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古鉴】偏执灭佛的可怕后果 遭五刑株连五族

作者:怀忍忍
心清如镜,明悟执念,保全身心。(Pixabay)
font print 人气: 1535
【字号】    
   标签: tags: , ,

北魏太武帝(世祖)拓跋焘之朝,因为“国书”之事掀起了一场滔天巨浪,当时执笔的人都卷入漩涡眼,司徒崔浩的亲族和三大姻族全遭到株连命丧黄泉,而同为执笔者的中书侍郎高允却得以保命又受到重用。什么原因造成他们的命运天差地别呢?

崔浩

崔浩字伯深,清河高族崔氏后代,祖上因为晋末避乱到了陇右,而在西凉和北凉为官。崔浩生性敏达,长于谋划计算,从小好学,博闻强识,经史、百家的著作,无不博览,尤其爱好天象阴阳之学,精研义理,出类拔萃,时人莫及。他在北魏一朝步步高升,弱冠就任通直郎,累迁至司徒(三公之一,主管教化)。北魏明元帝、太武帝之世,非常器重他,对他言听计从。

崔浩有才略,他自比张良,又自美在考察古事上超过他;他说自己所造的历书比古人正确,“可以益国家万世之名,过于三皇、五帝”。

崔浩喜好道术,不喜老庄之言、斥佛理为虚诞之说。他的夫人郭氏向佛,时时诵读佛经。崔浩自己不信佛,看到妻子诵读佛经就发怒,竟然放火把妻子的佛经烧成灰,又丢到厕中才罢手。他弟弟崔模,深信佛法,非常恭敬,即使身在脏污的粪土中见到佛像,也礼敬膜拜,遭到崔浩嘲笑。

明元帝爱好阴阳术数,命令崔浩卜筮吉凶,多有应验,打了多场胜战,因此对崔浩很倚重。崔浩自己不信佛,常在明元帝的耳边诽谤佛法。

太平真君六年,盖吴造反,关中骚动,太武帝西伐至长安。从官在长安某一庙寺中发现了弓矢矛盾等武器,太武帝认为沙门拥有武器当是与盖吴通谋用来害人的。阅览了庙寺的财产账册后,他发现有许多酿酒用具,有数以万计的富人寄藏物件,还发现庙寺中竟开辟有暗室用来与贵家女私行淫乱。这些沙门(出家人)的非法乱行让太武帝非常愤怒。这时崔浩借机进言诛杀长安沙门(出家人)、焚毁佛像。

当时崔浩的老师寇谦之也在随行之列,苦苦与崔浩争论、劝告,但崔浩始终不听。寇最后对他严重警告说:“你现在一意孤行促成灭佛,不用几年就会招来刑戮和灭门的报应!”

太武帝听从崔浩的意见,半年后坑杀沙门,毁坏佛像的诏令下及全国各州。次月车驾至长安时,毁坏邺城(在邯郸境内)五层佛图,造成历史上的灭佛浩劫。

四年后,崔浩受命领头撰述《国书》,作成《国书》三十卷。他接受著作郎闵湛等谄媚自己的建议,大手大脚花用三百万元,在宫城东三里的大道边,立石林铭刻刊载《国书》和他注释的五经,以彰显自己的史笔。当时,参与著作《国书》的中书侍郎高允听到后,告诉著作郎宗钦说,闵湛等人所说的话在吹灰之间,恐怕成为崔氏一门万世之祸,我们这些著作郎也要遭殃。

《国书》石林树立之后,北魏人民看到先世善恶事迹,都详细刊列,痛恨崔浩显露传扬国丑,构成罪名,上奏朝廷。结果崔浩五刑加身,血亲、姻亲无论远近,全部遭到灭族。

崔浩被关在槛笼里送到城南的途中,警卫士数十人将小便从头到脚浇他一身,崔浩不断发出哀号声,响彻整条路。宰相遭到戮刑之辱,在史上崔浩是第一人。崔浩弟崔模在灭门之祸中独独幸免,人们都认为是他敬佛带来的福报。

前后命运,冷热两重天。(Pixabay)

高允

再说中书侍郎高允和崔浩同写《国书》,为何他能幸免于难呢?

高允字伯恭,是渤海蓨(今河北省景县)人。祖父高泰,当过吏部尚书,父亲高韬为丞相参军,早卒。高允从小爱好文学,通晓经史和天文术数,学问渊博,在家教授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学子闻风而至,超过千余人。

太武帝听闻他的声名,征召为中书博士,累迁中书侍郎承领著作郎,专门掌理国史的撰述。同时他又为太子(景穆帝)侍讲,师生感情深厚。

国史风波乍起,高允当时在中书省值班,太子先让他待在东宫,次日特地领他入宫,设法要保住他的性命。当时高允还懵然不知大祸临头,太子特地叮咛他:“见到至尊,一切都依我的话去说。”
太子对太武帝说:“高允为人小心谨慎,虽然和崔浩同事,但是他职位微贱,一切都受制于崔浩。请圣上赦免他的死罪。”

太武帝询问高允:“《国书》都是崔浩作的,是吗?”
高允答:“太祖记是前著作郎邓渊所撰,先帝记和今记是臣与浩同作,浩负责总裁,至于注疏部分,微臣所作比浩多。”

太武帝大怒说:“这比起崔浩罪更重,哪得生路!”
太子急急为高允辩护,说道:“圣上天威庄严持重,高允因而迷乱以致言语失次。臣问过他,都说是崔浩所作。”

