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好雨知时节 雨水润物细无声

作者:允嘉徽
杜甫说“春花不愁不烂漫”,杏花烂熳开山城,是二十四节气雨水时节的代表花。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气: 629
【字号】    
   标签: tags: , ,

雨水节气跟在立春之后而来,是黄历一月的中气,也是初春的第二个节气。杜甫《春夜喜雨》诗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带给生命生机的,大功希声,润物细无声!

《逸周书‧时训解》传述雨水时节在中原的天地人间景象:“雨水之日,獭祭鱼,又五日,鸿雁来,又五日,草木萌动。”天地违和,人间多乱象:“獭不祭鱼,国多盗贼,鸿雁不来,远人不服,草木不萌动,果疏不熟。”

“雨水之日,獭祭鱼”,表示可以捕到鱼了。

水獭是喜爱吃鱼的动物。春风解冻,雨水节气鱼上冰,水獭开始捕鱼了,它们将捕到的鱼陈列岸边,井井有条如同陈列祭祀的供品,像是“獭祭鱼”一般。

古代掌山泽之官就把獭祭鱼当作入泽捕鱼的信号。(《礼记·王制》记载:“獭祭鱼,然后虞人(掌山泽之官)入泽梁。”)
天地间万物有灵,古人认为“獭祭鱼”是向天地表达谢意,人更不能忘恩,《后汉书·祭祀上》就说:“豺獭知祭祀,而况人乎!”

“獭祭鱼”给人深刻的印象,就用到了文人身上。传说唐代有名的诗人李商隐作诗为文时,常常检阅很多的书史,资料鳞次堆积在书案左右,当时人就以“獭祭鱼”来形容。后来“獭祭鱼”就成了一则典故了。(宋‧吴炯《五总志》)

雨水后五日,鸿雁来。

春气暖鸿雁先知,鸿雁飞到温带大地。从彼地到此地,鸿雁传书留下感人的故事。汉昭帝初年,匈奴与汉和亲,汉请匈奴释放被扣押十九年的苏武,匈奴谎称苏武已死。汉使告诉单于,说汉天子在上林中射猎得鸿雁,雁足系着帛书,写着苏武等在某泽中。匈奴不得已只好释放苏武。(见《汉书‧卷五四‧苏建传》)

《幼学琼林‧卷四‧鸟兽类》:“鸿雁哀鸣,比喻小民(老百姓)之失所。”提到“鸿雁哀鸣”,就让人联想到灾民嗷嗷待哺的惨状。在当下的疫情中,铁幕更比大疫无情,“鸿雁哀鸣”之悲何其深刻!

雨水后十日,草木萌动。

雨水时节杏花春! (Pixabay)

雨水会萌发草木,最后会让果蔬成熟。雨水这一场春的洗礼,对一年中的农作物收成是极为重要的恩典。所以农谚说:“雨水连绵是丰年,农夫不用力耕田。”雨水时节下雨,预兆年成丰收;又说:“雨水有雨庄稼好,大麦小麦粒粒饱”,雨水节气下雨顺应天时,将会带来大麦小麦收成好。

春天雨水中,“野田既雨水皆满,山路无风花自香”(南宋‧王炎《旅中思家》),大自然花香舒畅人心,自然之美不胜收藏。杜甫说“春花不愁不烂漫”,只要是春,无花不美。“春花”与“秋月”都是生命中美好的时光与景物。什么花是雨水时节的春花代表呢?

雨水的春天是属于杏花的,杏花点缀初春的原野,花开烂漫满山城、映村坞,织出春天的风情,留在记忆中依稀难忘: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依稀映村坞,烂熳开山城。(南北朝庾信《杏花诗》)

油菜花也是春天的花,是菜花的代表,在唐代已经很有“名望”了。“百亩庭中半是薹,桃花浄尽菜花开”。”(刘禹锡《再游玄都观》)油菜花又叫芸薹菜、胡菜都,表明出身塞外胡地,这种菜很强韧,经冬历霜雪而无伤。“本根来朔塞,今日盛东吴”,为烟雨江南添了清娱胜景。现代研究油菜,发现它的营养丰富又多元,也是血液的清道夫,又具有膳食纤维,有利于体内肠道的清理,是春天的一道好春蔬。药王孙思邈亲身验证油菜可治疗游丹肿,取油菜叶捣敷“随手即消,其验如神”。

春花烂漫,怎样能得坐看百花开落遍,一心不动呢?

一春风雨水平湖,更觉湖心月榭孤。
坐看百花开落遍,依然山色对清卢。
(张栻《城南即事 其二》)

雨水时节,得雨洒遍山水,洒遍尘缘,洗净出一双明亮不蒙尘垢、黑白分明的眼睛,静观百花开落遍,一心无垢。@*

─点阅【二十四节气】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如果您听说谁家刚刚诞生了一个“千金”,当即知道这家的新生婴儿是个女孩。说起千金的话题,这里边还有不少趣闻,不仅指货币,也曾指男孩,那什么时候专称发生了改变?
  • 母亲节让人想起康乃馨。在中国历史上,其实早就有代表母亲的花了,比康乃馨更是悠久,那是什么呢?中华文化的母亲节很有特色!
  • 常言形容人“病入膏肓”,或说“病在膏肓”是指一个人已经无药可救了。病势已入膏肓,命将危矣!膏肓是在人体的什么地方?为什么“病入膏肓”就无药可救?这成语是出自哪本古籍?
  • 满族,格格,清朝,夏琼芬
    华夏民族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着古老的记忆,这记忆来自秦汉三国、唐宋明清。五千年间,每一朝代都遗留下丰富的文化,镌刻在华夏民族的基因里。您或许曾想穿越时空回到过去,看一看历史的朝代中是否有您前世的身影,那么在此之前,您应当获得适量的知识储备,以免在古代社会里不小心冒犯了君子、唐突了佳人。
  • 古人说感恩报德至死不忘!阴间的鬼也知恩图报,史书上有记载。从另方面来说,人做的好事、善事,也不会白做,可能在什么关键时刻、或关键的事情上就得到令自己意外的好回报。
  • 常吃韭菜可以增进体力、促进血液循环,从而缓解手脚冰冷、下腹疼痛。(胡乃文开讲提供)
    古人感应四时的变化,用一幅春日里的好景致——“翦春韭”为名,留下诗情画意的厚谊。杜甫在《赠卫八处士》诗中留下“夜雨翦春韭”的情味,然而传下“雨翦春韭”典故的人不是杜甫,那么杜甫承传自谁呢?
  • 元宵节能不想起吃“元宵”?!为何汤圆叫“元宵”?北方才叫汤圆为“元宵”吗?追溯元宵或圆子、汤圆的源头,可以溯源到何时呢?一颗元宵汤圆承载的历史超乎你的想像!
  •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灯谜就是这样的一种文化娱乐,事实上灯谜的内涵包罗万象。制灯谜、猜灯谜盛行于历代,灯谜的起源和一些名人、文学家联系在一起,他们都是谁呢?为什么爱上灯谜也能让人考场顺利呢?
  • 黄历二月春雷响,惊醒地下的蛰虫出洞,这是阴阳循环的常态;早发的“冬雷”则是反常的天候现象。自古以来,人们就观察到这个现象。这种反常的天候只是气象上的表现吗?还是和世间人事的治乱有所对应呢?有无应验的实证呢?古书上和民间累积的经验以及气象学观测,很早就观察到了“冬雷”这种异常的天候现象,并且有一些说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