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到地方推动制造业 专家:他面临大难题

人气 5094

【大纪元2023年03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宁海钟、骆亚报导)中共新总理李强上任后首次到地方,近日在湖南考察制造业,强调重视实体经济,推进高端制造。专家指,由于市场换技术的能力下降,再加上美中贸易战爆发后的科技制裁等因素,中国制造业发展困难重重。

此外,中共党管一切的政治制度,早已被认为是中国制造业发展机制的根本性缺陷。

李强推高端制造 专家析中国制造业数十年未脱的困境

据中共新华社报导,李强3月21至22日到湖南考察,所到的企业包括株洲的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株洲硬质合金、湖南山河科技,长沙的比亚迪汽车、中国铁建重工、蓝思科技等等。

李强在当地召开了制造业的座谈会,他说要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发展先进的制造业。

今年两会期间,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将大力支持高端制造业发展,“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仕途一直追随习近平的李强,被认为是习路线的忠实执行者。

不过,专家认为摆在李强面前的,是困扰中国制造业数十年未解的难题。

台湾经济研究院研究二所所长花佳正3月23日对大纪元分析说,中国大陆制造业的问题是,有制造力,但对高端技术和专利的掌握度不够。“高端制造的技术、机器设备以及专利权多掌握在先进国家手中。”

中国制造业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靠廉价的劳动力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起家。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国际大公司纷纷在华设厂。但中国至今仍然是一个主要从事低端制造业的国家。

早在2010年,时任副总理的李克强就说过,大而不强一直是中国制造业发展中的软肋,“许多关键技术、大型成套设备、核心元器件和重要基础件都依赖进口。”

直到去年,长江证券发布的《2022年制造业专题研究-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和未来》的报告说,从绝对数量来讲,“中国仍然是一个以生产低端商品为主的国家。”

花佳正对大纪元说,中国之前制造业能够快速地成长,是因为过去有台湾、日本、韩国的国际大厂在中国投资生产。中国大陆当初用的就是以市场换技术的办法,“可是现在的问题是,市场换不到技术了。因为现在国际上都是做分流的投资,还有美国主导的供应链分散的问题,让中国过去的以市场换技术的模式,遇到了困难。”

花佳正说,正因为这样,中共当局提出要自己提升,比如说之前提出的从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中国制造2025”等等。但这只是一些口号或政策上的推动,问题是中国核心的东西没有到达那样的水准。

中国制造业发展还有诸多新难题

花佳正认为,李强要推动制造业,面临的另一个难度,就是美中贸易后的科技制裁还在升级。

由于中共一贯不遵守的智慧财产权保护和向西方盗窃技术,引起西方,特别是美国的不满和反制。到目前为止,已经有数百家中国公司遭到美国的各类制裁。继本月初美国商务部将中国的“华大基因”和“浪潮”等28家实体列入实体清单之后,3月9日美国财政部又宣布,对帮助伊朗制造无人机用于俄乌战争的五家中国公司实施制裁。

习近平近年频提要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近期当局已宣布设立中央科技委员会,将重组后的国务院科技部作为附属,要搞全国统筹、搞举国体制、举国科研。

旅美经济学者郑旭光曾对大纪元说,中共设立中央科技委员会、重组科技部,类似于毛泽东时期搞两弹一星的状态,就是集全国之力,要突破一些硬科技的短板。习近平怕未来美国主导的西方世界进一步对中共进行制裁,像对俄罗斯那样,所以中共在早早做准备。

不过,台湾云林科技大学财政金融系教授郑政秉曾对大纪元表示,党的控制力也越来越强,对于强调自由开放和竞争才会创造出好成果的科技发展,绝对是一个坏做法。

美国之音曾报导说,中共治下的制造业无法达到高质量发展,创新能力也差,最核心的问题是其政治制度的根本性缺陷,中国的计划经济、政府主导一切的模式扼杀了创造力。

中国制造业的前途不乐观,还有新的因素。

近年来美中两国关系日趋恶化、中国人口结构变化、跨国公司外迁等等也严重限制了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发展。彭博社近日报导说,为了摆脱对中国的过分依赖,苹果手机的最大代工商台湾富士康科技集团计划投资大约七亿美元在印度建厂。

据美国之音3月22日报导,美国国会共和党联邦参议员乔什‧霍利(Sen.Josh Hawley,R-MO)本周推出一项新议案,旨在取消与中国的正常贸易关系待遇。如果法案获得通过并生效,美国将撤销中国过去20多年来所享有的最惠国待遇,这也将对美中两国的经济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经济低迷,内需不振,汽车销售开启“自杀式”价格战,比亚迪3月9日加入降价潮。图为2022年华中国际车展的比亚迪汽车。(Getty Images)

市场惨淡 中国实体经济难救

李强在湖南强调要重视实体经济,大陆民营企业家周先生23日对大纪元说,这些年在中国搞实体经济的老板垮了很多,日子都不好过。

这次李强到访的几家有代表性的实体经济产业,其中有长沙的比亚迪汽车。

去年第四季度,尤其是12月份全国疫情以来,汽车产销受到严重影响。中国汽车市场本月掀起“史上最惨烈价格战”,至少40个品牌推出促销优惠。

周先生告诉大纪元,中国制造业市场很疲软,都在大降价,比亚迪的车价就降了三分之一。

他说其中一个原因是爆发疫情这几年,人们都没钱了。“很多人买不起车,有的是买得起用不起,油价又高。”

花佳正表示,从去年开始,中国大陆出口衰退,当然这与全球的环境有关,当局现在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内需来支撑经济。但是因为之前的经营政策和现在的通膨,导致内需市场没有像过去那么好。

3月17日,中共财政部公布了2023年前两个月财政收支情况:1—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642亿元,同比下降1.2%。其中国内消费税3,568亿元,同比下降18.4%;个人所得税3,881亿元,同比下降4%;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2,933亿元,同比下降21.6%。关税401亿元,同比下降27%。车辆购置税397亿元,同比下降32.8%;印花税781亿元,同比下降31.3%。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282亿元,同比下降61.7%。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875亿元,同比下降4%;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627亿元,同比下降29%;城镇土地使用税296亿元,同比下降7.4%。

3月21日,旅美时事评论员章天亮在自媒体《天亮时分》中分析说,1—2月中国消费税下降了18.4%,这意味着大家不买东西了;个人所得税下降了4%,这意味着个人收入的下降;进出口消费税、增值税下降了21.6%,关税下降27%,意味着中国现在进出口也大幅度地下滑;车辆购置税下降了32.8%,将近三分之一,等于中国在1、2月份少卖了三分之一的车;证券的印花税下降了61.7%,意味着大家都不买股票了,这相当于资本市场已经有60%的生命力都消失了。

3月才正式上任中共国务院总理的李强,本身没有经济领域的管理经验,也没有当过副总理,其能力倍受外界质疑。李强最知名的“政绩”,是在上海执行习近平的清零防疫政策,封城两个月,重创民生和经济。

台湾学者宋国诚早前对大纪元表示,习近平的新班子里面缺乏专业的经济人才,权力的政治官僚多于专业的技术官僚。这种决策结构本身没有办法去应对接下来层出不穷的国内问题。

责任编辑:周仪谦#

相关新闻
【有冇搞错】浙商南官 李强踏进“八卦阵”
【新唐人大视野】李强如何上位?党媒发文泄密
钟原:中共拆解国务院 李强彻底尴尬了
李强上任央行降准 专家:内需严重不足难奏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