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鹅堡:国王的中世纪梦想与童话般的城堡

文/阿丽亚娜‧特里布韦特(Ariane Triebswetter) 翻译/陈遇
童话故事般的新天鹅堡是19世纪的一座浪漫历史主义城堡,座落在巴伐利亚西南部霍恩施旺高小镇的山丘上。(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1179
【字号】    
   标签: tags: , , , ,

“我打算在旧天鹅堡的废墟上重建城堡……一座正宗的古德国骑士城堡。”

这句话出自于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Ludwig II)写给友人与门徒理察‧华格纳(Richard Wagner)的书信,随后,一项惊人的建筑计划就此展开,成为现今举世闻名的新天鹅堡路德维希二世不仅造就了一个建筑奇迹,也为德国巴伐利亚地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1869年9月,这位巴伐利亚国王开始兴建一座城堡,然而当时欧洲的政治形势并不需要任何新的城堡。这座城堡——新天鹅堡(德文:Schloss Neuschwanstein)完全出于美观原因,并不是用于巩固权力。

因此,新天鹅堡和其它所有城堡都不一样,和19世纪巴伐利亚地区的城堡更是截然不同。路德维希想要实现他的梦想、希望和理想,创造一座他心中理想的避风港。城堡的位置没有选在平地,而是位于阿尔卑斯山的山脚下,不仅在他那个时代相当与众不同,甚至今天看来都非常新奇。新天鹅堡的构造和建筑风格也跳脱了当时流行的新古典风格。

童话故事般的新天鹅堡是19世纪的一座浪漫历史主义城堡,座落在巴伐利亚西南部霍恩施旺高小镇的山丘上。(Shutterstock)

建造新天鹅堡

路德维希国王希望建造心中理想的避风港,因此从小时候生活的旧天鹅堡(又称霍恩施旺高城堡,Hohenschwangau)吸取灵感,旧天鹅堡就位于新天鹅堡旁边。他这项毕生的计划并不意在重建一座正宗的中世纪古堡,而是要将中世纪图画书中的城堡带入现实之中。

新天鹅堡是历史主义的典范。历史主义是19世纪非常新颖的建筑风格。事实上,建筑师和历史学家至今仍将新天鹅堡作为历史主义的最佳实例——一种历史建筑的风格,融合了各种不同的风格和新的元素,并将其完善到当代的标准。

新天鹅堡是一座非常创新并富有想像力的建筑。它结合了拜占庭式、新哥德、罗马风格和中世纪建筑特色,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设计。看似中世纪风格的白色石灰岩外墙和蓝色塔楼内部,却有着19世纪最先进的现代化设施,以及当时尚未普及的最新技术。

新天鹅堡的中世纪风格的白色石灰岩立面和蓝色塔楼是迪士尼动画《睡美人》中城堡的原型。(Shutterstock)

这项非常独特的建筑计划花费了很长时间。最初的构想始于1868年,当时路德维希仅23岁,一直到1892年他去世后才完工。这位巴伐利亚国王委托了剧院布景设计师克里斯蒂安‧珍克(Christian Jank)替他设计出梦想中的城堡。这是一种史无前例的委托方式,也显现了路德维希的创新精神以及他对艺术和美的热爱。最后,建筑师爱德华‧里德尔(Eduard Riedel)再接手完成建筑平面的设计。

这项巨大的工程比预期花费了更长的时间,1869年开工,新的基石埋置在两座中世纪古堡的废墟上。这座城堡是为了献给浪漫作曲家华格纳(Wagner)。

童话般的城堡外观下,新天鹅堡使用了当时最新的材料和技术,有些是过去从未使用的全新技术。墙壁使用砖造,地板使用水泥;建筑设备包含了蒸气机驱动的起重机。城堡的宝座厅使用了钢铁骨架,也是第一座有着钢架宝座的城堡。

彩色重置的黑白照片显示了19世纪时新天鹅堡的宝座厅,由约瑟夫‧阿尔伯特(Joseph Albert)摄于1886年。国会图书馆,美国华盛顿。(公有领域)

城堡内也有许多现代化设施,像是自来水——厨房里供有冷、热水,厕所也有自动冲水系统;一些房间设有电话线、电力、电梯,甚至可以招唤仆人的电铃。

尽管建筑完工的封顶仪式(放置最后一根梁柱的传统仪式)于1880年1月就举行了,城堡的内部一直到1884年才完成。而方塔和卧房直到1892年国王去世后才完工。原先规划有200间房间,仅只有一部分完成。现在只有14间房间对外开放。

路德维希二世

路德维希二世(1845年–1886年)当时所见到的新天鹅堡仍是一座大工地,总共只在那里待了172天。他过着相当低调的私人生活。时常在晚上玩雪橇滑雪,有时会穿着中世纪的古装,并且经常在晚上工作,白天睡觉。他还聘请了戏剧演员和音乐家为他表演。

