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我亲历的故事(一)

文 / 昶昶
算命先生在给一名妇女算卦,19世纪末期。(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703
【字号】    
   标签: tags: , ,

这里要讲的几个故事,大都是我本人亲身经历或者听亲历者亲自讲述的,不是事后诸葛亮(就是说事情发生以后才杜撰自己的先见之明)。之所以用了“玄”,就是太奇妙,不可思议的,非常理的,不是现在的科学能够解释的。

1966年冬,文化大革命将全家遣返到几代人早就离开的老家——档案上填写的原籍。因为是“革命”行动,一家老小举目无亲,只好暂且住到地主分子刘先生家里,一个破房子,他住东间,我们全家挤到西间。

地主分子刘老先生曾经是清朝末年的秀才,虽然那年已经是八十多了,但思维清晰,口齿清楚。同家族里面他是最后健在的长辈,而且岁数也大了,农村多少还有些老观念,村干部不大管他。我们是另类,所以他与我们“臭味相投”,说话不很忌讳。

听说他是清末的秀才,我很感兴趣,晚上常常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听他讲前朝轶事。

其中一件我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刘老先生是这样说的:

我年小时去莱州府(现在的莱州市)赶考。有一天和同学上街闲逛,见到一个小媳妇到卦摊算卦,她问闯外的男人什么时候回来。算卦先生叫她测字,小媳妇抽了一个佳人的“佳”字,算卦先生说:“人字旁两层土,你当家的没了,你等着料理后事吧,卦钱我也不能要你的了!”

小媳妇听了嚎啕大哭。这臧干儿(方言:这时候的意思)惊动了一个骑马的旗人(刘老先生是指骑马的清朝官员),他问了问,就拿起马鞭抽算卦先生两马鞭,骂他道:“人命关天的事你怎么能糊弄人!”他朝哭哭啼啼的小媳妇说:“你不要听他胡咧咧,我看你的签和你坐的方位、时辰,你当家的明天某某时辰肯定就回来了!”

年岁多了,那天什么时辰我记不准了,好像是傍下晚(傍晚)。小媳妇半信半疑道谢了当官的旗人,就回家了。我那时年少也好事,就嘎活同学续着(方言:跟着)小媳妇,看看她住在哪个巷口,想看看那个旗人说的对不对。

第二天我和同学到了小媳妇家的巷口,听邻居说小媳妇正在家欢天喜地给男人包谷扎(方言:饺子)。

刘老先生说:“我到于今这么大年纪,也弄不明白这个旗人是怎么算出来的,他怎么就能看着小媳妇坐的方位和时辰就能看得这么准!”

在昏暗的油灯下,从刘老先生牙齿残缺的口里吐出这样奇怪的轶事,冬季寒风吹得同样残缺不齐的窗纸簌簌作响…….

我紧裹棉袄,只能惊叹天下竟有这样的高人。@

点阅【玄——我亲历的故事】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宋代有个叫许大年的商人,做生意时很善于谋划以获取利润,因此很快积聚了不少财富,拥有大量良田、华美的宅院等,资产将近十万。不过,唯一遗憾的是,许大年到了中年也没有子嗣,因此很担心自己百年后,无人继承遗产,所以内心常常忧虑。
  • 宋朝有个叫廖忠臣的人,娶了欧阳家的女儿为妻。欧阳氏过门一年多后,公公婆婆就因染疫而亡,留下了只有几个月大、仍在吃奶的女儿闰娘。彼时,欧阳氏也刚刚生下女儿,于是她同时哺乳两个孩子。如此几个月,欧阳氏的奶水不够两个孩子吃的,她便将亲生女儿拜托邻居喂养,自己专心喂养闰娘。
  • 他是一个穷秀才,屡次名落孙山,因此怨天怨地。一天,他等着妻子煮茶时,偶然打一盹,便步入了奇异的梦中之旅。他从寒士到权贵,从神童到天人,又从毛驴到蠢猪……黄粱一梦在清朝有了别样的翻版,比之更加离奇……在一个压缩交织的时空中,他经历了天上人间。当他梦醒后,从此放下了抱怨,安贫乐天。
  • 生命是有轮回的,是不灭的。不同层次的生命也是有标准的,不符合标准了,生命的层次就会往下降。而修行则是提高层次,回归生命本源的方法。
  • 按中国古代的观念,瘟疫在另外空间里是由瘟神与疫鬼操控的,瘟神的层次高,奉天意、天象而行;而疫鬼则是具体在低层空间行事。《周礼‧春官‧占梦》里讲:“季冬……乃舍萌于四方,以赠恶梦,遂令始难驱疫。”郑玄注:“疫,疠鬼也。”其实瘟神也好,疫鬼也罢,根本上都是要奉天意而行的。
  • 1976年2月15日这天,是元宵节的第二天,正是星期天休息,我回农村看望父母。大约上午10时左右母亲听到外面有嗡嗡的声音,这是由两个焊在一起的弯曲铁片发出的,颇有些韵味的声音,当地人叫这个是“嗡子”,是小贩拿来作声响广告的东西。
  • 颐和园长廊上的西游记彩绘。
    从古到今,长生不老可谓是人人向往,但连帝王都很难求寻,悟空又是如何得到菩提祖师真传得以长生的呢?
  • W是我的同事,贫农、复员军人,当年在政治上天生畅行无阻,上等草民。他在1974年批林批孔运动中“上蹿下跳”颇红火,一直上蹿成了XX市驻省革委的代表,按当时的发展简直就是副省长级别了。
  • 祝春海前世临死前,与真氏一起发誓“来生仍为夫妇”,结果今生与真氏竟真的跨越了年龄的差距再结姻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