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话五千】

消灾避祸,古人都做这件事!学会就什么都不怕了

文/爱丽Ally
一个人有信仰并不代表他愚昧或者迷信,比如东汉发明出了地动仪的科学家、天文学家张衡,他就写过:“天地神明是知晓一切的,他降下灾祸,都是有原因有规律的。”(Ally爱丽授权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2722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家好,我是Ally。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过去这几年的疫情,应该算得上是我们人生当中经历过的最大的灾难了吧,但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像这种规模的瘟疫或者是其它形式的天灾人祸,记载是非常多的。

我们可以借鉴古代的实例,看看历史上皇帝也好,百姓也好,都是靠着什么方法一次次地平息灾难,治好瘟疫的,说不定这个方法我们将来还能用上。

皇帝罪己

咱们先说说古代的执政阶层是怎么做的,一会儿再来说百姓。

在中国古代,每当国家遇到重大灾难的时候,这个责任一般最终都得落到皇帝的头上。我在【明君守则】这集里介绍过,古代讲君权神授,古代的皇帝也称为天子,意思就是老天的孩子,替天管理人民的人。

《王部》
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凡王之属皆从王。

孔子说“一贯三为王”,就是说王这个字,三横一竖,贯通这三者的人就是王,西汉的哲学家董仲舒解释道,这三者分别对应的是天、地、人这三才,也就是说王的职责是连通天地与人民。他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同时他也肩负着上天赋予的责任。

一旦发生天灾人祸,就意味着是上天在警示天子他有事情做错了,所以天子要对所有的天灾人祸负责,怎么负责呢?首先就是自我检讨,认错并且改错。而且很神奇的是,往往在天子们诚心地反省和悔过之后,灾情都会好转,这方面有很多史料记载的例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历代名臣奏议》
殷王成汤为天子,大旱七年。太史占之,曰:“当以人祷。”汤曰:“吾所为请者民也。若必以人,吾请自当。”遂斋戒、剪爪、断髪,素车白马,身婴白茅,以身为牺牲,祷于桑林之野。以六事自责曰:“政不节欤?民失职欤?宫室崇欤?女谒盛欤?包苴行欤?谗夫昌欤?”言未已,大雨方数千里。

商朝的时候,天下连年大旱,民不聊生,商汤王每年设祭坛祈雨但都没有用,到了第七年的时候,太史占卜说要献祭一个活人来祈雨,商汤听了之后说,“我之所以祈雨是为了人民,要是一定要用杀人的方式祈雨,那就用我来充当祭品吧!”于是他斋戒沐浴,剪去指甲,断掉头发,跪在桑林旷野中,诚心地向天祷告,并且找到了六件自己做的不好的事,然后一条一条地自我检讨。结果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已经感动了上天,方圆数千里就开始下起了滂沱大雨,结束了七年的旱灾。

《论语》
尧曰:“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论语》里还记载道,尧对上天说,“如果我有罪,请不要牵连天下的百姓;如果百姓有罪,请把罪都归结到我身上。”

历史上那些真正有为的明君,他们不仅会反省自己本身的错误,甚至还会主动替天下人承担罪责。

《贞观政要》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duō)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复为灾。

唐朝的《贞观政要》一文里写道,贞观二年,也就是公元628年,长安大旱,蝗虫满天飞。

唐太宗在视察灾情的时候,看到很多蝗虫,于是抓了几只在手里对它们说,“人要靠粮食来活命,你们吃粮食,就是害了百姓。百姓有罪,也是我一个人的错。你们有灵的话,就吃我的心吧,不要再害百姓了。”说完就要吞掉这些蝗虫。旁边的人赶紧阻止说,“蝗虫不干净,吃了要得病的!”但是唐太宗说,“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请老天把百姓的灾难转移给我一个人,我干嘛还怕得病呢?”然后就吞掉了这些蝗虫,结果蝗灾就真的消除了。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有这种为了百姓可以牺牲生命的皇帝,还有为了子民们,甚至愿意割舍执政者们最贪恋的江山和权力的皇帝。

