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日迟迟:罗贯中之《大梦谁先觉》

作者:纤纤
(摄影:John Yu / 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1252
【字号】    
   标签: tags: , , , ,

《三国演义》中的这首由诸葛亮吟唱的诗,因为没有在诸葛亮的文章中有记载,说它是罗贯中的作品应该不为过。其实罗贯中也不是一般人,这首《大梦谁先觉》也是喻意深刻。全诗共二十个字: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这里的“大梦”其实是值得探讨的。中国人常讲“人生如梦”,一般是指的个人,而这里的“大梦”其实是指的一段历史,在这里当然是指《三国演义》这段历史了。在罗贯中的笔下告诉我们的是,诸葛亮在出山之前就知道将来发生的事情,和自己出山的事情,就像是一场大梦。后面的“平生我自知。”是指诸葛亮对自己将来要做的事情和结果都是了如指掌的,只是当时三顾茅庐的刘备不明白而已。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这里是与后面出山后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相对应的。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是逍遥自在的隐士,出山后是鞠躬尽瘁的谋士。历史上很多的名人都是高人或者说是神仙下世,来开创文化的,做完以后就会回到自己的来处,很多的名人都是,包括诸葛亮。

人往往都是迷在红尘中很难自拔,却不知这就像是一场梦而已。名人下世的目的是点化世人和开创文化,不让人过早的变坏。罗贯中不是一般人,他在写《三国演义》时,已经将内涵写入其中,能不能悟到就看人自己了。

《三国演义》是在开创文化,特别是告诉人什么是真正的“义”。如果我们认为“人生如梦”、“人生如戏”,那么今天就是该梦醒的时候、大戏落幕的时候。法轮大法的开创,给了人们梦醒的机会,返回来处的机会,能不能把握住就看自己了。

——转载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唐诗中,于桃花流传最广的一首诗,当属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以为是个神话。不过,八仙之中的张果老可是正史有录,如《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全唐诗》载张果老《题登真洞》诗一首,修成金骨炼归真,洞锁遗踪不计春。 野草谩随青岭秀,闲花长对白云新……
  • 隐士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于政治、文化都有影响。什么是隐士呢?就是一些有道德、有才干的人,由于某些原因没有进入官场,或者做了官后又离去归隐。
  • 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这首诗是为了唱和元稹的“霓裳羽衣”诗写的,但元稹的这首诗已失传。霓裳羽衣舞是唐朝最著名的宫廷舞之一,它融诗歌、音乐、舞蹈于一体。
  • 宋代预言家邵雍的诗大都是带有禅意的,一般的诗人写诗是写心情,而邵雍的诗却是写禅意,一直很难用语言说清的意境。
  • 苏轼的这首《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既然是题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那自然是与禅道有关了,蕴含高深的道理。
  •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朝诗人的这首《滁州西涧》被认为是非常有意境的一首风景诗。读起来确实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 宋代诗人杨万里童心十足,他的诗词更是有趣,这首《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足见其写作功底。
  • 五台山乃中国佛教名山,康熙大帝是印象中自秦统一中国后,继唐太宗之后的又一千古一帝。历史上康熙曾五次巡游五台山,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遐想。有天,看到康熙写的《菩萨顶》,应该是康熙游览五台山所作(康熙游览五台山都在菩萨顶入住),颇感惊讶,直接刷新了对康熙的认识。
  • 她是清代奇女子,恰似史上的李清照、书中的林黛玉。她秉绝代姿容,具稀世才情,凭借词、书、画三大才艺稳居满清第一才女的地位,更因词作成就,被誉为女中纳兰、大清“词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