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白露:反映节气的诗词展现哪般生命情怀?

作者:容乃加
白露时节思慕长——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气: 921
【字号】    
   标签: tags: , ,

白露”是黄历八月节,秋天第二个月的上半,从阳历9月8日前后一日到下个节气“秋分”前的这段期间。

秋天戒“白露”之寒

“白露”是以天候特征命名的节气,夜间白露凝结,天地之气,暑热退了寒气萌生。古人诗词中有不少对应的描写,展现了怎样的心境呢?

战国时代,诗赋大家宋玉有“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之句;东汉末刘桢写道“白露涂前庭,应门重其关”,都细致入微地反映了白露节气的天候特征,进而防范秋寒袭人。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白露”说:“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俗谚说:“白露不露身”,明白提醒人入白露节气后身体不袒露,也就是暑气走了,秋真的凉了。

白露初结气始寒。(fotolia)

白露与中秋

冷空气南下,澄净了天宇,秋高气爽是白露时节的典型气候。清朗云淡的天空,可以看到群雁南飞、玄燕南返等季候现象。《逸周书‧时训解》说了“白露之日鸿雁来”。《礼记‧月令篇》记载:“鸿雁来,玄鸟(雁子)归,群鸟养羞(馐)。”一些留鸟,开始准备收藏过冬的食物了。

诗人纤细的心田触景生情,诗词中,流露出敏觉节气的感时之作:

“秋风吐商气,萧瑟扫前林。阳鸟收和响,寒蝉无余音。”(西晋 张载)
阳鸟就是趋暖避寒的鸟,如鸿雁等的候鸟。鸿雁避在秋风凄寒之前,南飞去了,寒蝉在白露凝珠时,缄默无声了。

秋空雁影横天,一幅白露的经典画面,杜甫说“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天末怀李白》),让人想起游子,想起远方的故人知友。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把鸿雁归来和满月相连,映照一个白露前后的节日——仲秋节,中秋节,团圆节。白露是仲秋的节气,中秋节是中秋月圆的日子,所以它们是紧密相连的——“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高秋白露与明月,年年相共。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pixabay)

白露中的思慕

从春秋以来,白露时节的蒹葭风采构成一幅鲜明的记忆。秋天的记忆属于想念的季节!

《诗经‧秦风‧蒹葭》之篇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三章成篇,一唱三叠,意尽相思,仅只一章已成绝唱。

白露时节,挺立萧瑟中的蒹葭(芦苇),连系着思慕的伊人、隐居河畔的贤人君子、故旧好友……这些构成生命中的美好篇章,坚决不悔的寻梦风采,在仲秋白露时节,如皓皓明月,映照生命之河。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Pixabay)

白露时节的惕厉

古来,诗人的心对“白露朝夕生,秋风凄长夜”,特是敏感,触景感慨之作特别多,甚至触动人生老病死的悲凉感:

西晋 左思《杂诗》云:“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叙述了青春日日逝去,年华老大的悲伤。白露节气到,好像岁末之声已经向人召唤。

“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节时到仲秋白露,预告冬藏,这一年好时光已经过去了!诗人陈子昂浓稠厚重的感时之慨,后人览之也触目惊心!今年就要收尾,万物都随着大自然的节奏循序变化,枝头上最后一朵花也无法例外。“丹丘(仙境)恨不及,白露已苍苍”,古代心不在人间一心求道修仙的人,当临白露节气时,也会有时不我予的警觉,更是要朝夕惕厉!

在自然之道中,春夏秋冬四季循环不已。“物情归即悟”,面对一年的末尾将至,不随景物之变而伤怀,把眼光放远,掌握人生来世的目的,自在从容任我行!民俗中有“补冬从白露开始”的说法,掌握这节气,修补身心,调整脚步,稳健精进向前吧!@*

─点阅【二十四节气】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春分”在一年中是一个很有指标性的节气,在生命过程中也是一个重要的精神象征。中国的节气“春分”指示新生、诞生的含意;西方的逾越节、复活节的时间也都在此时节。东西方文化对生命的理解在春分时节展现了什么妙合之处吗?
  • 围炉、守岁中,远处、近处的爆竹声此起彼落传开来!暖风褪去柳梢冷,一夜唤回天地春!守护传统价值的民俗,守护人心中的善,穿过除夕,正月初一的新年晨光将春天捎回大地!
  • 悠悠千载,立春带春来!立春的精神与器物文明有哪些丰富的表现?立春养生怎么养?我们从天人合一的视野,展开立春的丰富文化内涵。
  • 岁月匆匆,时序进入黄历年尾声,腊月正在人间展开。古人称黄历十二月为“腊月”,这说法是怎么来的呢?“腊”包含哪些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呢?
  • 虽然不是每个地方都会下雪,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下雪天,但“雪”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是无法忽视的存在。在冬天的六个节气中,就有两个节气分别叫“小雪”和“大雪”。
  • 立冬节气落在每年十一月七日或八日,一年四季的“四立”之一,标志冬季的开始。从天人合一的精神意义来看,怎么过冬?怎样养生?
  • 一提到九月初九重阳节,很多人第一印象想到的就是敬老,以为这是一个专门给老人过的节日。其实呢,传统的重阳节和敬老没有任何关系,它原本的节日内涵充满了传奇色彩。至于为什么重阳节会有登高、喝菊花酒和插茱萸的习俗呢,这都要从一个神奇的葫芦说起。
  • 拜月、赏月吃月饼,这两者的起源并不是一对的。上古时代就有隆重的祭月之礼,称为“夕月”,但是开始时月饼还不是中秋节物。那么中秋节拜月饼、吃月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实际上,中秋月饼的出现比祭月晚了几千年呢!
  • 秋分、春分此二分日,在中国古文化中视为天地和合之最,避免刑罚,以免搅扰天地阴阳调和。春分、秋分“二分日”别称“彼岸日”,来源于佛教。在日本佛教中讲,于彼岸期间善行、恶行都会增大果报,劝告人要避免恶行,精进于善行。
  • 中医的食疗讲究天人合一,在一年四季都有对应节气的进补作法。白露节气开始“补露”!“补露”怎么补?要避免哪些禁忌?随着秋高气爽的秋天脚步,做好秋天养生,放松心绪,轻松地品味生活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