身着巴伐利亚将军制服和加冕长袍的路德维希二世国王肖像,由费迪南德‧皮洛蒂(Ferdinand von Piloty)绘于1865年。(公有领域)

路德维希总共在巴伐利亚留下了三座美丽的城堡;除了新天鹅堡外,另外两座是位于巴伐利亚东南部的林德霍夫宫(Linderhof palace)和基姆湖(Chiemsee)小岛上的海伦基姆湖宫(Herrenchiemsee palace)。林德霍夫宫是三座城堡中规模最小的,复制法国凡尔赛宫花园里的小特里亚农宫(Petit Trianon)。海伦基姆湖宫则是一座新巴洛克风格的宫殿,只能乘船抵达,同样也是以凡尔赛宫作为样板,因为路德维希认为路易十四是一位完美的君主。

这位巴伐利亚国王非常欣赏美学和艺术。在童年时,他就特别喜欢戏剧。他曾说:“我想要永远对自己和别人保持神秘。”反映了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的理想。

新天鹅堡国王卧室内的一幅壁画描绘了亚瑟王的浪漫故事《崔斯坦和伊索德》(Tristan and Isolde)。这幅壁画是由奥古斯都‧史派司(August Spiess)绘于1880年。(公有领域)

他沉浸在对艺术和美的狂热之中,支持华格纳创作的音乐,并成为他的赞助人。

18岁时,路德维希就成为了巴伐利亚国王,但因为普鲁士战争的爆发,在位期间仅仅两年。在此之后,他基本上成了傀儡君主,因此他将毕生心血投注在建造美丽的城堡。他的死至今仍为未解之谜,甚至今天德国的历史学家们都仍在为此争论。

新天鹅堡的艺术与美

新天鹅堡的美非常多样。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和自然环境相互呼应之美。路德维希在写给华格纳的信中写道:“这是至今所知最美丽的一个地方,神圣又难以接近,是一座珍贵的庙宇建筑,献给为世界带来救赎和真正幸福的神圣友人。”新天鹅堡位于巴伐利亚的阿尔卑斯山上,比邻奥地利的提洛尔山区,附近有瀑布、湖泊和树木繁茂的小径。这里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世外桃源。

混合的建筑风格也赋予新天鹅堡独特的性格。每间装潢华丽的房间都摆满了刺绣、丝绸、布帘、木雕、雕像和壁画。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两层楼高的宝座厅(throne room),有着金色的圆顶,13英尺的金色吊灯、青金岩柱和拱门,以及拜占庭风格的装饰。

新天鹅堡内独一无二的壁画描绘了中世纪的文学传说和巴伐利亚的诗人。在这些华丽的房间里,有着关于爱、赎罪、内疚和救赎等主题的故事,透过艺术展现国王崇高的理想。

在下厅(lower hall)内的壁画讲述的是北欧神话中的齐格菲传奇(Sigurd saga)。在餐厅里,浪漫的壁画从德国中世纪游唱诗人的宫廷爱情故事中吸取灵感。

在国王的新哥德风格卧房里,墙上的壁画取自亚瑟王的浪漫故事《崔斯坦和伊索德》(Tristan and Isolde)。在更衣室里,壁画诉说着德国诗人汉斯‧萨克斯(Hans Sachs)和瓦尔特‧冯‧德‧福格尔魏德(Walther von der Vogelweide)的生平故事。在沙龙里则可以看到华格纳创作的歌剧《罗恩格林》(Lohengrin)的故事,而书房里则是华格纳的另一部歌剧《唐怀瑟》(Tannhäuser)的壁画。

彩色重置的黑白照片显示了19世纪时新天鹅堡的国王卧室,由约瑟夫‧阿尔伯特(Joseph Albert)摄于1886年。国会图书馆,美国华盛顿。(公有领域)

在新天鹅堡的上厅(upper hall)里,墙上画的是《尼伯龙根之歌》中古德伦和齐格菲的故事(Gudrun and Sigurd sagas),一路延续到宴会厅(singers’ hall)里帕齐瓦尔(Parzival)的故事。这里所有的壁画人物都源自于德国中世纪文学或者北欧神话,也都出现在华格纳的歌剧中。石窟的场景则让人联想到理察‧华格纳的歌剧《唐怀瑟》。

宴会厅是新天鹅堡中最重要的房间之一。这间厅房的壁画描绘着帕齐瓦尔(Parzival)的传奇和圣杯的故事,为了向理察‧华格纳致敬。彩色重置的黑白照片由约瑟夫‧阿尔伯特(Joseph Albert)摄于1886年。国会图书馆,美国华盛顿。(公有领域)

在新天鹅堡中处处可见天鹅的符号。天鹅在天主教中代表着纯洁,也是施旺高伯爵(the counts of Schwangau)的勋章上的代表动物。路德维希二世采用了天鹅的符号以作为施旺高的继任者。