《册府元龟》
四年六月戊辰,以久旱分命群官遍祠祈祷。帝自即位,每岁有微旱,即虔诚祈祷。至是久旱,帝于紫宸殿对宰臣忧形于色,宰臣以星官所奏天时当尔,乞无过劳圣虑。帝栗然改容曰:“朕为天下主,无德及人,致此灾旱。今又谪见于上,若三日不雨,当退归南内,更选贤明以主天下。”宰臣呜咽流涕,各请罪,乞免相位。是夜澍雨大洽。

比如唐文宗,他在开成年间面对旱灾时就说:“我作为天下之主,却无德保护人民,导致了旱灾,如果三天内不降雨,我就退位,大臣们另选贤明的君主来领导天下吧。”他的宰相们听了都痛哭流涕,纷纷请罪,请求罢免他们的宰相职位。

结果唐文宗的诚心上达到了天庭,当天夜里就开始下起了瓢泼大雨。

百姓改过

我们目前为止说的都是国家出现灾祸的时候,作为一个执政者,他应该有的担当和应对。但是我们换个角度说,天灾就真的都是执政者一人的过错导致的吗?

大家可能都听过这句话:“雪崩中,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这是波兰诗人斯坦尼斯洛的名句,还有英国的哲学家埃蒙德‧伯克也说过:“邪恶盛行的唯一条件,是善良者的袖手旁观。”不管你是皇帝也好,总统也好,各级干部,还是平民百姓,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作为,还有不作为付出代价。

执政者们犯错自省、罪己、然后改正,就能平复天灾,那普通人呢?我们改过了也能避灾吗?

《太平广记‧神仙八‧张道陵》
陵又欲以廉耻治人,不喜施刑罚,乃立条制:使有疾病者,皆疏记生身已来所犯之罪,乃手书投水中,与神明共盟约,不得复犯法,当以身死为约。于是百姓计念,邂逅疾病,辄当首过,一则得愈,二使羞惭,不敢重犯,且畏天地而改。从此之后,所违犯者,皆改为善矣。

在《太平广记》里记载了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的故事:

张道陵本来是太学中的书生,精通五经,但是到了晚年才发现,读书对于延年益寿一点帮助都没有,于是转为修道。

张道陵带着弟子们在四川这个地方度化百姓,他不愿意动用刑法,所以就立下了一个规矩:只要得了病的人,就要把自己有生以来做过的所有错事都通通写在纸上,然后扔进水里,并且对天发誓以后永不再犯,不然就让神明以死亡来惩罚自己。百姓们纷纷照做之后,不但疾病都痊愈了,人们也为自己犯过的错而感到羞愧,他们抱着敬畏天地神明的心,从此都不再做坏事了。

人只要能诚心地反省自己,忏悔并改过,神明看到就会帮助消灾祛病,但是如果有人只是想敷衍地做做样子,是绝对没可能骗得了神的。

《庚巳编》
正德辛未夏,疫疠盛行。葑门琼姬墩西居民顾镇家,老幼皆染疾,因祈于神,誓合家茹素以禳灾。适巡抚开仓赈济,镇入城关领米,偶忘其誓,于肆中买鱼三尾,酒一壶,饮啖毕,附舟而归,不以语家人也。是日感疾,不食顷而终。家人见三小鳑魮蛰其背,及殓,又见三鱼跃入棺中,索之则不复有矣。问之同入城者,乃知镇前所食正此物也,神盖以示警云。

明代有这么一个故事,1511年的夏天,苏州一带瘟疫流行,当地有个叫做顾镇的居民,他全家老少都感染了瘟疫。于是顾镇率领全家对神发誓,说以后全家吃素行善,不再杀生,然后全家的病果然就好了。

这时候正好赶上当地的巡抚在开仓放粮救济灾民,顾镇也进城去领了救济粮,回家的途中看到有卖鱼的,立马就把自己发的誓言给抛到了脑后。他买了三条鱼和一壶酒,酒足饭饱后就回家了,到家也不告诉家人自己破了誓,但是当天他的瘟疫就复发了,然后很快就死了。

入棺的时候,他的家人看到有三条鱼也一起跃进了他的棺材,但是怎么找也找不到,后来问了一同进城的人才知道顾镇破誓的事,才明白这就是他吃的那三条鱼,原来这就是神在借此来警告世人。

