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老人的雪橇为什么飞不起来了?

文:高天韵
图为圣诞老人的雪橇与驯鹿。(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963
【字号】    
   标签: tags: , , ,

圣诞老人驾着汽车雪橇,飞到美国给孩子们派礼物。不料,汽车的引擎掉落,雪橇在纽约中央公园“搁浅”了。本来,雪橇凭着人们的圣诞精神就可以起飞,但是由于很多人不再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雪橇便失去了动力。当晚,一群纽约客目睹圣诞老人从天而降,惊讶不已,他们唱起圣诞歌曲,重拾圣诞精神,雪橇终于获得了足够的力量,腾空飞翔。这段情节出现在美国电影《圣诞精灵》(Elf)的结尾,获得大批观众的好评,“感动”和“希望”是热情反馈的关键词。

说到“圣诞精神”,不能不提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圣诞颂歌》。作品描述了唯利是图的商人斯克鲁奇在平安夜的奇遇,他由此幡然醒悟,决心改过,开始了关心助人的新篇章。此书于1843年出版,一直受到热烈欢迎,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动画等,每逢圣诞节反复播放和上演,是史上最受喜爱的圣诞故事之一。

与狄更斯同时代的英国诗人托马斯‧胡德(Thomas Hood)对《圣诞颂歌》给予很高评价,他写道:“如果说圣诞节那古老、温馨、好客的传统及它所建立的社会慈善的风尚正面临倾颓的危机,那么能够作为中流砥柱力挽此一狂澜者,也就是本书了。”

圣诞节在西方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基督教的节日,圣诞节纪念耶稣的诞生,感谢神对凡人的拯救。

据《圣经》记载,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公元元年,耶稣降生在耶路撒冷伯利恒的一家旅店的马槽里。据《马太福音》记载,耶稣出生后不久,有三位博士从东方骑着骆驼,跟随一颗星星到伯利恒,就是为了向耶稣致敬。他们到达后,将金、乳香、没药献于耶稣。若干年后,这颗星就挂在全球千万颗圣诞树上的顶端。

耶稣三十岁时,开始传道。他教导人们如何脱离痛苦,摆脱堕落,如何善待他人、最后获得永恒的幸福。耶稣在传道时展现了许多神迹:他使麻风病人得到康复,瘸子能走路,驼背直起了腰,盲人重见光明。追随耶稣的人不仅身体得到了康复,心灵也得到了拯救。于是,信徒们抛家弃财、不辞劳苦的追随耶稣,并以此为荣幸。

在历史上,基督教经历了三百多年的迫害,很多基督徒因为坚持信仰而被烧死、被投入斗兽场遭猛兽咬死。苦难过后,世人终于明白了耶稣和基督徒的伟大,从而创立了“圣诞节”和公元纪年来纪念圣者。

随着西方文化的流传,圣诞节从宗教节日逐渐演变为一个公众节日,在世界多个国家被庆祝,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带来许多欢乐和温馨。圣诞树、圣诞老人、圣诞歌曲等元素跨越地域的界限,历久不衰。

“圣诞精神”指的是什么?她包含了友爱、互助、感恩、希望,以及坚守信仰,这些品质让人生丰满、快乐,也能使社会立于安定、谐和。

一百八十年前,英国文人已经注意到了古老传统的流失并设法挽救。一百多年后,相似的危机正在成为普遍的社会现实,无论西方还是东方。商业化、科技化等现代意识潮流令许多人忘记了历史的教训,他们漠视甚至抛弃传统,另一方面,物欲横流及自我放纵也让亲情和友谊冷却。

最近三年,疫情冲击世界。这场变故让很多人意识到,人类需要找回淳朴向善的真我,才能走出困境。在2022年的平安夜,希望更多的醒悟和回归能够演绎更多心灵的重生。@

责任编辑:方沛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英国作家狄更斯创作了《圣诞颂歌》(A Christmas Carol),一个经久不衰的圣诞故事。自问世160多年来,无数人曾被这个故事鼓舞感动,它很早就成为西方人家喻户晓的圣诞经典,甚至主人翁的名字史古基(Scrooge)也被收入英文字典,成为“吝啬鬼”的同义词。
  • 随着又一个充满震荡的年份接近尾声,我们迎来了相隔一周的两个传统节日——圣诞节和新年。一个神圣,一个世俗,但二者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生命的重生与延续(renewal),崭新的开始,对未来生活更加光明的期许。
  • 母亲节让人想起康乃馨。在中国历史上,其实早就有代表母亲的花了,比康乃馨更是悠久,那是什么呢?中华文化的母亲节很有特色!
  • 常言形容人“病入膏肓”,或说“病在膏肓”是指一个人已经无药可救了。病势已入膏肓,命将危矣!膏肓是在人体的什么地方?为什么“病入膏肓”就无药可救?这成语是出自哪本古籍?
  • 满族,格格,清朝,夏琼芬
    华夏民族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着古老的记忆,这记忆来自秦汉三国、唐宋明清。五千年间,每一朝代都遗留下丰富的文化,镌刻在华夏民族的基因里。您或许曾想穿越时空回到过去,看一看历史的朝代中是否有您前世的身影,那么在此之前,您应当获得适量的知识储备,以免在古代社会里不小心冒犯了君子、唐突了佳人。
  • 古人说感恩报德至死不忘!阴间的鬼也知恩图报,史书上有记载。从另方面来说,人做的好事、善事,也不会白做,可能在什么关键时刻、或关键的事情上就得到令自己意外的好回报。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二十四节气的“雨水”,自古来留给我们什么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典故呢?
  • 常吃韭菜可以增进体力、促进血液循环,从而缓解手脚冰冷、下腹疼痛。(胡乃文开讲提供)
    古人感应四时的变化,用一幅春日里的好景致——“翦春韭”为名,留下诗情画意的厚谊。杜甫在《赠卫八处士》诗中留下“夜雨翦春韭”的情味,然而传下“雨翦春韭”典故的人不是杜甫,那么杜甫承传自谁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