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天下】8万亿“超额储蓄” 能否转化为消费?

人气 2291

【大纪元2023年02月15日讯】中共央行,最近刚刚发布了1月金融统计和社会融资数据,陆媒纷纷报导说,1月信贷喜迎“开门红”,但真是如此吗?我们知道,至少从去年开始,居民融资需求一直持续低迷,居民存款却在大幅增加,那么,这和近期令人关注的提前还贷潮,有什么关系吗?中国去年和今年新增的居民“超额储蓄”,又是否能转化为消费,大幅拉动经济增长呢?我们今天就来谈谈这些内容。

居民融资持续低迷 “还贷潮”因何而起?

2月10日,中国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创下2010年以来的单月历史新高;1月社会融资规模5.98万亿元,同比少增1,959亿元,但是,绝对规模创下了历史次高纪录。

这乍一看,社融和信贷总量数据“不负众望”,超出预期。可细想来,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比如,1月信贷投放创历史新高,但是,企业债券和政府债券同比分别少增4,352亿元和1,886亿元,说明债券融资拖累了整体。而且整体上看,1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从上月的9.6%继续回落到9.4%,显示基本面仍然处于“强预期、弱复苏”的格局。

另外,从信贷结构来看,居民和企业融资的明显分化仍然在延续。

具体来说,1月新增人民币信贷4.9万亿元中,有4.68万亿元是企业部门新增贷款,大幅超出历史同期表现。分析普遍认为,企业信贷大幅增加,主要是基建等方面积极政策的推动作用仍在发挥,再加上年初银行的冲贷款动力较强,共同带动了企业贷款的表现。

同时,1月居民信贷新增2,572亿元,是2013年以来的同期新低,主要受到居民中长贷的拖累,居民按揭贷款同比少增5,193亿元,延续了去年居民贷款减少的态势。

从央行早前公布的数据看,2022年的居民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同比分别少增了3.33万亿元和7,600亿元。住户中长期贷款增量,为201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而据海通宏观估计,从2018年以来,中国居民的贷款增速逐渐从高点时的20%以上,下降到5.4%;从规模来看,经过季节调整后的每3个月居民贷款规模,在最高点时达到接近2.6万亿元,而当前已经降至不足8,000亿元,基本上回到了十年前的状态。

那么,为什么居民贷款持续减少呢?

原因,除了因为房地产销售疲弱之外,“提前还贷”也是重要因素。而“还贷潮”产生的原因,是居民资产端利率和负债端利率出现了明显倒挂。

一方面,居民资产端收益率在不断下跌。

从公开资料中可以了解到,中国居民的资产配置中,六成以上是在房地产资产,但在过去几年里,房地产收益率逐渐下降,甚至亏损。而且,持有房地产还有比较高的成本,包括税费成本、维护和折旧成本、物业费等。

另一方面,在居民的负债端,按揭利率已经明显高于市场化的水平。

据海通宏观估计,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新投放按揭利率水平仍然是在4.34%,而市场化的抵押贷、经营贷的利率,已经在向3%靠拢。而存量房的按揭利率更高,比市场化利率平均还要高出1~2个百分点。

由于居民的资产收益率,已经不足以覆盖按揭利率,所以,就出现了提前还贷的风潮。

居民存款大幅增加 钱从哪儿来?

除此之外,央行报告的另一个数据也值得关注,那就是:1月人民币存款增加了6.87万亿元,同比多增3.0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7,155亿元。自疫情以来,居民存款的增长势头就一直有增无减,也就是说,人们又爱存钱了。

事实上,从去年12月开始,所谓“超额储蓄”能否成为拉动消费的催化剂,已经成为中资和外资券商的讨论焦点。

因为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

而且2022年的新增居民存款,创下了历史纪录。2019、2020和2021年的新增居民存款,分别是9.7万亿元、11.3万亿元和9.9万亿元。

也就是说,2022年的新增居民存款,比2021年多增了7.94万亿元,比2019年多增了8.14万亿元。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居民存款大幅增加呢?