其实不仅是中国人相信神明和报应的存在,在古代社会,全世界的普世价值都是非常相似的,人们清楚地知道灾祸、瘟疫和疾病背后的原因,所以人们选择避祸的方法也是一样的。

比如说1633年,当黑死病肆虐欧洲的时候,德国有一个叫做上阿默高的小镇也被传染了,人一旦染病必死无疑。于是当地的居民们一起虔诚地聚会祷告,并且承诺如果上帝能保佑他们,小镇上的人们将会用实际行动感恩纪念神。

这个承诺一下,小镇上已经被传染的人就都神奇的痊愈了,而且之后也再没有因为黑死病而死过一个人。

现代的中国人大多是受无神论的教育长大,往往把中国的传统理念踩在脚下,对敬天信神嗤之以鼻。

《上顺帝封事》
天地明察,降祸见灾,乃其理也。

但是一个人有信仰并不代表他愚昧或者迷信,比如东汉发明出了地动仪的科学家、天文学家张衡,他就写过:“天地神明是知晓一切的,他降下灾祸,都是有原因有规律的。”

而现代人往往都把天灾看作是自然发生的现象,但是人们不承认神明的存在却并不等于他们不存在。

《春秋繁露‧郊语》
不敬畏天,其殃来至暗,暗者不见其端,若自然也。

西汉的哲学家董仲舒写道:“人们不敬畏上天,那样灾祸来时就表现的比较隐蔽,隐蔽到看不见发生的端倪,人们还以为是自然发生的。”

其实在我看来,现在这场疫情的发生绝不偶然,至于说老天要惩罚的是谁呢?还有我们每一个人真的都是无辜的吗?这个就留给大家自己去思考了。

那今天先说到这,希望再有灾难来时,你和家人们都可以平安无恙。

咱们下次再见。

─点阅【爱丽话五千】系列─

干净世界频道: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7ckQslcxWceIfl1oh0c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代《耳谈》作者王同轨的街坊林广儿的杀妻事件,钻法律漏洞逃过刑罚,在当地引起不平的鸣冤声震天价响,而最后的结局,更让人心震动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 在无神论者看来,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实在传统文化里,披露了很多人死后的去向,有的人甚至还去了天堂担任神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新城(现杭州市富阳区一带)秀才姚中。
  • 明朝时期,浙江嘉兴府李定在人们眼中是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却不顺利,十几年屡考不中,就在他已经慢慢放下了对功名的执著时,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转!他是怎么积的阴德呢?
  • 孔子因材施教,引导子贡向前走——“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乐”,乐什么?乐道。孔门弟子中有个典范——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既然颜回做到了,说明“贫而乐”的目标不是高不可攀、虚无缥缈的,这是勉励子贡。
  • 震区有个小山村,爱好秦腔的村民每晚都聚集在一孔大崖窑内排戏,场面分外热闹,有个三四岁的小男孩,非缠着爷爷领他去看戏,爷爷背着孙子刚挤入窑内,还没看清演的是啥戏,孙子却又说害怕,闹着要回家。爷爷拗不过孙子,带着孙子转身刚出了窑洞,地面就突然抖动,崖窑瞬间垮塌,演戏看戏的几十人无一生还。
  • 怎么才叫做“好学”呢?本章讲了三条。 首先,“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食求饱、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况下,食不饱、居不安,你将如何?对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来说,因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顾不得吃饱、顾不得安居了。如果一个人将吃饱、安居当作头等大事,还能有鸿鹄之志吗?
  • 在《列子‧汤问》中有一则奇技的记载,说在西域之国有一个巧工匠偃师造出了一个“俳优”送给周穆王。这个“假人俳优”能动能言,能歌能舞,在周穆王眼中怎么看就是个“真人”!后来它的一个动作引得周穆王勃然大怒,非要处置它不可。这个“假人俳优”有什么奇特之处?
  • 张居正解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天下之事,必须谨之于初,而后可善其后。如与人以言语相约,本是要践行其言,但其所言者,若不合于义理之宜,将来行不将去,则必至爽约失信矣!故起初与人相约之时,就要思量,必其所言者皆合乎天理之宜,而与义相近,则今日所言的,他日皆可见之于行,而自不至于失信矣。所以说言可复也。
  • 在一年中只有两个日子得天地之和气,一是春分,一是秋分,而从春分开始,阳气蒸蒸日暖,正是化育万物、给予新生的最好时机。所以春分养生有很大的作用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