太武帝又问高允:“实情是否如东宫所言?”
高允答道:“臣罪应灭族,今已当死,不敢虚言妄语。微臣为殿下侍讲多年,殿下哀怜微臣为微臣乞命,事实上没问过微臣,微臣也没这样说,微臣说的都是实话,不敢迷乱。”
太武帝转对太子说:“真是正直呀!能够临死而不移,人所难至,而且对君主诚实不欺,是个忠贞之臣,朕宁失一有罪,也要赦免他。”高允从而得以免死。

接着,太武帝让人诘问崔浩。崔浩惶惑不能对答。
太武帝非常愤怒,就命高允写诏书,凡涉及国史事件者,自崔浩以下,僮吏以上,凡百二十八人,全诛杀五族。但是高允迟迟不忍下笔。太武帝频下诏,急切催促。高允乞求再次晋见。

高允进见太武帝说:“崔浩的罪刑,除了国史事件之外或还有其它的罪,微臣不敢知道。但是,微臣以为因为直书国史而犯触,罪不至此。”
太武帝震怒,命令卫士把高允抓起来。太子再次拜见请求赦免高允。
这时太武帝说:“没有高允让朕震怒,当有数千人要死去。就这样办,崔浩诛族。其他人改判本人死罪。”
著作郎宗钦临刑时感叹:“高允真是接近圣人的境界呀!”

高允在北魏一朝,奉侍五帝,从太武、景穆、文成、献文到高宗,出入中央尚书省、中书省、秘书省五十余年,未尝犯下过失,公平审理刑部案件三十余年,朝廷内外都称赞他公平允当。高宗亲幸高允家宅,看到高允家仅仅是数间草屋,他在居家穿的都是粗布薄絮袍子,厨房中只有盐菜而已。高允诚信佛法,有好生之德,厌恶杀生。他常常设斋供僧众,讲经说法,最终以九十八岁高寿善终。

崔浩和高允虽然共事,但是立身处事的风格不同,道德标准不同,敬慎佛法的信念也大不同,他们的命运也天差地别。崔浩因为一个执念,让自己的命运前后判若天渊。

崔浩作帝王实录,言国家得失之事,本是为史的主轴,实际上并没有违反大体。高允与崔浩同作“国书”,死生荣辱本在同道上,为何能获得殊遇呢?理不在于表面的触发众忿之事,实在于为人之德。崔浩出于显扬己身的私欲而失去廉洁的忠心,出于一己爱憎的偏执而蒙蔽了明明白白的道理,不分青红皂白耸动皇帝迫害沙门,全面株连无辜,毁坏正信造下大祸。一个本受到皇上言聼计从的宰相受到史无前例的杀戮之祸,惨痛之剧能不为代代人的借镜吗?!

高允之心明如镜。(Pixabay)

@*#
资料来源:《魏书》《北史》

─点阅【救世古鉴】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列子‧汤问》中有一则奇技的记载,说在西域之国有一个巧工匠偃师造出了一个“俳优”送给周穆王。这个“假人俳优”能动能言,能歌能舞,在周穆王眼中怎么看就是个“真人”!后来它的一个动作引得周穆王勃然大怒,非要处置它不可。这个“假人俳优”有什么奇特之处?
  • 张居正解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天下之事,必须谨之于初,而后可善其后。如与人以言语相约,本是要践行其言,但其所言者,若不合于义理之宜,将来行不将去,则必至爽约失信矣!故起初与人相约之时,就要思量,必其所言者皆合乎天理之宜,而与义相近,则今日所言的,他日皆可见之于行,而自不至于失信矣。所以说言可复也。
  • 在一年中只有两个日子得天地之和气,一是春分,一是秋分,而从春分开始,阳气蒸蒸日暖,正是化育万物、给予新生的最好时机。所以春分养生有很大的作用力。
  • 本章“最孔门言礼之精义”。中国古代,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不同的人采用的礼节有所不同;但若片面强调差别,则易离心离德;而且,礼的目的乃是建立和维持秩序──一种和谐、太平的状态。儒家的礼治观,是让人互不混淆而又和睦相处。换句话说,“别”是礼的手段,目的还在于“和”。有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含义丰富,直指核心。
  • 从儒家文化到道家信仰,再到宇宙、物质和意识的起点,这个追寻创世本源的寻根过程,才是慎终追远习俗背后之最为深刻的文化底蕴。也是神传文化为炎黄子孙留下的一条回天之路。
  • 地球的“成长史”竟然是这样的?!科学家终于承认,史前大洪水真实存在,难道《圣经》中记载的是真的?
  • 焚香静心,佛图澄和尚竟然还可以用香来救人……真的假的,琴技高超空中竟然飘香?
  • 孝悌是孔门教人的起点。《孝经》讲,“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简单的说,最基本的孝,是赡养父母,“朝夕色养”,做子女的要爱护自己、修养品格,否则“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进一步,有条件、有机会的,子女做一番事业,为国为民效力,光宗耀祖。最高的,子女能立身行道,成圣成贤,父母也因此享大福分。
  • 金丝桃的这个花语浮现眼前的是这样的画面:一边毫无保留绽放烟花般的绚丽光华,一边发出防御的警讯威慑──非诚勿扰!邪祟勿近!别看我如此纤柔娇美,但我是味微苦、有小毒的,要是欺人太甚,将承受我报复的后果。
  • 为什么“夫子温、良、恭、俭、让”就能得之?这里援引一段张居正教小皇帝的话,有这五者德容之盛,感动于人,所以各国的君,自然敬之而不忽,信之而不疑。都把他国中的政事,可因可革的,来访问于夫子,故夫子因而闻之耳。”也就是说,孔子之闻政,是因为其德行的感召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