首先,在疫情和行业监管的影响下,居民收入下降,并预期未来收入不稳定,所以减少开支,导致“预防性储蓄”增加。

国泰君安此前估计,在过去3年里,由于防疫措施和供应冲击导致的消费减少,预防性储蓄总额已经累计大约4.2万亿元。

二是,受房地产业持续低迷、保交楼事件的影响,居民购房意愿下降、购房支出减少,这部分资金也转化成了储蓄。中共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的中国商品房销售额,比2021年减少了将近5万亿元。

三是,居民金融资产收益率下降,甚至亏损,所以是宁可把钱存起来也不想投资理财。

2022年时,中国的资产管理新规正式实施,刚性兑付被打破,许多银行理财产品经历了较大幅度的净值波动,甚至跌破了净值,导致了理财产品的“赎回潮”。

据招商证券统计,去年11月到12月,债市持续调整,叠加股市下跌,理财产品破净率大幅提升,12月20日时,创下历史新高,破净率达到22.7%。据招商证券估算,2022年11月10日以来,银行理财规模下降了4万亿元以上。

尽管去年11月开始的债市风波,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但投资亏损的“伤痛”,却依旧笼罩在投资者的心头。由于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更倾向于获得稳定的收益,这也导致了存款大幅增加。

所以,存款大幅增加,就是这么来的。

8万亿“超额储蓄”能否拉动消费?

但是,去年多增的8万亿居民存款,却被某些个为中共站台的所谓“专家”盯上了,一直惦记着怎么才能把这部分“超额储蓄”转化为消费,从而大幅拉动经济增长。

比如,1月24日,一位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教授发文说,建议对50万元以上存款征收高额利息税,说这是促进、拉动消费的最佳途径,不过,结果是引发了众多网民的口诛笔伐。

在凤凰网的财经栏目中,中航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邓海清,就表示反对征收存款利息税。

邓海清说,其实在银行里存款的利息是很少的,这么点利息,大部分都是一些老年人在投资。因为老年人缺乏投资能力,也缺乏对新鲜事物的一些理解,所以只能采取这么一种非常极端的、保守的理财方式。如果拿老年人的定期存款利息去征税,其实是拿弱势群体开刀,非常不可取。

那么,这些“超额储蓄”到底能不能大幅拉动今年的消费呢?很多专家都持否定看法。

比如,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就表示:首先,对提振消费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房地产行业,而房地产消费仍然疲弱。其次,理财等金融资产赎回带来的储蓄,本就不准备用于消费,即使后续释放也将流向资本市场。只有增强消费者信心,才能把更多收入用于消费。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陈志武也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个人和企业的信心大幅下降。他认为,当人们对未来感到不确定时,第一反应就是存钱。

数据显示,自2022年4月以来,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就持续走低,去年11月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仅为85.5,而在2021年7月,大陆消费者信心总指数还是107.5;去年以来,这个消费者信心指数更是突破了2000年以来的最低点。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表示,预防性储蓄就是预防性的,目前不宜过度寄希望于居民将审慎性储蓄快速转化为消费基金。

专家也表示,提振居民消费的重点,是住房和汽车等大宗消费。

但是目前,房地产市场仍然较为低迷,市场信心和预期不振。

中指研究院、克而瑞的报告指出,今年1月,中国百大房地产企业的整体销售金额,大约是人民币3,542.9亿元,同比下降32.5%。另外,今年1月,一线城市整体成交量,同比减少29.5%,其中以深圳表现最差,同比减少六成;二线城市同比下降32.1%、三线城市的衰减幅度,更是超过40%。

此外,中国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1月份中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到129.3万辆,同比下降37.9%,环比下降40.4%。燃油车的情况就更惨,销量同比下降了45.1%,接近腰斩。

今年1月发布的“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也显示,经济学家们在今年1月对于中国经济的信心指数,仅为49.86,仍旧低于荣枯线。

花旗全球财富投资(Citi Global Wealth Investments)亚太经济分析主管刘利刚认为,从疫情中恢复过来的这一代中国人,可能与从大萧条中走出来的一代美国人有相似之处,他们的储蓄意愿可能会长期转变。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从长期因素来看,储蓄上升也和社会保障体系有关。近年来,中国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制度改革力度较大,在社会保障体系难以全面覆盖的情况下,居民的预防意识和储蓄意愿也明显增强。

大家知道,最近武汉,就刚刚发生了退休人士因为医保减少而上街抗议的事件,可以想像,中国民众未来的储蓄意愿只会更强,难以减弱。

就像《华尔街日报》2月10日的报导中所说的,在取消严格的防疫限制措施后,中共政府正试图推动经济增长,但当前面临的一个挑战是:中国民众去年减少了举债、增加了储蓄,尚不清楚要过多长时间,他们才能重新随心所欲地花钱。

财商经济研究所
策划:宇文铭
撰文:李松筠
编辑:蔚然、宇文铭
剪辑:曲歌
监制:陈思雨
关注“财商天下”:https://bit.ly/GJEconUND

责任编辑:连书华

相关新闻
【财商天下】美裁员“风暴”猛烈 德企趁机抢人
【财商天下】十多万人丢饭碗 科技业为何大裁员?
【财商天下】共有产权房也烂尾 城投债恐成定时炸弹
【财商天下】武汉万人围政府 引爆医保黑洞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