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持卡人信心瓦解 谁的错?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13日报导】(据中广新闻报导)最近,消费金融,‘卡’的事情,特别多!先是第一银行现金卡,被持卡人盗领三千多万;然后是泛亚银行现金卡,也被溢领两百五十六万;再来是中华商银和衣碟百货台中馆的信用卡联名卡,委外业务单位的离职员工,把持卡人资料卖给不法集团、制成伪卡,造成其他六家银行损失一百三十多万;而台银等至少七家银行的金融卡被盗领,更让全体持卡人的信心瓦解!

尤其台银是老字号、又是百分之百国有银行,在这一波盗领案中,受伤最重,到底国内的消费金融安全网,出了什么问题?一连串关于‘卡’的纰漏,谁的错?以影响程度最广的金融卡盗领案来说,先看银行,银行的心态要检讨。

国庆假日一有受害民众发现,台银先是不理;后来才透过立委施压,获得分行、进一步到总行、再进一步到主管机关─财政部的重视。银行的心态一成不变,只会要民众勤于更换密码,却从来不曾定期淘汰无人银行的门禁刷卡机;银行主动的要求持卡人,却被动检讨自己的防护措施是否过时。台银总经理李胜彦鞠躬道歉,门禁暂时解除。

再看主管机关财政部的责任。金融局长曾国烈在国庆假期之后的第一个上班日,就逢到立法院财委会备询金融重建基金的议题,只不过,看到多家媒体用“盗领案如滚雪球般愈滚愈大”形容案情发展,曾国烈严正驳斥这是错误而且不负责任的说法。

财政部长林全也全盘引述曾国烈的看法,强调被盗领案件三十六件,金额三百七十八万,和前一天周日在假日召开记者会的数字一样,没有增加。只不过,几小时之后,财政部长林全改口了,不但两度拒绝回答被盗领的数字,也不敢保证盗领是否只发生在十号当天,因为十一和十二号的假期也有可能发生盗领。金融局的官员也避而不答盗领案件和金额的最新统计,他们的说法是,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警方已经掌握特定的可疑对象。

什么时候,金融局变得不讲究数字?还是怕数字节节攀升,损了持卡人信心也就罢了,还丢了上头长官财政部的威信?这个时候,财政部只能解释“魔比道高”。财政部长林全说:无人银行多年来要设门禁的规定,终于在碰到事情的时候,被动检讨是否可以全面解除。金融局长曾国烈说:行政管理的管理有红萝卜和棒子两种,财政部分别对最近闯祸的第一银行、泛亚银行、以及中华商银,分别做出停办新卡的惩处,可是对于程度更严重的金融卡被盗领案件,却不打算做出任何处罚。

以被盗领最多的台银为例子,财政部认为,台银全案都有通报,民众大加挞伐的部分,台银后来也有改善,如果只是口头警告,没有意义。虽然财政部要求银行全额保障存款户的权益,存款户被盗领似乎损失的是银行,不过,银行是公共事业,银行的钱就是一般大众存款的钱,也是投资这家银行的投资人的钱。

金融纪律松散、资讯管理失灵,民众成了最无力的待宰羔羊,靠银行自律?靠主管机关监督金检?还是靠祁祷事情别发生在自己身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