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彩蓝料山水把壶

font print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28日讯】
清/雍正/珐琅彩蓝料山水把壶
(A.D.1723~1735 )

  珐琅彩瓷,始创于清康熙,以铜胎珐琅器为蓝本,式样单纯。雍正六年后,珐琅彩料由原本从国外进口,转而开始自制。由于彩料的关系,珐琅彩瓷的纹饰取材得以不受拘束,除花鸟、人物、山水外,画面还刻意留白以加题诗句、闲章,将“诗、书、画”的韵味汇集于器物创作中。

  壶盖及器腹隙地满饰各色花卉,俗称“百花地”,为当时欧洲盛行之装饰纹样。腹面为二长方形开光,以蓝料描绘山水,山势俊秀挺拔,屋舍巨木,小桥流水,无不细笔描绘,留白处各以秀丽的行书体墨书“树接南山近”、“烟含北渚遥”,及红色闲章“山高”、“水长”。单看文字叙述,像是在形容一幅水墨山水画作。但如果不以材质作区分,称它为水墨画亦可,何况这些它确实是出自宫中画家之手。

  雍正珐琅彩胎质细致,画风清雅。本件以繁密娇艳的百花为地,衬托宁静、素雅的蓝色山水,“闹中取静”的视觉效果,似乎在阐述以简驭繁的美学观。器底以蓝料书宋体印章式款“雍正年制”四字,此种形式亦成尔后瓷器写款常用的模式。(蔡本雄)

转载于台弯国立故宫博物院
“国立故宫博物院 著作权所有 Copyright @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代的前期,景德镇的瓷业与明代一样,代表着时代的高水平,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景德镇瓷业的鼎盛时期,镇内人口逾十万,瓷业发达,商贾如云,有“绝妙花瓷动四方,半里长街半窑户”之说。当时的瓷业工艺达全国最高水平,创造了闻名遐迩的古彩、粉彩、珐琅彩和各种名贵色釉。造型精巧、装饰绚丽、瓷质莹润,着三者兼备,构成了康雍乾三朝的辉煌成就。
  • 青花是中国陶瓷装饰中发明较早的方法之一,在窑器“以青如尚”,单色青釉为主的基础上,景德镇的陶工们创造性地吸收了外地经验,改革了色釉,并且不满足于刻花,印花纹饰。他们丢掉了使用过许多多世纪的刻花刀,印花模,把中国人最善于驾驭的毛笔用到瓷器上,使它显示出独特的功能。历史上,在景德镇所创造的丰富多采的陶瓷装饰中,尤以“青花”的影响为大。它是中国瓷器中突出的产品,在陶瓷工艺美术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 宜兴紫砂陶生产始于北宋,盛于明清,是中国独特的陶瓷工艺品。素以制作技艺精湛,造型丰富多彩,色泽古雅淳朴而著称于世。
  • 均陶是陶瓷百花园中的奇葩,远在宋代就著称于世。均陶美在釉色,绚丽多彩。有蓝均、红均、铜均、白均等数十种,又以蓝均秋最为珍贵,赢得“灰中见蓝晕,艳若蝴蝶花”的美称。“堆花”是均陶的传统装饰,全凭艺人拇指的功力,将色泥堆贴在坯体上,呈花鸟、山水等不同画面,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间艺术特色。
  • 小时候,我是个到处乱串的野姑娘,有一次撞见建筑工人打地基挖出各种各样的陶瓷品,我见了喜欢,虽然有人称它们是死人用品碰了不吉利,我还是从叔叔们的铁锹下讨得一个陶罐。小心翼翼地用水冲洗干净后兴高采烈地抱回家,却被我妈挡在门口臭骂一顿并不准我把心爱的陶罐带进家门,于是我只好把它珍藏在走廊上,与蜂窝煤为伍。不久地方文史馆的人找上门来要我上缴陶罐,因为它是一件珍贵的文物。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中国古董。
  •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是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享有[东方艺术珍宝]之美誉。以工致细腻、粉润柔和、色彩丰富的艺术特色立于世界陶瓷艺林之中。
  • 左:清 雍正,青花龙凤双耳爵杯,高12CM。
    右:清.雍正,青花八宝高脚杯,高11CM。
  • 中国大陆景德镇陶瓷工艺品日前在新疆阿克苏市参展,不仅现场门可罗雀,购买者更是寥寥无几,参展厂商坦言毫无经济效益,对于景德镇名瓷在新疆遭到冷落的命运,业者颇为无奈。据中新社报导,两个月前,景德镇市太白欣欣瓷厂应邀到新疆天山南部阿克苏市举办“景德镇陶瓷工艺品展销会”。当时参展的工商户有三十六家﹐陶瓷工艺品一千三百多件,但开展没几天业者陆续撤离。最后﹐只留下八家厂商,不足四分之一的展品占据广场一隅﹐以亏损十多万元人民币为代价﹐苦苦支撑度过两个月的展销期。
  • 日本几乎所有传统习俗,如茶道、花道、书道、祭祀、陶瓷、织锦、古诗、古词、甚至文字等等,多少都受到古代中国的影响,和服也不例外。综观日本上古时代的粗布服装,窄袖斜襟与古代中国穿着十分相似。但是,真正有文字记载,将中国服饰引进日本,并将之制度化,应该是从奈良时代开始。
  • 仰面:清.雍正,青花八宝罗汉碗,口径9CM。
    底面:清.雍正,青花八宝罗汉碗,口径9CM。
评论