德国中世纪文学中还有关于“天鹅骑士”的传说,也是华格纳歌剧《罗恩格林》中的主角人物。路德维希将自己比拟为天鹅骑士。天鹅的图样遍布于城堡内的壁画、雕像和水龙头上。新天鹅堡的德文名字“Neuschwanstein”实际上就是新天鹅石的意思,但在路德维希时期称为新霍恩施旺高城堡(New Hohenschwangau)。

丰富的壁画、音乐、文学和建筑之美充满了新天鹅堡的每一间房间,可说是一件件历久不衰的艺术品。现今,新天鹅堡仍是德国最受欢迎的城堡,也是当地人和各地游客最常参观的城堡,路德维希二世也一直是巴伐利亚人心中最敬爱的国王(德文“Unser Kini”)。

原文Neuschwanstein: The Castle of Beauty and Dreams刊登于英文大纪元。

责任编辑:茉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古罗马以来,美丽的彩绘玻璃窗就一直深受大众喜爱。随着礼拜堂彩绘玻璃的出现,这种艺术形式在中世纪达到了颠峰,神圣明亮的故事激励着信徒。在之后的几个世纪,彩绘玻璃成了私人住宅常见的装饰,之后再度复兴,最终进入世界各地博物馆的收藏中。
  • 圣路易大教堂(St. Louis Cathedral)高耸的尖顶似乎想伸向天堂,这座气势宏伟的大教堂俯瞰着纽奥良(New Orleans)法国区(the French Quarter)中心的杰克逊广场(Jackson Square)。自1718年建城以来,天主教徒一直在密西西比河畔的木造教堂参加礼拜活动,直到1727年教堂才改砖木建造。
  • 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之前,大多数的住家采用乔治亚、新古典主义或仿古希腊式的建筑风格。然而,位于密西西比纳奇兹(Natchez)的豪宅朗伍德(Longwood)却自成一格。尽管朗伍德也有展现一些当代流行的建筑风格,然而其室内外的设计元素很明显的就是与众不同。
  • 罗浮宫是世界上最多游客参观的博物馆,目前正在举办“那不勒斯在巴黎:卡波迪蒙特博物馆特邀展”(Naples in Paris: The Louvre hosts the Museo di Capodimonte),展览至2024年1月8日。这次展览由那不勒斯卡波迪蒙特博物馆出借60多件艺术品在罗浮宫展出。卡波迪蒙特博物馆是意大利规模最大且重要的博物馆。
  • 在博德博物馆(Bode Museum)庄严的宁静中,我几乎能听到乐声,伴着安东尼奥‧卡诺瓦(Antonio Canova)的等身雕塑作品《舞钹的少女》(Dancing Girl With Cymbals)在我面前轻松地以单脚旋转。她的舞步轻盈如飞翔般曼妙,戏剧化般地高举双手平衡着姿态,敲响着手中的钹。精致古典的洋装随着她的身躯飘扬,勾勒出她舞动的每个瞬间。
  • 自2019年以来,一支由国际专家组成的考古团队在伊特鲁里亚-罗马浴场圣堂(Etruscan-Roman bath sanctuary)进行挖掘,出土了20多尊古代青铜雕像和其它物品,以及5000枚金币、银币与青铜币──这是意大利迄今为止发现最大宗的伊特鲁里亚和古罗马青铜雕像。
  • 马赛大教堂(又译:马赛主教座堂,the Marseille Cathedral)可谓新拜占庭式建筑(Neo-Byzantine architecture)的奇迹,更是法国中世纪以来所建造最大又最古老的教堂。它是19世纪崇尚历史主义(Historicism)的典范,着重在复兴过去的建筑风格。
  • 法国艾克斯大教堂(Aix Cathedral)主要是哥特式建筑,但也有古罗马、罗马式和巴洛克风格等设计元素。教堂西侧立面是哥特式设计,有精致的雕刻和华丽的装饰细节。整个外观融合多种建筑风格,包括罗马式石墙、顶部有装饰尖塔的淡黄色扁平矩形扶壁等,皆与正门中央的建筑结构形成鲜明对比。
  • 1805年,维拉诺宫成为波兰一座公共博物馆开幕,三间房合并为一个艺廊,有着庞贝粉红色的墙面和古典的装饰主题。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从天花板上的肖像奖章(portrait medallions)中向外望去,同时也可欣赏他们的杰出作品。博物馆每周四供所有人免费参观,这项传统延续至今。
  • 比尔特摩庄园奢华建筑的内部有250间房间,其中卧室35间,浴室43间,还有65座壁炉。庄园拥有相当先进的科技,安装了室内管道和电力(这在1800年代末期可是奢侈的享受)。此外,庄园还有室内游泳池、健身房和保龄球馆;甚至还有足以容纳一个人的升降机。图书室和宴会厅后面有一个“秘密”通道系统,直达主卧室的壁橱区域。这些通道主要由范德比尔的仆人使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