滋润濡养

津液是液态物质,含有大量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故有滋润濡养作用。

分布体表的津液,滋润皮肤、肌肉,使皮毛光泽,肌肉丰润;
渗入体内的津液,濡养脏腑,维持脏腑的正常功能;
流入孔窍的津液,使口、鼻、耳、目等官窍濡润;
注入关节的津液,能滑利关节;
注入骨髓的津液,能充养骨髓、脊髓和脑髓。
相对而言,津的质地较清稀,以滋润作用为主;
液的质地较浓稠,以濡养作用为主。

(二)化生血液

津液经过孙脉渗入脉中,化生血液,循行全身,发挥滋润濡养作用。

津液还能调节血液的浓度和血容量,当血液浓度增高或血容量不足时,津液就渗入脉中稀释血液,并补充血容量。

此外,津液的代谢,对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有调节作用。如寒热的变化,当天气寒冷或体温低下时,皮毛汗孔闭合而无汗,则津液不外泄,可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多余的水液则可透过小便排泄。

当天气炎热或体内发热时,津液化为汗液向外排出,以散热来调节体温,此时小便减少,防止津液过多丧失。

责任编辑:林可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